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7 匈奴的兴起及和汉朝的和站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2976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4.7 匈奴的兴起及和汉朝的和站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14.7 匈奴的兴起及和汉朝的和站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14.7 匈奴的兴起及和汉朝的和站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14.7 匈奴的兴起及和汉朝的和站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3.14.7 匈奴的兴起及和汉朝的和站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4.7 匈奴的兴起及和汉朝的和站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4.7 匈奴的兴起及和汉朝的和站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知识,从中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2通过学习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的内容,认识到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并初步掌握运用图片、史料来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特别是围绕汉朝与匈奴的和战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运用对比的方法归纳历史知识,既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促进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思想方面:来源:学科网ZXXK加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认识到少数民族对我国边疆地区开发的贡献,树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

2、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历史观念。认识到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和平相处是主流,不仅符合人民的意愿,而且也是各自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二、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教学难点: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昭君和亲的异同点。三、教学思想:由于学生课前预习而对本课的有一定了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设计适当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好这一课。【知识网络】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四、教学过程:来源:学+科+网教师导读(学生静读):(展示万里长城图)同学们回忆在前面课文里,我们学习过秦始皇统治时期修筑了举世闻

3、名的万里长城,大家想一想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抵御匈奴。匈奴是什么样的民族?秦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怎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请大家静读书本P77-P81战国以来,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逐渐强大,占据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秦末汉初,蒙古草原实现了第一次统一,匈奴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你知道匈奴是怎样强大起来的吗?是由谁来实现的统一?匈奴的强大对秦汉的北部边疆产生了什么影响?冒顿鸣镝射马图西汉初年,面对匈奴的威胁,汉高祖亲自率军抵御,结果被匈奴军队围困在平城白登山,经过七天七夜,汉军才得以解围。经过汉初的失败,西汉与匈奴实行了较长时间的“和亲”政策。你想知道“和亲”政策的内容吗?“和亲

4、”能从根本上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吗?汉武帝是怎样打败匈奴的?你能告诉我们有关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吗?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霍去病墓”的情况吗?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霍去病墓西汉与匈奴“和亲”中的著名使者是谁?有关她的动人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就“昭君出塞”一事,谈谈你的看法。昭君出塞教师倾听(学生分述):学生对照屏幕上出现的图片及提示,在小组中互相叙述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点拨(学生深悟):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学生结合课本的内容,深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冒顿单于是怎样使匈奴强盛起来的?(2)、匈奴的强盛有哪些表现?(3)、面对匈奴的进攻,汉高祖怎样做的?结果怎样?(4)、冒顿单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崇尚武力的匈奴族匈奴匈奴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在河套地带繁衍生息,游牧于大漠南北,即今内蒙古及其以北地区。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原先分布在蒙古草原上,他们逐水草而迁徙,以游牧为业,兼营狩猎;住毡帐,食畜肉,是强壮凶悍的马背民族。不过,现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并不是匈奴人的后裔,而远在欧洲东部的匈牙利人却同历史上的匈奴人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匈奴人从幼年时期起,便开始训练骑马和射箭。匈奴人发明了马蹬,拥有桥状的马鞍,可以长时间骑行而不感到劳累。匈奴的战术特点是惊人的闪电式攻击,他们是一支由轻骑兵组成的军队,一天之中可以几次更换坐骑来保持高速的行军速度,这点使敌人对他们感到十分惧怕。匈

6、奴特有的弯弓尤其令敌人害怕,他们站在马蹬上,可以向前、向两边或向后射箭,有效攻击距离可以达到六十米,远远超过普通的弓箭和投掷武器,而且箭头呈三楞状,可以轻而易举穿透敌人的鳞甲。匈奴,是惟一对当时的三大帝国汉、波斯、罗马均构成过直接威胁的民族。战国末期,匈奴常常南下侵扰赵、燕、秦三国北部边郡。秦统一后,秦始皇派蒙恬反击匈奴并修筑了“万里长城”。西汉建立后,由于国力有限,对匈奴基本上采取了防御政策。至汉武帝时,通过数次大规模的战争,匈奴受到沉重打击,势力渐衰。西汉晚期,匈奴发生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其后六七十年间,汉与匈奴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顺汉朝,

7、而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经常对南匈奴和汉人进行掠夺。汉明帝时,汉军四路出击北匈奴,取得重大胜利。汉和帝时,又发动了针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91年,汉军围击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匈奴战败,单于逃亡。至此,汉军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内外交困下,许多匈奴人或西迁,或南迁,或滞留在草原,并通过婚姻、吞并、臣服、迁居等形式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训练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增强,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也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

8、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全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西汉初年,匈奴向中原发动进攻。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被围平城白登山,侥幸逃脱。冒顿单于是一个勇武善战,富于谋略的少数民族军事家。.冒顿杀父夺权冒顿是头曼的儿子。当他已被定为继承人的时候,头曼单于宠爱的阏氏生的少子,欲废冒顿,送冒顿到月氏为人质。此后,头曼发兵攻月氏,欲激怒月氏而杀冒顿。月氏果然欲杀冒顿。在紧急关头,冒顿盗其善马,亡归匈奴。头曼见冒顿勇壮,觉得杀了可惜,遂改变主意,命他为万骑将领。冒顿日夜练兵,教士卒射猎鸟兽。他以鸣镝为号令,规定:“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以鸣镝射自己

9、的善马。有些将士不敢发箭,冒顿便把他们统统斩杀。而后,冒顿又鸣镝射其爱妃。将士仍有犹豫未射者,冒顿又把他们杀掉。不久,冒顿以鸣镝射其父的善马。将士皆随鸣镝发箭,至此,将士已养成绝对服从军纪的习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冒顿率将士随其父狩猎。突然,冒顿鸣镝射其父头曼单于。将士皆随鸣镝放箭,头曼单于被乱箭射死。冒顿既杀头曼单于,随即尽杀其后母与弟以及大臣中不服从者,自立为单于。冒顿意思是“英雄”、“圣者”,冒顿单于在公元前209年至174年在位,是我国匈奴族著名的政治家。和亲政策:问题:(1)白登之围说明了什么?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2)西汉对匈奴的骚扰打又打不过,该怎么办?被

10、迫采取和亲政策。(3)和亲政策效果如何?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昭君家乡的传说在王昭君的故乡,千百年来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昭君的美好传说。有一则关于香溪的传说是这样的:一天,昭君在溪中沐浴,不慎将一颗珍珠遗落水中,从此溪水变得清澈透明,香气四溢,因而得名“香溪”,亦称“昭君溪”。香溪中那美丽珍奇的桃花鱼,也伴随着王昭君的传说。桃花鱼是一种罕见的腔肠动物,正规名称是桃花水母。它手指大小,体若伞状,色泽透明。游动时,若伞之张收。三月桃花水中,它们浮游于碧波上下,与岸上桃花相映成趣。有古诗单咏此鱼“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浅白深红画不如,是花是鱼两

11、不知。”传说昭君出塞之前,汉元帝特许她回乡省亲。探亲期满,告别亲友时,正值桃花三月天。她乘舟沿香溪而出,自知此一别乡,再无归期,不禁泪如雨下,泪珠落入溪中,与水面落花相合,化为桃花鱼。汉匈两族人民的友好交往尽管匈奴贵族和西汉中央政府之间经常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是汉匈两族人民之间却保持着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秦末汉初,匈奴族居住在阴山以南到黄河之间一带,同汉族人民杂居,双方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互通关市。匈奴的马匹、牲畜大量运进内地,先进的养马技术也传到中原;汉族穿井、筑城、和统计人口、牲畜的方法也传到匈奴。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内地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匈

12、奴族文化经济的发展,部分匈奴地区已出现了农耕和定居生活。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首先,请同学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卫青、霍去病的故事。问题:(1)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对匈奴发动反攻?(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对当时西汉与匈奴有什么影响?(3)你怎样看待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到汉武帝时,有条件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击。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从此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匈奴部分开始西迁。第3问可引导学生回忆第12课中提到的汉武帝晚年的财政危机,答案让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霍去病:英年早逝的天才军事家 在古都西安的郊外茂陵,有一座状如祁连山的高大的墓冢汉

13、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墓前石刻是留存至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 马踏匈奴是整个群雕作品的主体,同时也是这些雕塑所讴歌的主题。雕塑中,作者运用了寓意的手法,用一匹气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来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的姿态伫立着,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而另一个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的武士则仰面朝天,被无情地踏在脚下,显得那样渺小、丑陋,蜷缩着身体进行垂死挣扎。 整个作品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既是古代战场的缩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前来拜祭凭吊的人,都能分明地感受到这无声的震撼。少年写下的那一段战史,他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誓言,每一次读起

14、,都让人热血沸腾。他的名字,激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慷慨家国之气概。霍去病,西汉著名的少年将军,五年内六次率部队反击匈奴侵扰,六战六捷,为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和打通西域道路建立了不朽功勋,官至骠骑将军、冠军侯,但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二十三岁。死后,得到了汉武帝的厚葬。霍去病自幼就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有着远大的理想,他渴望有一天也能像自己的舅舅卫青一样驰骋疆场去杀敌立功。公元前123年,不到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要求参军打仗。于是,汉武帝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在战场上,霍去病凭着过人的勇敢带着800名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的踪迹,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杀敌200

15、0多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被打死、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等人毫发无伤。汉武帝封他为冠军侯。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展示了一代名将的风采。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河西大战”。19岁的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的五个部落,并在皋兰山与匈奴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虽然霍去病的一万精兵仅剩下不到3000人,但匈奴军队的损失更是惨重。匈奴的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战死,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被俘虏,损失了8960多人。这一年夏,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霍去病仍然作为汉军的统帅,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获全胜。这场战役之后,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匈奴人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从此,19岁的霍去病将军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在霍去病短暂的6年军事生涯中,最令后人称道的战绩是“漠北大战”。 公元前119年,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这场战役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得意之作。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2000多里,以一万五千人的损失,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3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83人。不但如此,霍去病一路追杀匈奴,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