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5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每课一练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0142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3.5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每课一练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13.5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每课一练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13.5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每课一练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3.5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每课一练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3.5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每课一练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问题训练评价单班 级 姓 名 一、选择题1欧洲最早使用活字印刷的是德国人谷登堡,时间大约在1440年1448年。谷登堡使用活字印刷比毕升的发明晚()A.300年 B.400年 C.500年 D.800年2下列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首先发明于欧洲B.北宋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3南宋时期,人们印制的精美书籍,采用的方式是( )A.活字印刷B.雕版印刷C.刻竹简 D.手抄4下列发明中,为西方新兴资产阶级宣传自己的理论、学说立正汗马功劳的是()A.指南针B.火药C.

2、电视D.印刷术5在航海中“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时期B.战国时期C.北宋时期D.元朝时期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来源:学科网7人们认为烟火就是喷气式火箭的前身,中国是航天技术的故乡。这一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8. 下列我国古代科学家中,在相同领域内取得成就的是( )张衡 贾思勰 沈括 孙思邈 司马迁 郭守敬A. B. C. D.9. 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火药纸活字印刷术司南A.B.C.D

3、.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已知最早的印刷品是泥活字印刷的B.指南针在南宋时应用于航海事业C.北宋在与辽、西夏作战时经常使用火药武器D.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材料2 “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材料最早应写于什么时候?根据是什么?(2)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3)你知道指南针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

4、试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三、简答题12.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你知道培根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三种吗?从三种发明以及它的运用和传播中你领悟到什么?能不能具体说说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的力量和影响?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训练评价单答案:1.B 2.A 3.A 4.D 5.C 6.C 7.B 8.B 9.C 10.C11.(1)此材料应写于宋朝,因为北宋时期

5、,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2)从材料1中得出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从材料2中看出已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两则材料都说明指南针已经成为船舶航行辨别方向的护身法宝。(3)在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12.培根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是指:印刷术、火药和火药武器、指南针。来源:学*科*网我想到:(1)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自豪;(2)三大发明是全人类的遗产,是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3)中国人最早发明火药和火药武器,且未能飞向宇宙;(4)中国有罗盘针,可没能成为海上强国,倒是西方列强依靠罗盘针的指引逼近我们的家门口。力量和影响:1.印刷术传到欧洲,大量的书籍、文学作品被印刷出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2.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打败封建贵族起了一定的作用;3.指南针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