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从尊重宪法开始 学案4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72945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 从尊重宪法开始 学案4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1 从尊重宪法开始 学案4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1 从尊重宪法开始 学案4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5.1 从尊重宪法开始 学案4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5.1 从尊重宪法开始 学案4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1 从尊重宪法开始 学案4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 从尊重宪法开始 学案4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节 从尊重宪法开始第2课时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课堂目标导航1理解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2违宪的表现及责任。学习方法:1自主归纳教材观点;2能通过小栏目理解教材观点;3注意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课前预习方案说一说: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宪法是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填一填: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也是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的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查一查:什么是违宪责任?违宪责任有哪些形式?违宪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责任,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

2、和公民的言论或行为违背宪法的原则、精神和具体内容因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宪责任的形式:1.弹劾2.罢免3.撤消4.宣告无效5.拒绝使用6.取缔政治组织课堂导学方案【激趣导学】生:学习活动 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你身边曾发生过违宪行为吗?想一想,然后写在这里:师: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以选用以案说法中的相关案例导入。2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或自己选取的素材为背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大胆交流。3点评,然后小结: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规范着我们的生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以宪法为活动准则。【走进教材】生:学习活动 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以下两点: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2宪法

3、是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问题探究:违宪的表现及责任。师:教学建议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学。2营造互动氛围,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对教材知识的归纳。3师生共同探究:违宪的表现及责任。小贴士:No. 1在探究中要联系本节课的内容,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合作!No.2观点提示违宪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机关的活动与宪法规定的内容或程序相抵触,二是公民的行为违反规定。在我国,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感悟生活】生:学习活动 再现一个自己身边发生过的体现宪法的典型案例(或是由教师提供一个典型的案例),然后认真

4、体验和感悟,并在小组中交流、分享! 我的感悟是:师: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对他自己经历过的或教师提供的学生生活中的典型情境(如以下情境)进行体验和感悟,然后交流和分享。小贴士:情境例示我爸是李刚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2011年1月30日,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一审宣判,李启铭被判6年。对上述事件你有何感悟?2“感悟

5、”提示:在我国宪法也是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的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宪行为都将受到追究。3点评,然后小结:在我国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宪法赋予我们权利的同时,也赋予我们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和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明理践行】生:学习活动 2011年 “五一”长假,小明与父母开着小车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途经国道岔口,遇一乡政府为筹集修路资金设置的收费站,因不能绕道,小明只好交了10元钱。(1)你赞同乡政府的做法吗?说说理由。(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做?师:教学建议1此环节的目的是导行,引导学生把尊重宪法、维护宪法落实到

6、自己的日常生活中。2在上述情境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面对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行为,要履行公民责任,积极地同一切违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3点评,然后小结:在我国,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一切团体组织和个人都要依据宪法办事,任何人都不得做与宪法和法律相违背的事,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我们在学习宪法了解宪法之后,就要积极地向他人宣传宪法,在生活中依照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维宪、守宪、护宪的好习惯。课堂小结方案生:学习活动 通过学习,我明确了本堂课的:知识点是 ; 重点是 难点是 易错点是 小贴士:通过学习,你还有疑问吗?若有,请记录在这里:师:教学

7、建议1理解四个环节的目的,注意每一个环节的目标达成。2在教学中要注意搜集案例,运用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案例理解、内化教材观点。3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鼓励学生充分展示,对学生的表现要正面评价。课堂评价方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 不得有超越宪法 和法律的特权。”这表明 (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允许超出宪法之外,凌驾于法律之上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惟一的行为准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 B C D2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A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B人民代表

8、大会制度 C宪法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3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规定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面前没有特权 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在宪法和法律面前中国共产党和其它一切政党是一律平等的 ( )A B C D4八年级学生小淘辍学离校,校镇领导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未果,镇政府对小淘强制执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责令其立即返校上学,并对其家长罚款1000元,镇政府处罚小淘家长的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 B. C. D. 5宪法是全体

9、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下列言行不符合宪法要求的是 ( )“请讲普通话” 捕食珍贵动物 劝说父母依法纳税 在自然保护区乱砍滥伐 A B C D6国家机关的活动与宪法相抵触,公民的行为违反宪法的规定等均属于违宪行为。违宪的行为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机关的活动与宪法规定的内容或程序相抵触,二是公民的行为违反宪法的规定。在我国,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1)上述材料反映了教材中的一个什么观点?(2)依据上述材料内容,我们中学生应当怎样正确对待? 参考答案:1D 2C 3B 4A 5D611.(1)上述材料反映出,在我国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2)我们中学生也要以宪法为最高行为准则,用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此,我们要学习宪法,了解宪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