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提分课六基因位置的判定及相关实验设计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56604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提分课六基因位置的判定及相关实验设计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提分课六基因位置的判定及相关实验设计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提分课六基因位置的判定及相关实验设计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提分课六基因位置的判定及相关实验设计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提分课六基因位置的判定及相关实验设计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提分课六基因位置的判定及相关实验设计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提分课六基因位置的判定及相关实验设计课件新人教版(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提分课(六) 基因位置的判定及相关实验设计,考向一 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高考这样考】 【典例】(2016全国卷)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 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 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2、。(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解题探究】 1.抓住三个关键信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黄体的基 因位于_染色体上、表现为隐性。,X,2.明确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时证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 上的两种思路: (1)测交实验: 若亲代隐性 显性,子代雌性全部表现为_性、 雄性全部表现为_性,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隐,(2)杂交实验: 若亲代显性 显性,子代雌性全部表现为_性、 雄性个体中既有_性又有_性,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 上。,显,隐,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与伴性遗传的原理及实验设计能力。 (1)同学甲的实验,杂交后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

3、1111,在常染色体遗传中也会出现这种比例,故无法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由题干“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 为隐性”可知,同学甲所做实验的后代中雌性灰体是 杂合子,雌性黄体是纯合子,而雄性个体只有一条X染 色体,相关基因只有一个,故可选择雌性灰体与雄性 灰体杂交,若后代雌性全是灰体,雄性灰体和黄体各 占一半,即说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或选择雌性黄体与雄性灰体杂交,若后代雌性全是灰体,雄性全是黄体,也说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答案:(1)不能。 (2)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

4、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备考这样做】 1.记住一个事实: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总 是和_相关联。 2.掌握一个基本方法“正反交法”:若相对性状 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皆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 反交的方法。,性别,(1)若正交和反交的后代表现型相同,都表现同一亲本 的性状,则这对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如表:,常,Bb,Bb,(2)若正交后代全表现为甲性状,而反交后代中雌性全 表现为甲性状,雄性全表现为乙性状,则甲性状为_ 性性状,且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如表:,显,X

5、,XBXb、XBY,XBXb、XbY,3.善用一个重要杂交组合:根据显雄隐雌的结果判 断。 (1)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雄个体的表现 型完全不同,雌性个体表现_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 _性性状。如图:,显,隐,P XbXb XBY F1 _ _,XBXb,XbY,(2)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后代的表现型与 性别_关。如图: P bb() BB() F1 _ P bb() Bb() F1 Bb bb,无,Bb,【应考这样练】 某野生型果蝇种群中,一只雌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让该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F1的雌雄个体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

6、变型。(设相关基因用R、r表示),(1)在野生型和突变型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隐性性状是_。 (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能否确定突变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_。,(3)若要通过一次交配实验确定突变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最好选择F1中雌性为_型,雄性为_型的个体作交配的亲本。,【解析】该雌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了突 变,产生的是原来基因的等位基因,性状由野生型变 为突变型,因此突变型为显性性状,野生型为隐性性 状。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突变型雌果蝇与 野生型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Rr、rr;若突变基因位 于X染色体上

7、,则突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的基因 型分别是XRXr、XrY。无论突变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交配后代中雌雄个体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如果要通过一次交配实验确定突变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中雌果蝇为隐性性状(即野生型),雄果蝇为显性性状(即突变型)。,答案:(1)突变型 野生型 (2)不能。在Rrrr和XRXrXrY两种情况下后代雌雄个体均有两种表现型 (3)野生 突变,【加固训练】 (2018酒泉模拟)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A、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其中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

8、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现选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如图所示,请回答:,(1)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 (2)从F1中选出红眼雌蝇和红眼雄蝇各一只进行杂交,所得子代中粉红眼果蝇出现的概率_。,(3)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已知这对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雄果蝇。为了探究T、t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让纯合红眼雌蝇与不含T基因的纯合白眼雄蝇杂交,F1随机交配得F2,观察F2的性别比例。,若_,则T、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_,则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讨论:若T、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2无粉红眼果蝇出现,

9、则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解析】(1)据题意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双亲均为红眼,根据子代性状可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为AaXBXb AaXBY。,(2)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以判断,F1中红眼雌果蝇的基 因型为 AAXBXB、 AAXBXb、 AaXBXB、 AaXBXb,红 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BY、 AaXBY,这些红眼果 蝇进行杂交,所得子代中粉红眼果蝇(aaXBX-、aaXBY) 出现的概率=,(3)果蝇体内另一对基因T、t,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雄果蝇。为了探究T、t基因是否位于

10、X染色体上,让纯合红眼雌蝇(TT)(AAXBXB)与不含T基因的纯合白眼雄蝇(tt)(_ _Xb Y)杂交。,若后代雌雄=11,说明没有发生性反转现象,雌果蝇没有变成雄果蝇,则T、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雌雄=35,说明1/4的雌性发生性反转,变成了雄果蝇,则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T、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F2无粉红眼果蝇出现,则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tbY。,答案:(1)AaXBXb AaXBY (2)7/72 (3)雌雄=11 雌雄=35 AAXtbY,考向二 探究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高考这样考】 【典例】(2015山东高考)果蝇的长翅

11、(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_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_染色体上。(填“常”“X”“Y”或“X和Y”)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子)所占比例为_。,(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和_。,【解题探究】 1.判断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思路: 一般选用_性雌性个体与纯合的_性雄

12、性个体交配, 然后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情况,来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 的位置。,显,隐,2.判断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方法: (1)假设基因A(a)位于_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 XaXaXAYAXAXa、XaYA。 (2)假设基因只位于_染色体上,则XaXaXAYXAXa、 XaY。,X、Y,X,【解析】(1)若实验一为正交,则实验二为反交。统计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无论正交和反交,F1都表现为 长翅刚毛,说明双亲都是纯合子。若只研究长翅和残 翅这对相对性状,实验一的F2中,雌果蝇和雄果蝇中 的数量比都是31,据此可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 常染色体上。在实验一中,F2的雌果蝇都表现为刚,毛,雄果蝇的刚毛

13、与截毛的数量比是11,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据此可推断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和Y染色体上。,(2)在实验二中,F2的雌果蝇的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是 11,雄果蝇全为刚毛,如果等位基因B、b只位于X染 色体上,理论上实验二的亲本基因型应分别为XBY、 XbXb,F1的基因型为XBXb、XbY,进而推出在F2中,刚毛 与截毛的数量比在雌果蝇和雄果蝇中都是11,理论 值与实验结果不符,说明等位基因B、b位于X和Y染色 体上。由此可推知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B、,aaXbXb。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则F1的基因型为Aa,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基因

14、型为AA和Aa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所以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子)所占比例为1/3。,(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 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则“某基因型的雄果蝇”的 基因型应为XBYB或XbYB。在实验一中,亲本基因型分别 为XBXB、XbYb,F1的基因型为XBXb、XBYb,F2的基因型为 XBXB、XBXb、XBYb、XbYb,四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 等,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F2中所占比例为0;在实,验二中,亲本基因型分别为XBYB、XbXb,F1的基因型为XBXb、XbYB,F2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B、XbYB,四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故符合

15、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F2中所占比例为1/2。,答案:(1)常 X X和Y(注:两空可颠倒) (2)AAXBYB、aaXbXb(注:顺序可颠倒) 1/3 (3)0 1/2,【备考这样做】 1.记住X和Y染色体的特点: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体内的一对异型性染色体 X、Y构成了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X和Y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也有非同源区段。,两者关系如图所示:,同源,(1)控制人类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只位 于_(填字母)区段,在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2)控制人类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只位于_(填字母)区 段,在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3)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_(填字母)区 段,即雄性可能出现下列基因型:XAYA、XAYa、XaYA、 XaYa。,B,D,A、C,2.掌握具体杂交方法: (1)用“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雄,(2)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染色体,【应考这样练】 (2018大同模拟)某多年生植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XY决定的,现有一对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