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6746921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2018级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历 史1.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 宗法制B. 禅让制C. 郡县制D. 分封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分析出,天子、诸侯和大夫都是把田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这体现的是分封制,故D项正确;宗法制是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与材料不符,故A项排除;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也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

2、免的流官任期制,故C项排除。2.古代中国存在许多同居共财的家庭,如唐朝张公艺“九世同居”,宋朝陈兢一家“十三世同居”。上述现象反映了A. 宗族观念浓厚B. 家国的紧密结合C. 世卿世禄的延续D. 等级秩序森严【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九世同居”、“十三世同居”等反映的是家族、宗族观念,即上述现象反映了宗族观念浓厚,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而未涉及“国”,故A项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等级秩序的问题也不涉及世卿世禄的问题,故BC项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九世同居”、“十三世同居”反映的是宗族观念的影响力深远,所以材料体现了宗族观念浓厚。3.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

3、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划时代的突破”是指A. 军功爵制B. 郡县制C. 三公九卿制D. 皇帝制【答案】B【解析】据材料“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取代了周代分封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军功爵制与分封制没有取代关系,故A项错误;三公九卿制,属于加强皇权的制度,与与分封制没有取代关系,故C项错误;皇帝制度是秦始皇首先采用,也不是取代分封制,故D项错误。故选B。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

4、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六部体制的运行程序是先由中书省草拟正式意见,然后提交皇帝审批而后交由门下省负责审议,门下省负责审议过后由皇帝发布诏令交由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根据事件属性交由下属六部具体执行,所以唐代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因此正确答案选C。排除ABD。5.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九品中正制”相一致的是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5、 B. 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C. 立嫡以长不以贤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A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有关;隋朝时期,科举制正式形成,“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B项与科举制有关;C指的是宗法制;D与汉代的察举制有关。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名师点睛】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

6、提高。(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6.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材料中的“国初”是指( )A. 西汉初年 B. 唐朝初年 C. 北宋初年 D. 明朝初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宋初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财权,材料所述为三司使,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司7.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

7、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 强化君主专制B. 加强思想控制C. 加强中央集权D. 防止诸侯割据【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可以看出,诸侯王不能改私自出国,这说明汉武帝对地方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防止地方诸侯联合,实力增强,形成割据势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体现的是中央内部的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思想方面的控制,故B项排除;D项是C项的具体表现,排除。【点睛】“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根本目的”是解题的关键信息。8.我国古代中央机构迭经变革,先后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和军机处等。这些变革反映的基本趋势是A. 行政效率提高B

8、. 宰相权力弱化C. 监察机制优化D. 专制皇权加强【答案】D【解析】专制主义主要是指中央政府的决策方式而言,即皇权的强化,主要表现为中央官制的变革,D正确;行政效率无从体现,A错误;宰相与明朝被废除,B错误;C不对,“监察权力”理解片面;D不对,材料中也无从体现。9.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下列不平等条约,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北京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1860年签订的;是1842年签订;是1901年签订;是1895年签订,因此正确顺序是;所以答案选B。10.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

9、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其“推动”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调动知识运动知识能力。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是中共二大,故错误;五四运动传播了思想,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故正确;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工人阶级伟大力量,故正确;国民党此时还没有诞生,故错误;本题选择B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影响11.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准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这一观点提出的主

10、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A. 客观上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B. 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 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时期D. 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太平天国运动已开展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担负起本不属于他的历史任务,所以说他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故A项符合题意,B C D三项与上述含义不符。12.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了平民政治,出版时易名为共和政治困粹学报一段时间销路不畅,改名共和杂

11、志后,变得十分抢手。这表明A. 平民对待传统文化淡漠B. 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C. 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D. 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后”、“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的成就,而ABC项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排除。点睛:材料“辛亥革命后”、“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成就;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13.下图是一幅近代革命战争形势图,与之对应的斗争要求是A. “打倒列强,除军阀”B. “打土豪,分田地”C.

12、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D. “将革命进行到底”【答案】A【解析】地图中张作霖、吴佩孚和孙传芳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的对象,此时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A正确;B是土地革命时期;C是抗战时期;D是解放战争时期。14.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西柏坡会议决定工作重心转移的背景是A. 全民族抗日战争胜利B.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答案】B【解析】材料中内容出自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此时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B正确;A是1945年;C是1949年10月;D是建国后1

13、954年。15.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A. 为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基础B. 说明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C. 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D. 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1954年12月”“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表明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就结束了,只能“协助”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故C项正确,B项排除;A项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排除;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故D项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1954年12月”“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16.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法律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隋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材料三图1 图2(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隋唐政治制度“大变动”各自的主要表现。(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其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3)材料三中的两部宪法分别颁行于哪一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4)新中国建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请列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答案】(1)秦汉:开创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中央政权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隋唐:开创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2)趋势:整个古代史,在政治制度沿革上的趋势都是皇权逐渐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3)时间:1912年;1954年地位:前者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