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55609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2.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隋炀帝残暴致隋迅速败亡;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两相比较,凸显以德治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性.生命教育目标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比隋炀帝和唐太宗历史评价的学习,同学们要认识到做任何事都要顺应潮流,适应规律,不能逆潮流而动,违背规律办事。二、教材分析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大治的历史时期,也是两千多年中国古代社会的鼎

2、盛时期,更是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在各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隆盛时期。隋朝虽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一系列重要制度,给我们留下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并且富庶一时,但由于其后期统治的残暴,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终于在人民大规模的反抗中土崩瓦解。随后建立的唐朝,其前期统治者认真汲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施德于民,历数代而至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鼎盛,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治世、盛世局面,为后世景仰,被历代仿效。 本课以唐太宗为中心,以贞观新政为主要内容,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初唐政治画卷。教学重点贞观新政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

3、如何看待“贞观之治”。来源:Z,xx,k.Com三、学情分析 因为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教材不仅没有明确,反而把它们分作两目介绍,初中学生很容易把它们作为两个独立的问题去掌握而忽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分析、点明。另外,如何看待贞观之治,不仅需要全面,具体地了解贞观之治,而且需要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这一问题解决了,本课的一个主要教学任务“如何评价唐太宗”也就迎刃而解了。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知道吗? 国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前两年流行的一种短马褂被称之为唐装。你知道为什么吗?新课学习:一唐王朝的建立老师提供“唐太宗李世民”的视频资料,学生观

4、看并思考:1.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2. 唐朝建立的简单情况(包括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观看 “唐太宗”图片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父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来源:Z#xx#k.Com来源:学_科_网 问:你能否讲述有关他的一个故事?学生凭着课外历史知识的积累,以及课前资料的收集,应该能够讲述一二有关唐太宗的故事。板书展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 老师展示人物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三贞观新政学生自主学习: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教师展示图片,并对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以精炼简洁的语言加以说明。再对“贞观之治”做出概括并解释何谓“治世”?最后设计小组讨论:1. 唐太宗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来源:学科网2. 由隋的灭亡到“贞观之治”,你有哪些思考?对比隋炀帝与唐太宗,你认为应作如何评价?我们作为中学生应从唐太宗身上吸取什么精神?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来源:学科网ZXX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