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贞 观 之 治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55292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贞  观  之  治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2贞  观  之  治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2贞  观  之  治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贞 观 之 治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贞 观 之 治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上课时间月 日 星期课时第1课时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唐朝建立的背景、时间、都城。 通过学习,能自主评价历史人物唐太宗和武则天。过程与方法从有趣的故事入手,了解唐朝的建立,了解唐太宗和武则天其人,然后再经过讨论、分析,做出相对全面的评价。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相对正确地认识、评价历史人物。教学重点贞观之治。教学难点评价历史人物唐太宗和武则天。教学方法自主式学习和小组活动式学习相结合。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一、唐朝的建立: 1、放映“隋末农民大起义”片段,并提问:隋末为什么发生起义?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第1课的知识,讨论唐朝建立的背景。 如:隋炀帝好大喜

2、功,修建大运河、三征高丽,修建东都劳民伤财,人民不堪重负;人民揭竿而起。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并说说有哪些王朝曾在长安建都。 如:以长安为都城的有:西周、西汉、西晋、秦朝。4、讲解农民起义的任用,指出唐高祖和唐太宗的行为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希望学生能够休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领会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5、唐朝建立后,又实施了怎样的统治?引入下一问题的学习。二、贞观之治:1、观看唐太宗画像,请学生讲述唐太宗的故事。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提问:唐太宗为什么实行开明的政策呢? 学生思考、回答:唐太宗是吸取隋亡教训,决心实行开明的政策以巩固

3、统治。3、布置学生讨论,唐太宗实行了哪些开明的政策和措施。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老师归纳: 政治上整顿吏治、作用贤良、虚怀纳谏;经济上轻徭薄赋、重视生产。4、指导学生阅读关于魏征直谏的故事,体会其不畏强权、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一切的优秀品质。5、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提问:“贞观之治”的表现是什么?引导学生讨论治世局面的形成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政策和措施之间的联系。学生:“贞观之治”的表现是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学生:由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政策和措施,国家才有可能发展经济,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也才可能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6、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们杰出的政治

4、家?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唐太宗关于吸取隋亡教训,形成较为开明的统治思想;政治方面,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整顿吏治;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三、女皇武则天:1、观看武则天画像,并让同学讲其故事。请二、三位同学讲武则天的故事。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武则天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国家进一步强盛。 学生:选拔贤才、重视生产。3、了解武则天是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4、谈谈学生自已对武则天的看法,畅所欲言。四、当堂练习:导学练第2课。五、布置作业:预习第3课,寻找、阅读相关资料。板书设计第2课 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唐朝建立的背景2、唐朝建立的时间(618年),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的形成的原因 2、“贞观之治”的内容三、女皇武则天教学后记1、“隋朝的灭亡”放在这一课,个人觉得似乎不妥。2、教学中,应更注意引导,多提具有思考性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