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我们都是公民 教案(粤教版八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73030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 我们都是公民 教案(粤教版八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5.1 我们都是公民 教案(粤教版八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5.1 我们都是公民 教案(粤教版八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1 我们都是公民 教案(粤教版八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 我们都是公民 教案(粤教版八年级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教学内容)总 1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 2. 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重点树立公民意识,做一个合格公民。难点公民身份的确认、内涵。教法讨论法观察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5.1我们都是公民一、公民身份的确认1、什么是公民2、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公民的内涵三、做一个好公民的基本要求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教学过程备注(一

2、)导入新课1、活动:新闻回放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1)指导学生阅读背景材料: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2)分组研讨:中国游客为什么能顺利摆脱困境?你对此事件有什么感受?(3)小组代表发言:(4)结论: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这些权利的享受没有地域的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国家都要义不容辞地提供保护和帮助。(二)新课教学1、活动:情境研讨谁说对了?(1) 安排学生判断5个情境的图文内容。(2) 指导学生阅读法律导航中的“公民身份的确认”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文本框中的法律原文和国际上认定国籍的两大惯例。(3) 分组研讨(4) 小组代表发

3、言 2、 教师总结分析:(1)什么是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分析:一是个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公民;二是公民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2)公民与国籍补充材料:国籍的取得,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取得国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出生在某国而取得某国国籍,这是取得国籍最普遍的方式;另一种是加入某国国籍,即通过婚姻关系、收养关系、自愿申请等方式而取得某果国籍。一般情况狭隘,一个人只有一个国籍,但也有双重国籍或无国籍的人。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就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3)辩一辩:他们属于中

4、国公民吗? A我国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B我国未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 C美籍华人 D海外华侨 E在中国定居的人 3、 教师分析:公民身份的内涵(1)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啊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2)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结合具体事例说明:(1) 1998年7月31日,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腐化堕落、贪污、渎职,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2) 湖北原省长张国光因受贿罪一审被判11年。(3) 云南原省长李嘉廷审判死缓 没收个人全部财产5、 知识点拓展:如何区分公民与人民?比较点公民人民内涵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范围上公

5、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6、活动:个案研讨从富川这位中学生身上我看到(1) 指导学生阅读法律导航的“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内容(2) 针对问题思考、与同桌进行研讨交流;(3) 提问:你怎样评价这个中学生的行为?(4) 请个别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见闻谈谈“青少年公民如何关心国家大事,尽公民义务?”(5) 教师总结:作为一个新时代公民,应树立国家观念,培养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自己今后参与社会决策和社会生活作准备。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怎样做一个好公民?3、做一个好公民的基本要求: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要有爱国意

6、识)材料一:阅读与感悟公民责任就在眼前讨论:(1)这四位中国职员面临着哪几种选择?不同的选择将会造成哪些不同的结果?(2)他们最终选择了什么?为什么?总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血脉相连、不可分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效忠自己的国家。我们还应该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关心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树立爱国意识。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材料:几年前,在上海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位怀有5个月身孕的女工路过苏州河,见一位女青年正在河里挣扎,她立即将提包放下,不顾天黑、水急、船多、危险大,毅然跃入浊流之中,救出了那个即将没顶的女青年。当人们问她:“你为什么不顾个人安危下水

7、救人?”她回答得很简单:“我见水中的人还有一口气,总不能见死不救啊!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她上岸后,发现自己的提包不见了,里面装着票证和钱。事后,人们都传颂着这位女工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赞扬她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同时,也谴责那个趁机偷女工提包的人,唾骂他是一个极不道德的人。讨论:(1)人们为什么会赞扬那个女工?那个偷女工提包的人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谴责?(2)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总结: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基本行为准则,它对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公民应自觉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材料:一位青

8、年农民看到一位老大爷被汽车撞倒,他马上背着老人到医院检查治疗。可是,受伤老人的儿女却不相信他是好心救人,硬说老人是被青年开的拖拉机撞伤的,不肯领回受伤老人,还强行扣下了这位青年的驾驶证,强迫他为老人治疗。好心的青年见老人骨折严重,疼痛难忍,只好把老人背回家,放下田里的农活为老人四处求医,还让爱人精心护理老人。这个青年前后为老人治疗花去近4000元钱,还误了几个月的出车。做好事却没有善报,为了讨个说法,他向法院递交了诉状。法院经过审理,判决受伤老人的子女领回老人,并返还全部治疗费用。讨论:是什么帮青年讨回了公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事例?总结:法律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公民的生活也离不开法律。每个公民都要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三)课堂 小结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四) 布置作业:特训第72页1-9第九题为选做题。教学反思:课后思:对公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对比中,学生缺乏方法,不懂共性与个性的区别,今后需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对做个好公民的要求较为熟悉,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多数学生难以做到,一些学生片面认为,只要遵守纪律就是好公民。课时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