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48130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纲要求 (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角度一 从改革的背景、条件角度考查中外历史改革 【典例1】 (2015课标全国,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

2、,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信息,从官员薪俸低、办公经费不足及暗取多征加重民众负担、吏治

3、腐败、民众暴动等方面概括分析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第(2)问,从对官员薪俸、吏治、社会矛盾等角度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答案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整治。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抵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深化提升】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为了顺应历史发展

4、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3)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4)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5)民族危机严重。,角度二 深度理解中外历史改革的特点 【典例2】 (2014课标全国文综,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 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

5、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解析 第(1)问,主要特点依据材料第一段中“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的

6、信息,可推导出魏晋时期法律改革也是原有法律不再适应现实需要,从而概括出从现实需要出发;对比第一段汉代法律,从第二段中“共20篇、620条、27 600字”的信息可概括出删繁就简,从“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的信息可概括出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从“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信息可概括出突出伦理犯罪。第(2)问,影响从材料第一段中“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的信息可归纳出汉武帝以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从材料第二段“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

7、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信息可归纳出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答案 (1)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影响:“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深化提升】 1.对历史特点的理解 历史特点的含义是某一个历史事物区别于另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点,是历史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个性,它包括历史事物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它具有特殊性(个性)、具体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源于历史事物自身,但又高于历史事物本身,是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结果,要求语言必须简洁、精练。它能较全面地体现考生的历史学科基本能力(记忆

8、、理解、分析、归纳、综合表述的能力)。,2.工业文明冲击下四次改革的不同特点 (1)俄国1861年改革:是以沙皇为代表的统治集团迫于形势自上而下进行,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继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特别是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俄国改革后,近代化进程步履艰难,矛盾重重。 (2)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殖民地国家的改革,改革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从性质上看属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改革。改革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虽然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但是主要侧重于军事工业。改革使埃及迅速崛起,摆脱了殖民统治。但是由于阿里实行专制独裁、对外扩张,使

9、改革最终因失去群众基础而失败。,(3)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力量的改革派进行武装倒幕运动后,在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的前提下进行的,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并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4)中国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救亡图存的改革运动。改革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进行。由于民族危机的加重和资产阶级力量的相对薄弱,改革昙花一现。但改革所起的社会启蒙作用是深刻的,戊戌文化遗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角度三 中外历史改革的比较与联系 【典例3】 (2013课标全国文综,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

11、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解析 本题选取课外史料,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从目的、形式和内容三个角度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第(2)问,“原因”从主导者、支持力量、实施过程和背景等角度分析;“实质”结合清末新政实施者的阶级属性,结合其实施的背景和目的予以分析

12、。 答案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深化提升】 多角度对比理解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 (1)条件 梭伦改革:工商业奴隶主兴起;梭伦任首席执政官,进行改革。 商鞅变法:经济基础的变化;地主阶级开始掌权;理论依据形成;最高统治者支持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黄河流域已有的文明基础;冯太后推动学习汉文化。 (2)目的 梭伦改革: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发展奴隶制经济。 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使秦在兼并战争中

13、取得优势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3)性质 梭伦改革:奴隶主阶级民主化改革。 商鞅变法:汉族封建地主阶级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4)内容 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国家权力机构改革;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商鞅变法: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奖励军功、加强集权;改革社会风俗。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建立新制度;第二阶段迁都、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移风易俗。,(5)对文明发展的作用 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商鞅变法: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新的封建生产关系。 北魏

14、孝文帝改革: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发展了北方经济、巩固了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与共同繁荣。,角度四 对中外历史改革成败的评价与认识 【典例4】 (2011课标全国文综,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其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

15、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解析 本题考查盟旗制度。本题是一道考查角度独特的试题,不拘泥教材中的改革,而是从盟旗制度入手,通过盟旗制度来考查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选修内容出题的基本模式。第(1)问,关键要从材料提

16、取信息。根据材料信息中的“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等概括,可知旗、盟是政府管理制度、部落是自发的社会组织等。第(2)问,分析作用根据材料信息可以从政治面貌的变化、加强政府控制、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统一等方面多角度作答。,答案 (1)旗、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族自发的社会、政治组织。 (2)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深化提升】 1.评价改革的标准 (1)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坚持历史的标准;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