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大一统的汉朝》精品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2457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4《大一统的汉朝》精品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14《大一统的汉朝》精品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14《大一统的汉朝》精品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14《大一统的汉朝》精品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14《大一统的汉朝》精品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4《大一统的汉朝》精品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4《大一统的汉朝》精品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14大一统的汉朝精品教案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 络主要的基础知识有: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文景之治的含义、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光武帝时出现的“光武中兴”的局面。通过学生对诗文、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对汉初经济发展状况文帝、景帝采 取 措施的历史短剧的表演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学生对汉初经济发 展状况, 文帝景帝时采取措施等历史剧的表演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认知事物的能力。通过影像、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由学生阅

2、读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诗文来导入新课;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表现汉初经济的发展状况加深学生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理解,通过学生表演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短剧帮助他们记忆“文景之治”这一重点内容。通过影像资料解决武帝实行分封诸侯的背景原因的解释。通过画图的形式解决学生对武帝分封诸侯过程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汉初高祖、文 帝、景帝时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原因措施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经过汉武帝大一统有关知识的学习说明了大一统是西汉全盛的 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通过学生对汉武帝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3、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点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决方法是通过学生短剧表演再现文景之治时情景引 导学生参与、合作解决难题“汉武帝的大一统”中分封建侯国知识点是通过画图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知识是通过学生表演和影像资料共同解决。难点如何理解“大一统”的含义方法是通过论由史出的方式,由教师引导,分析再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资源诗词 图片 影像 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1、阅读能力学习历史的基本功,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本课通过诗词影像,旨在使学生学会和了解使用史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在本课重点子目讲完后,可以

4、引导学生讨 论“从汉武帝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理清学生思路,让初一的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依据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效果导入新课,打出毛泽东沁园春雪诗词中“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首诗中涉及到几位历史人物?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毛泽东为何要把汉武帝同他相提并 论呢?现在我要请班中的几位 同学扮演汉代的几位农民,请他们发挥想象,相互讲一讲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观看的同学们请你们注意思考:汉朝的经济状况如何?展示影像:刘邦颁布法令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请学生 从影像中

5、找出来刘邦颁布了哪几项措施?请班级表演能力强的同学表演一组历史短剧:没有参加演出的同学给历史短剧起名字,再现文帝、景帝时采取的措施。过渡语: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简单归纳文景之治的要点。过渡语:文景之帝时经济恢复发展,历史叫“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时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景之治”经济的发展局面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汉武帝登基以来,他采取什么政策对待人才?(影像资料)汉武帝面临国内最迫切需要解决问题是什么?它是如何由来的? 现在我 们看一看武帝的父亲景帝时出现了怎样的王国问题?请你通过看影像资料和大家议一议资料中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发动叛乱的首领叫什么?他的

6、身份是什么?借口又是什么?五国问题彻底解决了吗?过渡语:汉武帝如何解决王国问题呢?作图示意:假如一个诸侯王拥有封地是这么大: 他有四个儿子,根据汉朝的推恩令,他的封地就变成了如下图:(阴影部分)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诸侯王的封地和以前相比有何变化?推恩会解决诸侯国问题它起到作用是什么?汉武帝打击诸侯的 另一个措施是什么?过渡语:这样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进对抗,汉武帝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加强统治。为什么要采取这次措施,请同学在书中找出原因来?汉武帝为什么会接纳董仲舒的建议,请同学们看一段影像资料,议一议董仲舒的什么话打动了汉武帝。教师强调:汉武

7、帝推尊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以儒家学说为主,又经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从此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武 帝为达到“独尊儒术” 的目的,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想一想汉武帝还在哪些方面实现了大一统?这样汉武帝在政治、思想、军事、经济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第一个盛世局面。同学们能给汉武帝一个评价吗?过渡:西汉后期,政局动荡不安,西汉政权摇摇欲坠,请同学们观看西汉末年的一段影像,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东汉的建立者,都城定在何处,你知道光武中 吗?请你根据学过内容和同学们一起讲一个有关“光武中 的故事”。设立大学以五经

8、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军事和经济上也相继实现了大一统。但是东汉中期以后,东汉政治十分黑暗,导致农民起义,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小结:你知道今天讲了几个历史人物吗?你能谈谈对他们的看法吗?习题1.汉朝劝诫百官关心农桑,并重视以德化民的皇帝是( )a高祖、武帝 b文帝景帝c景帝武帝d高祖文帝2.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最早出现于( )A战国 b秦朝 c 西汉d唐朝3.西汉时太学的教育内容是什么?它与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有何不同? 1、五位2、秦始皇 、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因为他统治期间,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 一统,西汉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他是汉朝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扮

9、演汉初农民的几位同学上台开始进行表演,讲述他们生活条件,观看的同学会说到下列词语形容汉初经济状况:萧条,民不聊生,国家府库贫乏,国家缺少马匹,多用牛车。(1)禁止把农民变成奴婢(2)释放犯罪的人回家种田(3)农民耕种无人的土地,可归自己所有。(4)减轻赋税,十五税学生根据短剧可起如下名称(1)文帝拒收 千里马(2)文帝景帝注重农耕生产(3)文帝提倡节俭,不修露台(4)文帝“以德化民”、文景之治(1)奖 励农耕(2)提供节俭(3)重视“以德代民”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满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学生答:选贤任能学生答:王国问题

10、,汉初、刘邦为巩固统治,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七国之乱”刘濞吴王“诛晁错、清君侧”没有变小了使诸侯国力量得到削弱,没有力量对抗中央借口诸侯王所献黄金成色不够,削去当时半数的侯国。(1)西汉时,诸侯门下聚集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不利。(1)董仲舒称天子是天的儿子,代表天统治百姓,汉武帝认为很符合他统治的需要。(2)董仲舒认为,维护政治上的一统,就需要实现思想的统一,而百家各异,于统治不利。中央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军事和经济上也相继实现了大一统汉武帝雄才大略,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的经济、军事的大一统,不愧为一代杰出人物,但是晚年

11、他也犯了一系列的过错,连年穷兵黩武,加重赋税,给人民带来灾难,可见功大于过,仍要对他持有肯定态度。时间 25年建立者 刘秀都城 洛阳学生解释光武中兴,光武是汉武帝的年号,他采取一系列政策如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注重农业的发展,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状况良好被称为“光武中兴”。学生自由发言,允许学 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选b选c西汉时以五经作为学习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比汉朝多,有代数、几何、英语、地理、历史、生物、音乐、语文等,不仅有自然科学类,也有人文社科类。通过毛泽东诗沁园春雪导入新课,方式新颖,学生易于接受,又能烘托气氛,很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中去。板书: 大一统的汉朝由于通

12、过学生的表演展现出来,形式活泼,学生乐于其 中,教师避免枯燥的背景介 绍,而学生准备充分,能很快找出所设计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适当评价。板书文景之治尽量让学生通过观看影像找出相关内容,既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又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由于本目知识点多,学生在讲师相关内容时,给予肯定,归纳不全面时,教师要给予补充。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随着问题难度的提升,学生在启发下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板书二、汉武帝的大一统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大屏屏幕上,跃跃欲 试,举于发言学生带着问题影像,会加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板书(1)颁布推恩令通过图形变化来讲述诸侯王封地的缩小,比较直观形象,而且利用图

13、的趣味性,会引发学生进一步寻根求源的欲望,比较容易 解决概念上的难点。板书(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结合课外知识思考后举手回答:这是本课的重点,学 生浏览影像资料后,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体现合作性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学生能圆满完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成功。学生通过相互补充,基本上能较全地概括出基础知识“可以启发学生通过看书或讨论方式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分组的作用,通过讨论引出学生论从史出,允许学生个 性发展,提出合理存在观点,允许学生保留自己持有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阅读和寻找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说,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事物认知能力。根据平时学生水平进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对那些能以历史人物身上联系自己实际的同学,要充分地肯定,灵活处理,多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