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3.1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56593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3.1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3.1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3.1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3.1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3.1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3.1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1.3.1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界的水循环,考点一,陆地水体的补给,考点二,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考点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点四,栏目导引,规范解答,考点五,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1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2.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海洋上空的水汽,陆地,信风带、西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

2、,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们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2)影响地下径流: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等,都会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5)影响下渗,如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

3、下渗。,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地理问题,(1)沼泽地的形成。,(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题组一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2015海南单科)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2题。 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D,B,(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4、。,3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 B C D,伏尔加河流域的纬度较高,总体上蒸发较弱,排除,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故伏尔加河使流经地区总体趋于平坦,排除,C,题组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2015全国卷)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

5、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45题。,4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5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D,B,(2017全国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

6、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该盐湖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蒸发量)相差不大,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当,图中四处,唯有坡面海拔最高、坡度最大,降水后,绝大部分雨水快速转化为地表径流,流向其他地势较低处,而在坡面存储水量最少,故此处可供蒸发的水量最少,则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坡面,会使流入湖泊的径流量减少,带入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必然使盐湖面积缩小,C,A,B,1(2013四川文综)下

7、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D,夏季降水量累计变化少,说明夏季降水少,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水循环活跃。,(2014全国课标卷)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34题。,3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4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8、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A,C,表明该地主要以蒸发(腾)为主,形成的径流较少,塔里木河流域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的径流少,故绿水比例最大,提高被植物蒸腾的部分,减少蒸发的部分,(2012天津文综)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5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上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B,由透水材料铺设而成,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由于地面透水,土壤中水分含量增加,因此d环节增加。,考点二 陆地水体的补给,我国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流量变化示意

9、图,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相互补给示意图,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1雨水、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2.季节性积雪融水和永久性积雪及冰川融水补给,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2)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

10、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2014四川文综)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C,B,题组一 河流的补给类型,(2017泰安质检)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据此完成34题。 3此类洪

11、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湖泊水 D高山冰川融水 4“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 ) A昼夜温差大 B降水变率很大 C冰雪融化迅速 D自然灾害频繁,B,A,白天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洪峰;夜间温度降低,融雪量减少,流量减少,说明该区域气温昼夜变化较大,题组二 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2016全国卷)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57题。,5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12、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6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 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 A B C D,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B项正确,森林对降水变率影响不大,C项错误,河道淤积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D项错误,B,森林植被对降水量影响不大,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正确,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正确,B,题组二 水体之间

13、的相互转化,(2016全国卷)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57题。,7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多,故两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甲河径流减少,乙河径流增加,D,(2013上海地理)读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57题。,5在

14、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6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7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湖泊水,长江处于丰水期。67月长江流域处于梅雨季节,降水量大,为丰水期。,C,B,D,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

15、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雨水补给长江水和湖泊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也都可以经过蒸发补给雨水。,洞庭湖对长江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调洪能力增强,则丰水期a补给和枯水期b补给都增大。,考点三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值(特别是纵坐标) 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高低、变化幅度,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气温。,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结合流量过程曲线的数值变化,分析其水文特征,(1)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