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八国联军侵华 每课一练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56322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八国联军侵华 每课一练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5八国联军侵华 每课一练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5八国联军侵华 每课一练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5八国联军侵华 每课一练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5八国联军侵华 每课一练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八国联军侵华 每课一练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八国联军侵华 每课一练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899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2 000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 率领,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在 被义和团围困。1900年 8月,八国联军攻占 ,并到处烧杀掠夺,无恶不作。2西摩尔 廊坊 北京3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八国签订了 ,其主要内容是:经济:清政府赔偿白银 亿两,以 税收作担保;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军事:清政府拆毁 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 到 铁路沿线要地。外交:划定北京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2、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中国完全沦为 。3辛丑条约 4.5 海关 大沽 北京 山海关 东交民巷 工具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例1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点拨:这是一道综合性问答题,教材中对义和团讲的比较粗略,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并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意义,从而归纳出答案要点。答案:失败原因:(1)义和团面临的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它是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2)义和团是农民自发的斗争,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提不出正确的纲领和策略,斗争中又缺乏统一的严密组织。1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大国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从( )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 B对中

3、外反动势力的打击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D活动时间的长短1C点拨:两者都是农民运动,有很多相似点,但也有很多不同点。这道题是要选出最主要的不同点,从提供的答案看似乎是选D,但两者最主要的不同是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而太平天国主张同外国平等往来。例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D保证禁止中国人民参加一切反帝活动2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D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4、会过程的理解。A、B、C、D分别是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响的叙述,用排除法可以确定本题答案为D。练习l1900年春,联合发动侵华战争的是( )A英法联军 B美英联军 C八国联军 D联合国家军队2八国联军中的“八国”是指()A俄、英、美、日、德、意、奥、法B俄、意、美、日、德、奥、法、葡C俄、英、美、日、德、法、意、荷D英、法、德、意、美、日、俄、西班牙3八国联军刚踏上中国土地就遭到惨败的一次战役是( )A定海之战B镇海之战C廊坊之战D威海卫之战4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在慈禧太后带领下仓皇逃跑的皇帝是( )A咸丰帝B同治帝C光绪帝D道光帝5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

5、条约中都得到的权益是( )A开埠通商 B割地 C赔款 D驻兵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同之处在于( )A清政府战败求和 B中同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中国人民被剥夺了自卫权利7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20世纪初的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8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赔款数目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8C点拨:本题考查对重要内容的识记、理解、判断能力。本题题干给出了“赔款数目最多”的限定词,回忆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规定赔款额为45

6、亿两白银,这也是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最多的一次。9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赔款白银45亿两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9D点拨:本题考查对知识的识记和判断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而D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选D项。10下列外国列强的侵华战争中,侵略军攻占北京的是(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B C D10D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识记能力和读图能力。鸦片战争中英国军队曾经到达过天津大沽口;甲午中日战争日军本攻占北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了圆明园

7、;八国联军也侵入过北京,大肆劫掠。11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但这一斗争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赠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请回答:(1)“驱逐洋寇”、“扶清灭洋

8、”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2)材料所指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3)“赔款45亿两白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4)这一不平等条约对清政府及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11(l)义和团运动。(2)辛丑条约。(3)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4)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2(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 民谣材料二“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杀尽东洋兵,再和大清闹。” 一民谣材料三“我是一个反对帝国主义者,不赞成兀鹰

9、把爪子伸到任何国家去,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义和团主要是想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 一马克吐温我也是义和团请回答:(1)义和团“起山东”和“不到三月遍地红”的背景是什么?(2)读材料一、二,哪些文字能反映出义和团的深厚群众基础?(3)“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这些行为反映了义和团对外来事物的什么态度?(4)读材料三,结合当时情况,作者所说的“兀鹰”具体指谁?你对他的观点是怎么看的?义和团后来是怎样失败的?12(1)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这种现象在山东比较突出。(2)“孩童个个拿起刀”,“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10、。(3)盲目排外。(4)八国联军。同意。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的。点拨:19世纪末爆发的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是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和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3(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无论欧共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一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材料二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国亦不能以待印度之法待中国也。 一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的演说材料三 当初次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

11、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主张?(2)材料三中的“庚子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3)据材料三,分析“庚子失败”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危害?13(1)都主张列强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其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2)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求和。(3)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点拨: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帝国生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