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56874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9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2.9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2.9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2.9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2.9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9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9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初一新生对于原始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的的概念及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的关系等可能难以理解。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源:Zxxk.Com 距今时间:来源:学科网ZXXK 地点: 生产工具:河姆渡原始居民 原始农业: 生产 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 生活状况: 距今时间: 地点: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半坡原始居民 生产 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生活状况:二、构建知识框架距今时间:约七千年来源:学。科。网 地点:长江流域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河姆渡原始居民 原始农业:最早种植水稻 生产 原始畜牧业:饲养家畜原始手工业:制陶、乐器、玉

2、器 定居生活 生活状况 挖掘水井 干栏式房屋 距今时间:约五六千年 地点:黄河流域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普及、耒耜耕地、石刀收割 原始农业:最早种植粟来源:学+科+网半坡原始居民 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狗 生产 原始手工业: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定居生活 生活状况 半地穴式房屋 食物种类丰富三、教师总结1、从以上史实我们可以看出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比山顶洞人有极大进步,他们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出现并成为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出土的水稻和粟等遗物,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并且学会了建造房屋。之所以

3、他们房屋的建筑样式不同,主要是根据我国南北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所决定的。3、文字雏形在半坡原始居民出现板书设计: 距今时间 坐落地点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 畜牧业 生活状况 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课后反思:来源:学科网ZXXK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涉及了我国南北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两个典型母系氏族阶段,再现了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远古时期是非常陌生并且难于理解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适当的补充一些资料,再配以一些生动的图片加以注释和说明,应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从上课的过程和课后反馈来看,确实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采取了先学后教、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即先展示主题脉络,让学生自己阅读书籍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实际效果也非常明显。本节课在教学中还侧重于分析、比较。一是以河姆渡居民和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磨制石器的普遍使用,原始农业的出现,房屋的建造等;二是把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南北方原始农耕生活的异同点,进而认识到我国原始农耕文化是南北方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了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这节课的问题设计总体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能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