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3982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 终身受益的权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隐私是指那些不愿为人所知的见不得人的丑事 2、公民的个人住宅属于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 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 3、在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这是尊重个人隐私 的行为 4、父母亲偷看孩子的日记,班主任私拆学生的信 件都是关心孩子的体现,所以不属于侵害隐私权的 行为。 5、尊重他人隐私,首先要树立隐私意识 6、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 7、人人都有隐私,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 保护,1、下面不属于隐私的是() A家庭住址、家庭关系 B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C作业本、课本 D个人行李、个人书包 2、当个世界,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人们的好奇心越来

2、越重 B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 C个人隐私越来越多 D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价越来越发达 3、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如果要对公民的住宅进行 搜查() A须经正当的法律程序方可进入 B须征得住宅主人同意方可进入 C只要办案需要就可随意进入 D只要与案件有关的住宅都可以随意进入,4、有些工矿企业实行所谓的“严格管理”,工人下 班出厂时要搜身,有些自选商场对被怀疑的顾客 搜身检查,这些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政治权利 B人身自由 C隐私权 D名誉权 5、下列行为属于不尊重他人隐私行为有() A进他人房间先敲门 B在他人电话上装窃听器 C打听他人的年龄,收入 D为朋友保守秘密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公

3、民的隐私受到侵害并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 时,公民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B我们在向熟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倾述对象 C在网络世界里,我们不必担心隐私被人知道 D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记者与放羊娃的对话,问:不读书干嘛? 答:放羊。 问:放羊干嘛? 答:赚钱。 问:赚了钱干嘛? 答:娶媳妇。 问:娶媳妇干嘛? 答:生娃娃。 问:生了娃娃干嘛? 答:放羊。,知识助我成长,你想我想,请看下面的小故事,这个幽默故事的寓意是什么?,一个家长和老朋友聊天,谈及自己的儿子。 家长:我要教育我的儿子,免得他成为愚人。 朋友:做的对,要给孩子准备上学的钱。 家长:这笔钱数目不小啊,够我买头毛驴了。 朋

4、友:如果你买了毛驴,而不让孩子上学,家里就有两头驴了。,幸运猜想一:,教育的含义 :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中央台为录制一部反映西部生存状况的片子, 在录制过程中经过一个山坡,在西北昏黄的天 幕下,下边是记者和放羊娃的一段对话: “孩子,你不去读书,在干吗”“放羊” “你放羊做什么?” “让羊长大” “羊长大了作啥”“卖钱” “有钱了干吗”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 “生娃” “生娃做什么?” “放羊”,读完这篇报道,有何感想?,幸运猜想二:,一根稻草 两种命运,那

5、一年,肖琴五年级,妹妹肖燕云二年级。要开学了,两个土家族小姑娘却在妈妈手里攥着的两根稻草前呆住了“家里只供得起你们中的一个上学,这两根草一长一短,抽到长的去上学,短的留在家里做事”,结果,妹妹抓了长的去上学 ,姐妹的命运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则招聘广告对你有什么启示?,招聘广告,某厂招收制袋工,初中文化,身体健康,月薪800元。 某公司招聘工程师,研究生学历,软件开发专业,月薪5000元。 华工学院招聘客座教授,除国家工资外,年工资补贴10万元,配备一套三居室住房。 招道路清洁工,建筑工地小工若干,身体健壮,月薪700元。,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结合刚才的材料和这句话思

6、考,你觉得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 (1)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是分享人类 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条件。 (2)它能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 己,为未来奠定基础,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知识改变命运,大眼睛姑娘-苏明娟,苏明娟社会实践当老师 (2002年考入安徽大学),渴望的眼睛,现在的苏明娟过得好吗?,安徽大学毕业,已被 安徽一家银行录用。尽自 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如果苏明娟最终没有得到 接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她 又会过得如何?,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益处:,学习语文,能使我们 学习数学,能使我们 学习物理,能使我们 学习地理,能使我们 学品

7、德,能使我们,掌握人们交流的语言工具, 健全和谐、高尚的人格,思维慎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科学 思维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开阔视野,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 环境的关系,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 “四有”新人,幸运猜想三:,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没有 小学老师刘汉甲,我会是 一名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刘 老师在我人生十字路口起了 决定性影响,改变了我的一生,对于个人来说,教育获得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第二关 你说我说,小李的故事,我来断案 小李爸爸这样说对吗 为什么? 假如你是老师,你会 如何说服小李的父亲?,受

8、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依据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 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什么叫受教育权呢?,上学不上学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法律不应干涉。,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含义,义务?谁的义务?,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 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 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必须,必须,义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一、具有强制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公民自身: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2)家庭方面:监护人必须让适龄的子女人学就读,不得让其中途辍学或者外出务工; (3)社会方面:要助学

9、,不得招用童工,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推行和实施的,义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二、具有普遍性: 在我国,凡是年满6周岁的(某些地区可以放宽到7周岁),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要人学念书,并完成规定的教育,不得中途辍学等。,义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三、具有免费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生 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还比较贫穷,所以实行半免费的教育。,1996年底,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三家联合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 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缴杂费,符合借读条件的学生缴借读费,除此之外,未经三家联合批准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3

10、)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材料(二)从2006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 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 生生活费。,材料(一)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 表示,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 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思维拓展,案例分析: 某乡中学初三(1)班同学王小红因家 庭困难,加上她的父亲有病失去劳动能力, 家里缺少劳动力,她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1、假如你去劝说王小红的父母让其复学,劝说会涉及哪几部 法律知识?(写出相关法律的名

11、称),答案: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王小红父母同意其复学后,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帮助她,使她安心读书?,答案: (1)动员学生捐款捐物,在物质上帮助她; (2)做好其思想工作,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 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3)帮助她补习功课; (4)在休息日,帮助她做家务,减轻她的负担。 (5)建议学校减免杂费; (6)向当地政府、新闻媒体、有关社会团体反 映,给予经济上的帮助; (7)做其父母思想工作,防止反复。,单项选择题,1. 据调查表明,当前人们的就业、事业发展和收入状况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脑袋满,

12、才能钱袋满”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从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看,受教育应是公民的 ( ) A.一项基本权利 B.一项基本义务 C.一项个人私事 D.一项兴趣爱好,2. 农民张某让正在读八年级的女儿辍学回家务农。学校领导、老师几次上门劝说张某让女儿返校无效。于是,乡政府对张某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其按期送女儿返回学校学习。这一事例主要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具有 ( ) A.普遍性 B.免费性 C.群众性 D.国家强制性,3. 2003年年初,南宁市人大通过议案,将扶助2200名贫困大中小学生就学,让那些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的孩子圆了上学梦。这表明南宁市为贫困学生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 ( ) A.师资保障 B.物质保障 C.法律保障 D.安全保障,知识积累,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作用:1、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2、成就一个民族国家的未来;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三个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