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璀璨的文学艺术 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60133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3 璀璨的文学艺术 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8.3 璀璨的文学艺术 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8.3 璀璨的文学艺术 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8.3 璀璨的文学艺术 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3 璀璨的文学艺术 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3 璀璨的文学艺术 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优化训练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_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无论在_、_和_方面都是以往任何时期的诗歌所无法相比的。流传至今的作品近_首。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_和 _。敦煌莫高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_为主;同时也反映许多_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答案:唐朝 题材 数量 艺术 五万 李白 杜甫 佛教故事 现实生活2.连线题(请用线条将相应的内容连接起来) 诗仙 杜甫 李世民 李白 唐玄宗 秦王破阵乐 诗圣 霓裳羽衣舞答案:3.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A.辞赋B.诗歌C.散文D.词曲思路解析:所谓“最光彩夺目”意思就

2、是成就最高。在唐朝诗歌成就最大,诗歌又称作“唐诗”。答案:B4.莫高窟坐落在今天的A.山西大同B.河南洛阳C.甘肃敦煌D.陕西西安思路解析:本题是对莫高窟地理位置的考查。莫高窟位于今天的甘肃敦煌。山西大同有云冈石窟,河南洛阳有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石窟。答案:C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隋唐文化处在我国封建文化的A.高峰时期B.形成时期C.发展时期D.衰落时期思路解析: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答案:A2.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是A.李白B.杜甫C.韩愈D.白居易思路解析:“诗圣”是杜甫,“诗仙”是李白。答案:B3.表现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的诗篇

3、是A.行路难B.长恨歌C.望庐山瀑布D.三吏三别思路解析:唐代杰出诗人中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诗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恢弘气势;行路难则表达了远大的抱负。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烈变化,诗作三吏三别等,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白居易的长恨歌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答案:D4.秦王破阵乐的作者是唐朝皇帝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唐中宗思路解析:秦王破阵乐的作者是唐朝皇帝唐太宗,唐玄宗创作的是霓裳羽衣舞,注意二者之间的差别。答案:A5.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A.龙门石窟的佛像B.云冈石窟的佛像 C.敦煌莫高窟D.乐山大佛思

4、路解析: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敦煌莫高窟,它所藏的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答案:C6.欣赏杜甫回顾亲身经历的诗句: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材料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完成(1)(5)题:(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盛世景象?(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杜甫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4)杜甫写出以上诗句的思想基础是什么?(5)综上所述,说明文学创作的源头是什么?思路解析:材料题的一般作法是,首先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出处和时间,这对帮助

5、理解材料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分析概括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和教材的相关知识相衔接,最后用概括简练的语言总结出答案。本题用我们熟悉的两首唐诗作素材,既考查我们对唐朝诗人及其名篇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与之相联系的有关历史知识,是一道考查灵活,颇具创新的好题。材料一是描写唐朝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时期经济繁荣的盛况;材料二是描写安史之乱后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时的战乱景象。可见,诗人杜甫是唐朝由安定到动荡年代的见证人。本题所问都与这一时代特征相关联。本题的关键是把诗歌描绘的景象和教材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加以拓展才能写出答案。答案:(1)材料一:开元盛世。(2)材料二:安史之乱。(3)

6、由盛转衰(或复杂动荡)。(4)思想基础: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或渴望和平安定)。 (5)源头:社会生活。志鸿教育乐园李白近视眼老师问学生:“你对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有何感想?”学生:“李白一定是个近视眼。”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与唐代诗歌繁荣有直接关系的是A.唐朝强盛B.造纸术发明C.社会安定D.科举制实行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在考查原因的选择题中,要注意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区分。所谓直接原因,是指和事件的发生联系最密切的原因,又称“导火线”、“有直接关系”或“直接因素”等;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性原因

7、,往往是指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具有唯一性;主观原因是指属于主观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是指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原因。答案:D2.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的是A.杜牧B.李商隐C.杜甫D.李白思路解析:这句诗出自李白的将进酒。答案:D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白居易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对联称颂了杜甫的诗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作了真实的反映,所以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杜甫也被后人称为“诗圣”。答案:C4.与唐朝诗人杜甫情况不符合的是A.他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B.他的诗深刻地反

8、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被称为“诗史”C.“三吏”“三别”是诗史名篇D.他的诗气魄雄浑,人们称他为“诗仙”思路解析: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李白。答案:D5.“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称颂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A.韩愈、李白B.白居易、李白C.李白、杜甫D.韩愈、杜甫思路解析:“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是大诗人白居易称颂李白和杜甫的诗句。答案:C6.下面对李白的诗歌特点叙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大量赞美了名山大川B.豪迈奔放,清新飘逸C.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D.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感人思路解析: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答案:

9、C7.下列有关敦煌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莫高窟内只有唐朝时期的壁画和雕塑B.敦煌艺术是唐朝艺术的一个缩影C.敦煌造像主要是佛、菩萨、天王、金刚、力士等形象D.“天衣飞扬,满壁风动”赞誉的是壁画中的飞天图案思路解析:莫高窟内唐朝时期的壁画和雕塑居多,除此之外,还有前代的艺术品。答案:A8.阅读下面材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完成(1)(4)题:(1)这是谁的诗句?他生活在什么时代?(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3)后人把他称为什么?(4)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思路解析:两句诗直接选自教材,也是杜甫的千古名句,同学们应该比较熟悉。既然知道作者是谁,那么(1)(2)(3)问则很容易答出,第(4)问也

10、在教材上有详细的论述,所以,本题看似考材料分析能力,实则考记忆能力。答案:(1)杜甫,生活在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时的时代。(2)三吏、三别。(3)诗圣。(4)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感人。9.历史诊断:(1)在唐朝的文学艺术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是乐舞。(2)李白的诗,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反映社会现实生活。(3)霓裳羽衣舞这首舞曲是唐太宗借鉴西域乐曲改造而成。思路解析:(1)乐舞不是文学艺术;(2)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是杜甫诗的特点,有“诗史”之称。(3)霓裳羽衣舞的作者是唐玄宗,秦王破阵乐的作者才是唐太宗,两人都是音乐才能杰出的皇帝。答案:(1)乐舞改为唐诗 (2)李白

11、的诗改为杜甫的诗 (3)唐太宗改为唐玄宗10.阅读下面材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请回答:上述两句诗分别是唐代哪位诗人的名句?他们的诗各有什么特色?思路解析:既要从诗风上进行区分,要熟记几位著名诗人的诗作。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了庐山瀑布的恢弘气势;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寄托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由此看出,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杜甫的诗感情真挚,沉郁雄浑;两位诗人的诗作的风格需要认真体味。答案: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杜甫的诗感情真挚,沉郁雄浑。1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 思路解析:文化的繁荣是由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社会习俗等多种因素促成的,注意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答案:唐诗发展繁荣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文化交流频繁;确立科举制度,实行比较开放的文化政策;开放的社会风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