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中华文化的博兴(二)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0381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9.8 中华文化的博兴(二)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9.8 中华文化的博兴(二)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9.8 中华文化的博兴(二)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8 中华文化的博兴(二)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课标与教材: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指的是什么?“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何谓“主要史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

2、,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不过,标准并未作如此细致的规定,教学中可视情况灵活掌握。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对后世影响深远。准确、详细了解孔子,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上的许多问题。另外,由于孔子是一个争论颇多的历史人物,通过实事求是地介绍孔子,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思想史教学本身就很难,加之这一时期思想繁杂,理论抽象,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情分析:学生对春秋战国的政治军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这一时期的思想领域的知识还没

3、学习,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学习本知识块,学生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目标:运用材料、哲理名言,成语故事,创设情境来化解理论性的知识点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过程与方法: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梳理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支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

4、: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风云变幻,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经历着巨大变革。许多有思想的人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今天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去领略大思想家们的风采”。合作探究:第一板块孔子思想教育成就在你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孔子。第一步:学成就。介绍孔子生平。孔子生于前551年,死于前479年,姓孔名丘因排行老二字仲尼。51岁前,主要以教书为业,后来做了鲁国的司寇,使鲁国强大起来。但因鲁定公听信齐国挑拨,孔子遭受冷落。55岁开始周游列国,14年走访了7个国家,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呢?教师补充: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5、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孔子的仁包含“忠孝宽惠”等一切美德。至今是我们做人的最高标准,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第二步学习教育成就。首先提问:你知道孔子的那些教育言论?指导看书,完成讨论题: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成就?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四人小组讨论。第三步 知识拓展:认识三孔图片展示去年官方祭奠孔子诞辰2555周年的对联“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评价“千古巨人,万事先师”很多外国人也前来参加。日本等各国孔庙展示。然后教师总结:尽管受时代限制,孔子的思想有一些封建社会的糟粕,但是他在仁政、仁爱、人生态度、教育、做人处事等各方

6、面的言论,至今闪耀着不息的光辉,孔子的学说已成为全世界共有的精神遗产。他被公认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第二板块老子思想孔子如此伟大还经常向一个人请教问题,孔子说他是能上天入地的人,他是谁?。引出老子。第一步 材料展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让学生快速看书后回答:引文反映了谁的学说?出自他的著作_。引文中包含着什么思想?总结:这是朴素辨证的思想。举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故事。第二步展示老子主张“以柔克刚”。说成语“滴水穿石”。提问:老子辨证的思想对我们有何启发?教师总结:老子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哲学的基础。在他思想基础上兴起的道教与儒教、佛教一起成为影响的我国三大宗教。但他也有消

7、极的一面。如清静无为,万事不要去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第三板块百家争鸣除了老子、孔子以外,还有哪些思想家呢?引出百家争鸣。第一步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有哪些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是什么?同桌交流完成图表:时代/代表/学派/主张。(附后)。巡回指导学生养成快读书的好习惯,找出关键词语,用最简练语言概括诸子百家思想。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不看书。第二步完成找对子。墨子 改革法治孟子 知己知彼庄子 无为而治韩非 兼爱非攻孙子 仁政最后重点补充孟子和庄子寓言。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学说,提出“仁政” 后人合称“孔孟”。在今天的山东邹平县有孟子庙,被称为“亚圣庙”。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8、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不为金钱权势所迷惑,贫贱不能动摇,困难面前不能屈,这是做人的品格。庄子。他反对一切文明与进步,比老子更消极。但他的庄子一书却又很高的艺术价值,很多寓言故事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贻笑大方、朝三暮四、游刃有余、望洋兴叹等。课堂小结:纲要信号图表总结本课的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活学活用百家争鸣:运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诸子百家的思想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也可以辩论。结束语: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课后活动1、搜集有关诸子百家德哲理名言、成语故事。2、学习了诸子百家思想,写一篇小论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