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46113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6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1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ntents Page,目录页,1.考点精讲,2.命题探究,3.视野拓展,课时1 我们的中华文化 核心考点二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考点精讲,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地位: 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之一。,2. 内容: (1)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2)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3.意义: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考点精讲,2.命题探究,命题探究,【典例】(2013新课标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

2、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

3、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命题点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命题探究,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可以从赞成也可以从反对的角度去分析。如果赞成,可以运用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知识分析;如果反对,可以从文化的民族性,维护文化安全等知识分析。,答案 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

4、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命题探究,【训练】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表明( )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

5、明的民族性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A B C D,解析:就中国人来说,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这体现了。不符合题意。错误,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答案 B。,3.视野拓展,高考对文化包容性和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的考查应注意对其基本内涵和关系的准确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易错点: (1)认为“中华文化由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而成”是错误的。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保留着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色,“融合”说法错误。 (2)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但不等于民族之间文化无共性。,视野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