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3(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70292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3(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3(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3(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3(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3(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3(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3(政治陕教版九年级全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标内容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能力 学会综合评价社会发展状况,尝试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知识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教材内容要点全面小康的蓝图奔向全面小康教材分析及处理导语导语用生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点明本课的教学目标:中国的发展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情景再现包括一个引言和两个目:全面小康的蓝图、

2、奔向全面小康。引言通过“小康”一词的广泛使用,引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着重分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着重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第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含两个。第一个用数据和事实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第二个通过数据和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具体规定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过程性。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含两个。第一个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与“全面小康”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第二个通过对全

3、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种种困难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际性、可行性,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长期艰苦奋斗,明确青少年肩负的历史责任。阅读与活动阅览人生通过阅读畅想全面小康一文,告诉学生从不同社会角色的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中,感悟全面小康社会的全面性与综合性,使学生深切认识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也是人的思想、政治、文化、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深化本课主题。感悟名言通过第一段名言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通过第二段名言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艰苦奋斗。活动体验通过我为家乡绘蓝图的活动,使学生直接体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4、给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前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积极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点睛之笔 点明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帮助学生把握本课的主题:我国已实现了总体小康,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但总体小康还不是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确定该内容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的原因:第一,该内容是本课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应重点掌握;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中国社会当前及今后几十年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应着重了解;第三,学生

5、是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要引导学生将国家的发展目标与个人的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突出该重点,首先,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通过活动强化目标意识;其次,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小康目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强化全面小康目标的感召力,激发学生努力为之奋斗的内驱力。(二)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该内容为本课教学难点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在内容上很难从宏观上把握,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上,也易产生片面性。突破该教学难点教师应该注意:既要客观地分析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困难,让

6、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艰巨性,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又要让学生了解全面目标是一个分阶段、有步骤地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关注国家的发展,家乡的变化,树立为小康目标奋斗的信心和决心。教学设计建议建议用四课时完成本课。第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用两课时完成;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用两课时完成。四课时的整体设计思路: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上)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的重要性,树立自豪感。第二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下)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内涵,关心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第三、四课时:“奔向全面小康”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过程,需要全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奋斗,树立责任感。学

7、情分析第1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上)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总体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 2、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3、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 教学重难点: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知识要点:1.“小康”的提出: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8001000美元)2.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伟大跨越。3.小康社会的实现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教学方法及媒体准备:搜

8、集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统计数据资料以及体现本地区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放歌曲好日子后,请学生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教师:对家乡的发展,同学们都感到很振奋,但其实我们这儿的变化只是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小小缩影。今天我们将一起共同去了解我人伟大祖国近几十年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和辉煌成就,了解我们家乡在国家的宏伟目标的带动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引入本课课题:全面小康的蓝图(上) 展开一 小康目标的提出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第一个下的楷体字,思考并讨论三个问题: (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 (2)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小康社会的基本标

9、准是什么? 明确: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 (4)教师小结: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二 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的第二个的内容,了解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提问:1.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怎样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 明确:恩格

10、尔系数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贫困和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2.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中设定的恩格尔系数为50%是个怎样的水平呢? 明确:这个值代表的是虽不富裕,但生活比较宽裕。 3.1991年,国家统计局会同计划、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小康指标做了量上的界定,制定了这个包括16项指标的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我们来概括一下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的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明确:这一标准包括经济方面、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还

11、有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 4.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经过艰辛地努力,使数以亿计的确良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大家认为这一重大变化又有何重大意义呢? 明确: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我国现代化第一步、第二步的历史性跨越,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体现了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这一事实也向全世界有力地证明:发展中国家只要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人善于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有关方针政策,并举国一致地加以执行,就一定能在不长的历史时期中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面貌。 三 品味小康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

12、一个圈的第二个第二个有关浙江省人民生活水平的内容,并按要求对照“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浙江省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需求情况进行简要评价,可分组合作进行评价。 提问:1.如果要让同学们给浙江省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需求情况下一个结论,那这个结论应该是什么? 明确:2001年浙江省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总体小康水平,并且部分指标超过的辐度较大。 2.那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浙江省的发展较快也较好,他们正在向着更加富裕的方向发展。 3.教师小结:在比较中我们得出,浙江省所列指标皆高于全国基本标准,这说明浙江省已完全达到小康水平。其中,有些指标高出全国标准达几倍之多,这说明浙江省经济发水平高,人

13、民生活质量提高快。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个别指标只是刚刚达到全国水平,如: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这说明浙江省还应引导居民不断调整消费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 小结通过学习与回顾,我们知道了小康社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国家统计局根据科学的测算,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辉煌业绩,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我们将以此为基础,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欣赏并演唱歌曲走进新时代结束本课。 附:板书设计 全面小康的蓝图 (一)小康目标的提出 (二)总体上小康的意义 (三)品味小康 教学反思: 第2课

14、时全面小康的蓝图(下)教学目标 1.关心国家、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新生活。 2.绘制家乡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规划,展望国家、家乡的发展前景。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重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知识要点:1.本世纪头20年的目标: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做到6个更加: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3.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届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地位:这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起下发展阶段。5.本世纪中叶的蓝图(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民族将会实现伟大的复兴。教学方法及媒体准备:1.教师搜集国家统计局关于全面小康目标体系的相关资料 2.学生搜集家乡全面小康的发展规划和反映家庭生活将发生的巨大变化的资料和图片。3.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