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认识家庭 教案七年级上沪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56409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1认识家庭 教案七年级上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3.1认识家庭 教案七年级上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3.1认识家庭 教案七年级上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3.1认识家庭 教案七年级上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3.1认识家庭 教案七年级上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1认识家庭 教案七年级上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1认识家庭 教案七年级上沪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 认识家庭【教学目的】1 基础知识:了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历史演变和家庭的社会功能。认识不同类型的家庭和不同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2 思想教育:(1) 通过学习和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及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树立热爱家庭、担当家庭责任的意识。(2) 使学生形成关心家庭、热爱家庭的健康态度、为家庭生活更加和谐幸福作出努力。3 能力培养:(1) 初步掌握与家庭成员沟通的技巧,学会做家务。(2) 尊重家庭成员,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介绍了家庭的概念,即家庭一般是建立在婚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第二部分介绍了家庭演变的历史:血缘家庭伙婚制家庭对偶家庭

2、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结构有:核心家庭、直系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等。【重点和难点】 重点:家庭的概念和家庭的基本功能。 难点:家庭的演变。【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设计】1 请学生讲解分析插图,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发现问题的能力。2 绘制自己的家庭树来了解家庭的亲属关系。3 利用红楼梦中人物的关系开展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家庭的不同亲属关系和称谓,寓教于乐。【主要单词】 family 家庭 family function 家庭功能basic unite 基本单位cell 细胞father 父亲mother 母亲child 小孩【板书设计】一、 社会的细胞1 家庭建立的基础2 家庭的基本功能来源

3、:学|科|网Z|X|X|K(1) 生育和赡养功能(2) 生产和消费功能(3) 教育功能(4) 情感交流功能(5) 休闲娱乐功能二、 家庭的演变1 家庭形式的演变2 家庭结构(1) 核心家庭(2) 直系家庭(3) 联合家庭(4) 单亲家庭3 家庭规模4 家庭关系互相尊重 平等【知识点一】 社会的细胞【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复习旧课) 略。(新课教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家庭?家庭是什么?(生答)略。(1) 家庭是一个有爸妈,有亲情,想呆就呆,想躺就躺的地方。(2) 家庭是温暖的小屋。是温馨的港湾。(3) 家庭是由爸妈孩子组成的。(4) 家是休息、娱乐、吃饭的好地方。(观看图片)请学生看

4、书本上的两组图片。(思考)“父亲”和“母亲”是通过什么关系组合而成家庭的。孩子是通过什么关系和父母组合而成家庭的?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介绍图片)SOS儿童村,即以家庭方式抚养、教育孤儿的机构。SOS为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以此冠名,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帮助孤儿。照片中的人物为山东烟台SOS儿童村的母亲张雨霄给孩子过生日。张雨霄在SOS村十几年,共养育了16个孩子。给出概念: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有一些家庭是通过收养关系组成的)(知识窗)对九族的解释。三族:父族:父亲的父母 祖父母父亲的兄弟及妻 伯父、伯母、叔父、叔母父亲的姐妹及夫 姑父、姑母来源:Z

5、.xx.k.Com和自己先后出生的 兄弟姐妹伯叔的子女 堂兄弟、堂姐妹姑姑的子女 姑表兄弟姐妹兄弟的子女 侄子侄女妹妹的子女 外甥外甥女母族: 母亲的父母 外祖父、外祖母母亲的兄弟及妻 舅父舅母来源:学科网ZXXK舅的子女 舅表兄弟姐妹姨的子女 姨表兄弟姐妹妻族: 妻的父母 岳父母妻的姐妹 姨(介绍)西方国家称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夫等一律为uncle,称伯母、婶婶、舅妈、姑姑、姨一律为aunt。称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一律为cousin,侄子、外甥等统称为nephew,侄女、甥女统称为niece。【活动角】利用红楼梦中的人物谱系,让学生实战练习。(读书指导法)请学生看书上的P17

6、-18。(提问)家庭有哪些社会功能呢?(生答)略。(1) 家庭具有生育、抚养和赡养的功能。(2) 家庭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功能。(3) 家庭具有教育的功能。(故事角)田母教子廉洁。(补充)孟母三迁的故事。(4) 家庭还具有情感交流、休闲与娱乐等社会功能。【总结】板书。【布置作业】练习册绘制自己的家庭树。(第二课时)家庭的演变 (复习旧课)略。来源:Zxxk.Com(新课教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啊?(生答)认识。(师)对。我们现在的每个人从一生下来,接触到的便是父母,父母与我们朝夕相处,但是,在遥远的猿人时期,却不是这个样子的。小孩知道自己的母亲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这是为什么

7、呢?今天,我们就要来解决这个问题。家庭的演变发展(板书)(1) 血缘家庭: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家庭形式。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经过了长期经验的积累,认识到不同年龄人的生理差别,逐渐选择了年龄相近的青壮年兄弟姐妹相互通婚,这时,姐妹是兄弟的共同妻女,兄弟是姐妹的共同丈夫,夫妻都有共同的血缘。(2) 伙婚制家庭:原始社会发展到中后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不得不分裂为几个族团,开始了个族团之间通婚的群婚。(3) 对偶家庭: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家庭形式。这种家庭由一对配偶在对偶婚的形式下结合而成,所生子女归母亲所有。但不是长久的,其结果是除了生身的母亲之外,又明确了生身的父亲。举例

8、:看图摩梭妇女,介绍小字材料。(4) 一夫一妻制家庭:一男一女结合的婚姻和家庭的形式,它的确立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并适应于整个文明时代。特点:来源:Zxxk.ComA 男子的统治B 婚姻的不可离异。(过渡)在一夫一妻制家庭中,家庭的形式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1) 核心家庭=父母+未婚子女(2) 直系家庭=父母+一对已婚子女(3) 联合家庭=父母+两对以上已婚子女(4) 单亲家庭=父(母)+未婚子女(看图片,举例子来理解)(延伸)新的社会产生了新的家庭形式丁克家庭(DINK)(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事实上和我国人口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我国的家庭

9、人均人口数在逐年减少,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年代(时间)平均家庭人口数战国时期4人唐朝(760年)897人1920年524人1971年484人1980年454人1990年400人1997年364人2000年363人(师)先看图,同学们说,这幅图展现的是哪一个时期的家庭啊?现在(提问)那么,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中,是不是家庭的模样都是这样呢?不是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家庭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父系社会: 家庭的主轴不是夫妻,而是父子,妇女的地位从属于男子现代社会:夫妻之间 父母与子女之间 平等(彼此尊重、相互照顾) 兄弟姐妹之间(穿插小故事)曹植和七步诗(总结)板书(布置作业)学生自备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