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堂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2180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4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堂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14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堂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14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堂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14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堂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14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堂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4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堂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4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堂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右图是一枚为纪念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颁来源:学.科.网布十周年而发行的邮票。请你说出这部宪法是哪次会议通过的( )A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B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C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D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3. 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2、制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就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下列各项对我国目前的就业模式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统包统配”B.劳动者自主就业C.市场调节就业D.政府促进就业5. “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6.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完善。下图反映了社会保障中哪一方面的内容( )A.教育保险B.养老保险C.失业保险D.医疗保险7.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是( )

3、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承办上海APEC会议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8.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首次使用是在(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七大9.江泽民提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D.“八荣八耻”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其中有四处与史实不符。请你逐一列出,并加以改正。李厂长在改革开放后当上了邯郸钢铁厂厂长,他是

4、一位非常有魄力的厂长,在1993年11月,他依据中共中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即建立近代企业制度,对工厂进行了改革,实行股份制,成为搏击计划经济大潮的先进典型。厂里一位老工人的儿子在2008年大学毕业后,依据政府实行的“包分配”的就业方针,在厂里也获得了工作岗位。错误一:_改正:_错误二:_改正:_错误三:_改正:_错误四:_改正:_11.民主与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法制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661976年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

5、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现象,它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材料二 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2)有人说:1954年是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关键性的一年,1982年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一年。请你结合有关史实进行说明。(3)材料二中一

6、系列重要法律的颁布,有什么历史作用?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 开展普及法律知识的教育(4)生活中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对此你有何想法?三、活动探究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91年10月2日,中国同APEC就中国、台湾、香港三方加入问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明确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台湾、香港作为地区经济同时加入APEC。1991年11月12日,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汉城举行,会议一致同意接纳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1997年7月改为“中国香港”)为APEC成员。材料二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并完成了我国加入世贸

7、组织的所有法律程序。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努力,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材料三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6月,其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15日,“上海五国”首脑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并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六国间地区合作组织正式成立。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我国是怎样应对的?(2)中国为APEC的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3)你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经济联合国”对中国与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4)中国为什么能在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中积极活动?答案解析1.【解析】选

8、D。由题干中的信息“新时期”和图片中的“1982”可知,这部宪法是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解析】选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3.【解析】选B。1993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此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先进典型,故选B。4.【解析】选A。现阶段,我国政府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故选A项。5.【解析】选D

9、。改革开放以来,“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出现。6.【解析】选D。由图中的文字说明“新医改方案”“医疗负担”可判断是属于医疗保险方面的内容。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中美联合公报签署于1972年,“求同存异”的方针提出于1955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1971年。而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只有上海APEC会议符合题意,召开于2001年。8.【解析】选C。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故答案为C。9.【解析】选B。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

10、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10.答案:错误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改正: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错误二:近代企业制度改正:现代企业制度 错误三:计划经济 改正:市场经济 错误四:包分配 改正: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11.【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的“19661976年”可知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第(2)题,注意问题中的“1954年”和“1982年”。195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第五届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再结合两者的意义回答即可。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系列重要法律的颁布,我国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加强。第(4)题,围绕着建设法制国家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危害:国家主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社会陷入动乱;教育科技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2)195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1982年,全国人大第五届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

12、大法。(3)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说明:我国不断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4)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全社会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对于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言之有理即可)12.【解析】第(1)题,三则材料的中心是中国积极并广泛地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可以围绕这一主题适当延伸回答,比如,增进对外交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第(2)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可立足于中国提出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进行回答即可。第(3)题,联系中国属于国际经济社会的一员,着眼于中国属于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回答。第(4)

13、题,应联系改革开放后中国实力的提高回答。答案:(1)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增进对外交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努力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2)贡献:中国提出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3)对中国:有利于中国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有利于扩大出口贸易;有利于引进外资;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有利于激发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世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提供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4)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