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第2课时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45339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第2课时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第2课时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第2课时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第2课时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第2课时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第2课时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第2课时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物质的获取 课题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第2课时)1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血液中,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通过透析膜,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可以透过,由此可以判断()。A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粒子直径B蛋白质以分子形式存在,毒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C蛋白质、血细胞不溶于水,毒性物质可溶于水D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透过滤纸,毒性物质可以透过滤纸2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A蒸发 B蒸馏 C过滤 D萃取3用加热结晶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为了防止加热过快而使食盐水溅出,我们可以用下图

2、的实验装置间接加热,则图中A处应加入()。A酒精 B汽油 C水 D食盐水4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Na2CO3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A BC D6下面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过滤、分液B分液、蒸馏、蒸馏C蒸馏、分液、分液D分液、蒸馏、结晶、过滤7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分离和提纯物质。请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合的实验操作填写到下列空格中。(1)根据沸点的不

3、同,分离互溶的两种液体:_。(2)根据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提纯物质:_。(3)根据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提取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_。8AD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1)请从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AC下的空格中:酒精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石油分馏装置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ABCD(2)选用装置D做苯的硝化实验,D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答案:(1)ABC(2)减少苯的挥发(或冷凝回流作用)9碘

4、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质碘。以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惰性电极2.直流电源3.离子交换膜4.冷却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是_(填颜色)固体物质,实验室常用_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2)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阴极上观察到的实验现

5、象是_。(3)电解过程中,为确定电解是否完成,需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I。请设计一个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I的实验方案,并按要求填写下表。要求:所需药品只能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仪器及相关用品自选。试剂:淀粉溶液、碘化钾淀粉试纸、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4)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步骤的操作名称是_,步骤的操作名称是_。步骤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参考答案1 答案:A解析:医学上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透析原理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同半透膜类似,透析膜

6、的孔径应大于血液病毒性物质的粒子直径,毒性物质才可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不能透过透析膜,说明其直径大于透析膜的孔径。不难看出,A是正确的。2 答案:CD解析:蒸发和蒸馏主要是从物质沸点的角度考虑。过滤主要是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要考虑溶解性。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也要考虑溶解性。3 答案:D解析:酒精和汽油均易燃烧,食盐水能达到比水更高的温度。4 答案:D解析:蒸馏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之一;渗析是分离或提纯胶体的重要方法;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只有D项是配制一定浓

7、度溶液的操作步骤之一,不用于分离物质。5答案:CD解析:必须了解各个实验步骤的目的,才能分清操作顺序。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Mg2,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是为了除去Ca2及多余的Ba2,然后进行过滤,除去Mg(OH)2、BaSO4、CaCO3、BaCO3、泥沙等难溶物,然后加适量的盐酸,除去多余的和调节溶液的酸碱性。综上所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C、D。6 答案:B解析: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而乙酸和乙醇易溶于水,所以第一步用分液的方法;然后得到的A是乙酸钠和乙醇,由于乙酸钠的沸点高,故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第三步,加硫酸将乙酸钠

8、转变为乙酸,再蒸馏得到乙酸。7 答案:(1)蒸馏(2)结晶(或重结晶)(3)萃取解析:蒸馏: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将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加以分离。结晶:根据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或溶剂量的改变而改变,将溶质从溶液中析出。萃取:根据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提取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8答案:(1)ABC(2)减少苯的挥发(或冷凝回流作用)解析:A为测量或控制反应液温度;B为测量蒸馏出的气体的温度,一切蒸馏实验都适用;C为精确测定某溶液的温度;D为控制水浴温度,例如制硝基苯的实验。许多液体加热实验往往在塞子上加长玻璃管,一般是为了冷凝回流、避免某些易挥发物质损失的作用,即起冷凝器的作用。9 答案:(1)紫黑色升华(2)2I2e=I2(或I6OH6e=3H2O) 有气泡产生(3)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取少量阳极区电解液于试管中,加稀硫酸酸化后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变蓝如果不变蓝,说明无I(如果变蓝,说明有I)(4)冷却结晶干燥洗去吸附在碘酸钾晶体上的氢氧化钾等杂质解析:(1)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较容易。(2)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2I2e=I2(或I6OH6e=3H2O)。阴极区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电解氢氧化钾实质是电解水。(3)考查I的检验,此题借助于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这一特性,要设法将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