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2018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过关自测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75906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2018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过关自测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秋季版)2018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过关自测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秋季版)2018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过关自测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秋季版)2018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过关自测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秋季版)2018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过关自测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季版)2018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过关自测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版)2018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过关自测课件 新人教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高频考点1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建立隋朝灭亡陈朝隋朝灭亡 B灭亡陈朝建立隋朝隋朝灭亡 C隋朝灭亡建立隋朝灭亡陈朝 D建立隋朝隋朝灭亡灭亡陈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亡陈朝,重新统一全国;618年,隋朝灭亡。故答案是A。,2(2016云南曲靖)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唐代诗人皮日

2、休的诗句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历史,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故答案是B。,高频考点2 科举制 3(2016江苏南京)“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进士科”的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统治 B改善了选官制度 C加强了经济交流 D妨碍了中外往来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选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故进士科的创立,改善了选官制度。故答案是B。,高频考点3 著名帝王 4(2016浙江宁波)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A秦始

3、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太宗李世民为政期间,吸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他把敢于直言的魏征比喻为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唐太宗统治期间,任用贤能,知人善任;使社会安定,边疆稳固,因其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故答案是C。,5(2016江苏连云港)唐诗往往折射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解析】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4、”。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经济繁盛的局面。故答案是A。,高频考点4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6(2016广东)“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特有的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内容,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词:“唐朝”“有容乃大”,可以得出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和民族融合。据此首先可以排除,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发生在元朝,与唐朝无关。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日本派遣遣唐使学习先进文化是唐朝对外交往的重要

5、表现。唐朝与吐蕃“和同(为)一家”,促进了汉藏两族的交流和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和民族融合。故答案是A。,一、选择题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隋朝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2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 A都江堰 B万里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D,C,3(2016广东名校月考)以下哪一场景不可能

6、出现在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中 ( ) A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地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B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唐太宗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主要内容 D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4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增加到开元末年的841万户,这是( ) A贞观之治的成效 B农业发展的结果 C开元盛世的成效 D任用贤能的结果,C,C,5唐朝时有一个城市,宏伟富丽,城内居民区和商业区分开,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这个城市是( ) A长安 B扬州 C洛阳 D成都 6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曾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

7、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我们要考察这一 “城”首选为( ) A西藏的布达拉宫 B西安的大明宫 C北京的故宫 D咸阳的阿房宫,A,A,7(2016湖南邵阳)下图是2016年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期节目中的选手李尚荣(7岁)抽签抽到的“从以下12个字中识别诗句题”的提示图。该题所涉及的诗句出自( ) A春晓 B绝句 C登鹳雀楼 D望庐山瀑布,D,8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属于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9唐代的繁荣与

8、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B,A,10如表反映的史实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唐朝灭亡 D黄巾起义,A,二、非选择题 11(2016重庆名校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不敢欺压百姓)。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

9、卷一,材料二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倶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完善科举制度;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改善民族关系。,(2)据材料二,指出武则天推行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则天的历史地位。 重视农业生产;在位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3)

10、材料三中,诗人杜甫“开元全盛日”,处于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唐玄宗。 (4)三则材料中涉及了三位皇帝,请概括这些历史盛世的共同特点。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12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和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惧。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天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唐朝哪位君主的称呼?材料一说明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举一例唐朝奉行此政策的民族交往事件。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等。,材料二 (2)上面两幅图片分别

11、反映了什么重要历史事件?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3)结合材料二,说说唐朝在对外交往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今天治理国家有何启示? 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社会和谐稳定。,13(2016湖南邵阳五中期末)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隋唐时期以各项创新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 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指出这一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 隋炀帝设进士科。,探究二 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2)请列举两件唐代创新和改进的,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工具。 曲辕犁;筒车。,探究三 文化篇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