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53405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课件 新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8 课,战略大决战,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1946年6月 进攻中原解放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大决战,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280 万,365 万,优于 敌军,不足,大为改善,略占 优势,巩固,危机四伏,高昂,低落,战略决战前国民党军五大集团分布图,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课后练习,关门打狗,猛虎掏心,瓮中捉鳖,辽沈战役,1948年911月,时间,指挥者,林彪、罗荣桓,战果,歼敌47万余人, 解放东北全境,关门打狗,山海关,首 战 目 标

2、的 选 择,攻锦打援,攻锦打援,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东北为突破口,有利条件有哪些?,兵力对比,动脑筋,敌军态势,解放军兵力在五大战场中唯一超过国民党军队。,孤立分散,补给困难,或战或守意图未定。,我军态势,东北根据地支援战争物质力量雄厚,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战局延伸,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的战争。,淮海战役,猛虎掏心,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北平和平解放,瓮中捉鳖,1948年底的国内外形势,战略决战 胜利在望,三 大 战 役 的 展 开,断绝援助 阴谋“和谈” 中途换马,“求和” 声明,将 革命 进行 到底,填表,百万雄师过大江,1.毛泽

3、东和朱德在1949年4月向解放军下达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这个命令明确指出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2.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A.反动势力方面: B.革命力量方面:,统治全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 垮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接管了国家领导权,劳动人民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转强,打败国民党呢?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什么?,活动与探究,3.共产党为什么在三年内就能

4、以弱胜强?,A. 力量对比,B. 士气民心,C. 政权性质,D. 将帅素质,E. 历史趋势,可以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解放军打仗勇敢,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国民党指挥失当,毛泽东懂军事,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正义的、进步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取得

5、最后的胜利。,回顾小结:,辽沈淮海平津战, 基本歼灭敌主力。 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南京庆胜利。 战略决战留遗憾, 蒋匪残余逃台湾。,同步练习,1下表是某次战役人民支前统计,陈毅说这次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次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B,C,3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与这

6、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决定首战东北。为此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5“和则两利,半则两败”,国共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 ) A.北伐战争 B.三大战役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6.三大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队人数最多和被称为“瓮中捉鳖”的战役依次是( ) A.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D.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D,C,B,D,7下列表格反映的历

7、史事件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8古城南京是国历史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 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四运动的爆发 日军大屠杀 的覆灭 A、 B、 C、 D、 9为了纪念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张老师向同学们推荐观看有关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如 ( ) 七七事变 挺进大别山 西安事变 辽沈战役 A. B. C. D.,A,C,B,10.最近,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20世纪)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山去,到敌人的后方去;40年代,到辽沈去,到天津去,到长江对岸去;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

8、”以下对该网络段子解读正确的是( ),B,11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 (1)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一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措施:轻徭薄赋;盛世局面:贞观之治。 材料二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被俘将领杨伯涛回忆;经过几十里的行程,呈现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我当时就大为感概,认为18军的最后敗灭,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 -王骅书 中共华中工委史略 (2)据材料二,说说淮海战役茯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此次战役期间进行的另一场战略决战是什么? 原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战略决战:平平津战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