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时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59774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时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6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时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6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时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6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时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6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时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时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时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八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中共八大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B.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C.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D.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小聪暑假来到偏僻的农村老家,看见村里一大宅门的灰墙上有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20世纪50年代末B.20世纪60年代末C.20世纪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3.半月谈杂志在“共和国重大历史进程我的亲历”栏目中,刊登了老农回忆的一则

2、顺口溜:“说炼钢,就炼钢,无论工农兵学商;遍地筑起烽火台,人喊马叫砍树忙。商店关门改了行,农民背矿不收粮,学生运矿用衣兜,干部怠慢批县长,矿石烧红就是钢,炼出民众好思想。”其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应为(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4.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创作的时间是19581960年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ABCD5.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

3、天堂路一条。以上歌谣称赞的是( )A.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建立互助组D.人民公社化运动6. 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春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B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生 C斧头开辟新世界 镰刀割断旧乾坤 D抗战胜利一元复始 和平建国万象更新7.刘少奇曾到濉溪县卧龙湖视察工作,听到当地干部汇报水稻亩产为2万8千斤时,他皱起了眉头,连连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导致刘少奇“皱起了眉头”的主要原因是该汇报( )不符合当时总路线的精神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过分夸大了人

4、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A.B.C.D.8.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出现上表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B集中主要力量开展重工业而影响了农业生产C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经济困难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的发展9.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10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

5、的挫折和失误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来源:学_科_网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 右图壁画解说词: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请回答:(1)材料一摘自中国共产党哪一次会议的决议?(2)材料

6、二应出自哪一运动之中?(3)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来看,你如何认识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12.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材料二(1)材料一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怎样的改造方式?(2)材料一中反映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得如何?如何评价?(3)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情况出现于什

7、么时期?它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现象?(4)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这种现象?它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三、活动探究13.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195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 为了完成1958年1070万吨钢铁指标,全国上下热情高涨,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动员了约9 000万人上山,砍树挖煤找矿,建起上百万个小土高炉、小土焦炉,用土法炼铁炼钢当年全国钢产量1 108万吨,其中合格的只有800万吨。材料二 人民公社的特点实际上就是“一平二调”(这)造成原来的各种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

8、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1998年)(1)材料一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其主要标志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怎样的影响?(4)通过上述探究,你认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应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答案解析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归纳能力。中共八大取得的最大成果是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9、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此矛盾决定了全国人民面对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故答案为A。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从图中的关键信息“鼓足干劲”“多快好省”链接到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由此可判断出A项符合题意。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顺口溜反映的内容是“全民炼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时期,我国不顾客观实际,片面追求高速度,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高潮。4.【解析】选D。首先应正确理解图片含义及其反映的时期。图片内容非常夸张,反映的是一种“

10、浮夸风”,而这种现象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大跃进”运动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但是“浮夸风”等错误的泛滥,严重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人民公社是金桥”判断歌谣称赞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6.【解析】选A。本题以春联为情景,考查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分析材料可知当时浮夸风盛行,严重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解答本题也可用排除法,当地干部的做法在当时

11、符合总路线精神,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8.【解析】选D。从题干中表格可以看出,1960年和1957年相比,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大幅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破坏了农业的发展。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中从C点到D点农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联系史实判断,其主要原因是1961年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的全面调整。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显著成就。这一时期,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

12、折错综交织。11【解析】从材料一中对社会矛盾的分析来看,这是中共八大的内容。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从材料二中夸张的壁画和解说词来看,这是发生在“大跃进”时期的现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答案:(1)中共八大。(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材料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材料二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失误。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第(1)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回答第(2)题时,应注意材料中的系列时间:元旦、1月15日、紧接着、1月底。

13、时间的紧凑性,充分说明了工作的急促和粗糙。第(3)、(4)题考查学生对“大跃进”及其原因、影响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2)1956年元旦北京工商业者提出申请,1月15日北京各行业就实现了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完成了公私合营。由此可见,这一工作进行得过于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3)“大跃进”时期。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4)由于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导致了错误的严重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14、。13.【解析】材料一中人们高涨的炼钢热情,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社会现象,据此可回答第(1)题。回答第(2)题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即“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第(3)题考查学生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这一结论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回答时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在充分探讨第(3)题的基础上,对于第(4)题的回答也就水到渠成: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做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答案:(1)“大跃进”运动。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2)一大二公。(3)材料一:“大跃进”运动中的土法炼钢质量差、浪费大,由于炼钢需要燃料,对煤的需求量大增,全国出现了很多小煤窑,污染环境,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农村大面积的森林和植被遭到破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重。材料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略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发展规律,严重破坏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4)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做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