广东省中山市2018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专题十九 地理计算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77603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2018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专题十九 地理计算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东省中山市2018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专题十九 地理计算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东省中山市2018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专题十九 地理计算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东省中山市2018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专题十九 地理计算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东省中山市2018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专题十九 地理计算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2018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专题十九 地理计算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2018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 基础梳理 专题十九 地理计算课件 新人教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九 地理计算,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地理技能,也是历年中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初中地理计算题大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有关比例尺的计算、有关海拔与相对高度和气温之间的计算、有关气候的计算、有关人口方面(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等)的计算、经纬度与实地距离的换算等。,一、有关比例尺的计算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图上距离的单位一般是厘米,实际距离一般用千米,1千米=100000厘米。 3.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的范围:比例尺的分子固定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

2、细。,【典型例题】 1.下列所示的四个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B.150000 C.五十万分之一 D.1:1000000 2.要为学校绘制一张平面示意图,下列比例尺最 适宜的是( ) A.1:10000 B. C. 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A,A,二、有关海拔与相对高度、气温之间的计算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海拔与气温之间的计算 (1)气温递变规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 (2)计算公式:(T2-T1)/0.6=(H1-H2)/100(T1是海拔为

3、H1的气温,T2是海拔为H2的气温),【典型例题】 1.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吐 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海拔是-155米,那么两地的 相对高度是( ) A.8456米 B.8766米 C.8611米 D.-155米 2.一座山,山脚的海拔是720米,气温为28.8; 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山顶的气温为( ) A.24 B.9.1 C.2.4 D.4.3,A,B,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3.图中C点的高度为( ) A.700米 B.800米 C.900米 D.1000米 4.一般来说,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 0.6,图中B点的气温为0,D点的气温为 ( ) A.0

4、B.0.6 C.-0.36 D.-3.6 5.图中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3厘米,则两地的 实际距离为( ) A.75千米 B.650千米 C.50千米 D.500千米,D,C,B,三、有关气候的计算 1.日平均气温=一天中测量的气温和测量的次数。 2.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3.年降水量=各月降水量之和。,【典型例题】 读某研究性小组在室外测得的一日内的气温 表,完成12题。 1.根据上述材料推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 ( ) A.8 B.9 C.10 D.12 2.请你计算出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 ) A.2 B.6 C.8 D.10,D,C,

5、读某地气候资料表,完成35题。 3.据表中气温资料可计算得知,该地的气温年较 差是( ) A.14C B.15C C.16C D.17C,D,4.据表中降水资料可计算得知,该地的年降水量 约是( ) A.540毫米 B.560毫米 C.580毫米 D.600毫米 5.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A,B,四、有关人口方面的计算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1)公式:人口出生率一定时期的出生人数同时期总人口数100%;人口死亡率一定时期的死亡人数同时期总人口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意义:反映一个国

6、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的快慢。 (3)自然增长率的比较: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等于0,表示人口不变;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2.人口密度的计算 (1)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2)人口密度表示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状况,密度大代表人口稠密,密度小代表人口稀疏,与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快慢和经济发展状况没有必然的联系。,【典型例题】 根据下表中的资料进行计算,完成12题。 1.该省2011年的人出生率、死亡率分别是 ( ) A.1.15,0.68 B.0.68,1.15 C.1.15,0.68 D.0.68,1.15 2.该省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15 B.0.68

7、 C.0.47 D.1.83,C,A,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28 日发布,全国总人口数约为13.4亿。读城乡人口 比例图和年龄结构图,完成35题。 3.2011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 ( ) A.118人 B.128人 C.138人 D.140人 4.结合所学知识和上图,关于我国人口描述正确 的是( ) A.城镇多,乡村少 B.沿海多,内陆少 C.老年多,儿童少 D.西部多,东部少,D,B,5.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 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 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D.人口地区不平衡,B,五、纬度与实地距离的换算

8、 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典型例题】 1.右图岛屿南北端的直线距离约为(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0,距离相差110千米) ( ) A.220千米 B.330千米 C.440千米 D.550千 2.右图为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若 纬度每隔1,地表距离相差111千米,那么钓鱼 岛南北距离大约是( ) A.0.7千米 B.1.85千米 C.2.5千米 D.3.6千米,B,C,一、单项选择题 (2013年江苏徐州)右图中O为极点,L为纬线,P、Q为经线。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P、Q两点的经度差为30,那么关于P、Q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点位于西半球,

9、Q点位于东半球 B.P点位于东半球,Q点位于西半球 C.P点在Q点的正西方 D.P点在Q点的正东方,1.首先PQ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相互之间的方向非正东就是正西,而两者经度差为30,可以推断P为45E。,D,2.如果P、Q两点的经度差为60,那么关于P、Q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点位于西半球,Q点位于东半球 B.P、Q两点都位于东半球 C.P、Q两点一定位于赤道上 D.P点在Q点的正东方,2.两者经度差为60,可以推断P为45W。,A,(2012年山东泰安)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 3.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A的海拔是( ) A.400米 B.500米以上 C.400500米之间

10、 D.400米以下 4.量得图上两个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是1.5厘米,其实际距离是( ) A.3千米 B.30千米 C.300千米 D.4千米,3.因为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 4.每厘米的实际距离为2千米。,C,A,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57题。 5.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 ) A.地 B.地 C.地 D.地 6.地与地气温约相差( ) A.0.6 B.1.2 C.3 D.1.8,5.地为陡崖,适宜发展攀岩运动。 6.两地海拔相差300米,每相差100米气温相差0.6。,B,D,7.张明要绘制一幅广州亚运村比赛场馆分布图,下列比例尺最合适的是( ) A.1:5000000 B.五千万

11、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 D.,7.亚运村范围较小,宜选用大比例尺。,C,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10题。 8.图中可能出现河流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若甲地气温为25,那么 乙地的气温是( ) A.27.4 B.28.2 C.22.6 D.29,8.丙为山谷,是集水线,可能形成河流。 9.乙比甲的海拔低400米,气温应该高2.4左右。,C,A,10.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为1.8厘米,其实地距离为( ) A.4000米 B.3600米 C.36000米 D.3000米 11.地震发生时,东京(东九区)时间为13时46分。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12、.14时46分 B.15时46分 C.12时46分 D.13时45分,10.注意统一单位。 11.北京时间(东八区)比东京时间(东九区)慢一个小时。,B,C,12.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决赛于2013年8月11日20时30分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东二区)进行,家住东莞的小明同学观看决赛的时间应是2013年8月( ) A.11日2时30分 B.11日14时30分 C.12日2时30分 D.12日14时30分,12.北京时间比贝鲁特(东二区)时间,早6个小时,C,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看不到的地形部位是( ) A.鞍部 B.山峰 C.山脊 D.山谷 14.有关图示地区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高东低 B.南高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13.鞍部是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部位。 14.从河流的流向来判断地势的高低。,A,C,15.河流的落差约为( )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15.由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得。,B,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