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非金融企业类)编制说明.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45159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件4: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非金融企业类)编制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附件4: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非金融企业类)编制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附件4: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非金融企业类)编制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附件4: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非金融企业类)编制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附件4: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非金融企业类)编制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4: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非金融企业类)编制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4: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非金融企业类)编制说明.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4: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非金融企业类)编制说明一、填报范围本套报表适用于我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并能够编制完整会计报表,从事非金融业务的所有外商投资企业(不含旅游企业)填报。二、报表组成本套报表包括:1、资产负债表(会外年企01表) 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会外年企01表附表1)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会外年企01表附表2)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会外年企01表附表3)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会外年企02表), 分部报表(业务分部)(会外年企02表附表1), 分部报表(地区分部)(会外年企02表附表2)3、现金流量表(会外年通03表)。4、财务指标补充资料表(会外年通04表)

2、。三、资产负债表(会外年企01表)1、编制方法(1)表内“年初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上年度会计决算中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结合本年度调整数填列。(2)表内“年末数”指标以企业年终会计决算或会计期末有关指标填列。(3)表内“*合并价差”、“*少数股东权益”、“*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仅由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填列。(4)企业应依据本编制说明要求填列表中各项指标,编制说明中未作解释的内容以目前所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为准。2、表内有关指标解释(1)应收出口退税:反映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出口退税率计算出的应收出口商品的应交增值税退税金额。本科目应根据“应收出口退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2)待转销汇兑损失:

3、反映企业1992年7月1日开始执行原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时,由于外币业务核算原则发生变化而第一次计算出来并允许分期摊销的汇兑损失至本期末尚未摊销的余额,以及因1994年1月1日外汇体制改革而一次调整产生并允许分期摊销的汇兑损失中至本期末尚未摊销的余额,应根据“待转销汇兑损益”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3)应付工资: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本项目应根据“应付工资”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应付工资”期末为借方余额的以“-”填列。原在“应付工资”科目反映的属于应付中方职工的退休养老等项基金、保险福利费用和国家的各项补贴,应转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对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名义工资与实得工资收入管理

4、办法的,其名义工资与实发工资之间的差额部分,在“应付工资”科目中单独反映。(4)应付福利费:核算从“应付工资”科目转入的应付中方职工的退休养老等项基金、保险福利费用和国家的各项补贴,以及非股份制外商投资企业按净利润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的期末余额。本项目应根据“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企业当年发生的福利费用在当期损益中据实列支。(5)应付利息:反映依据财政部关于执行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财会200218号)规定,企业对于按期付息、到期偿还本金的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按期计提尚未支付的利息。(6)实收资本(或股本):反映企业各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实收资

5、本”(或“股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7)已归还投资:反映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本项目应根据“已归还投资”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8)盈余公积:反映企业盈余公积的期末余额。本项目应根据“盈余公积”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其中,“法定盈余公积”反映股份制外商投资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反映股份制外商投资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反映股份制外商投资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储备基金”反映非股份制外商投资企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从净利润

6、中提取的、经批准用于弥补亏损和增加资本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反映非股份制外商投资企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企业生产发展和经批准用于增加资本的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归还投资”反映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照规定在合作期间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9)资产损失:反映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工业企业执行有关问题衔接规定的通知(财会200331号)规定,企业按照原制度清查的资产损失以及执行新制度预计的资产损失金额在冲减相关所有者权益后仍需在以后年度处理的部分。3、本表有关项目之间的关系 表内公式:(1)流动资产合计(19行)货币资金(2行)短期投资(3行)应收票据(4行)应收股利(5行)应

7、收利息(6行)应收账款(7行)其他应收款(8行)预付账款(9行)应收补贴款(10行)应收出口退税(11行)存货(12行)待摊费用(13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14行)其他流动资产(15行);(2)长期投资合计(26行)=长期股权投资(21行)+长期债权投资(22行)+合并价差(23行);(3)固定资产净值(30行)固定资产原价(28行)累计折旧(29行);(4)固定资产净额(32行)固定资产净值(30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1行);(5)固定资产合计(38行)=固定资产净额(32行)+工程物资(33行)+在建工程(34行)+固定资产清理(35行);(6)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47行)

8、无形资产(40行)长期待摊费用(41行)其他长期资产(42行);(7)资产总计(52行)=流动资产合计(19行)+长期投资合计(26行)+固定资产合计(38行)+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47行)+递延税款借项(49行);(8)流动负债合计(71行)=短期借款(54行)+应付票据(55行)+应付账款(56行)+预收账款(57行)+应付工资(58行)+应付福利费(59行)+应付股利(61行)+应付利息(62行)+应交税金(63行)+其他应交款(64行)+其他应付款(65行)+预提费用(66行)+预计负债(67行)+递延收益(68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69行)+其他流动负债(70行);(9)长

9、期负债合计(79行)=长期借款(73行)+应付债券(74行)+长期应付款(75行)+专项应付款(76行)+其他长期负债(77行);(10)负债合计(82行)=流动负债合计(71行)+长期负债合计(79行)+递延税款贷项(81行);(11)实收资本(或股本)(85行)=中方投资(86行)+外方投资(87行);(12)实收资本(或股本)净额(89行)=实收资本(或股本)(85行)-已归还投资(88行);(13)盈余公积(91行)法定盈余公积(92行)法定公益金(93行)任意盈余公积(94行)储备基金(95行)企业发展基金(96行)利润归还投资(97行);(14)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小计(101

10、行)=实收资本(或股本)净额(89行)+资本公积(90行)+盈余公积(91行)+未确认的投资损失(98行)+未分配利润(99行)+货币换算差额(100行);(15)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剔除资产损失后的金额)(103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小计(101行)资产损失(102行);(16)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剔除资产损失后的金额)(103行)=资产总计(52行)-负债合计(82行)-少数股东权益(83行);(17)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104行)=负债合计(82行)+少数股东权益(83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剔除资产损失后的金额)(103行);(18

11、)资产总计(52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104行);(19)如果为外商独资企业,则:中方投资(86行)=0;(20)若为非中外合作企业,则:已归还投资(88行)=0,利润归还投资(97行)=0;若为中外合作企业,则:已归还投资(88行)0,利润归还投资(97行)0;(21)若为股份制外商投资企业,则:法定盈余公积(92行)0,法定公益金(93行)0,任意盈余公积(94行)0,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60行)0,储备基金(95行)0,企业发展基金(96行)0;若为非股份制外商投资企业,则:法定盈余公积(92行)0,法定公益金(93行)0,任意盈余公积(94行)0,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12、(60行)0,储备基金(95行)0,企业发展基金(96行)0。四、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会外年企01表附表1)与“2002年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相同。五、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会外年企01表附表2)与“2002年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相同。六、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会外年企01表附表3)与“2002年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相同。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会外年企02表)1、编制方法(1)表内“上年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上年度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结合本年度调整数填列。(2)表内“本年数”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3)企业应依据本编制说明要求填列表中各

13、项指标,编制说明中未作解释的内容以目前所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为准。2、表内有关指标解释(1)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其中:“出口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应单独列示,并按自营出口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填列。(2)折扣与折让:指商业折扣与折让,企业现金折扣不在此项填列,计入财务费用。(3)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反映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4)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提取法定公益金:分别反映股份制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5)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提取储备基金和提取企业发展基金:反映非股份制企

14、业按规定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储备基金和企业发展基金。(6)利润归还投资:反映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规定在合作期间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7)应付优先股股利:反映企业应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8)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反映股份制企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9)应付普通股股利:反映企业应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也在本项目反映。3、本表有关项目之间的关系 表内公式:(1)主营业务收入净额(4行)主营业务收入(1行)折扣与折让(3行);(2)主营业务利润(8行)=主营业务收入净额(4行)-主营业务成本(5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7行);(3)营业利润(15行)=主营业

15、务利润(8行)+其他业务利润(9行)-营业费用(10行)-管理费用(11行)-财务费用(12行);(4)利润总额(20行)=营业利润(15行)+投资收益(16行)+补贴收入(17行)+营业外收入(18行)-营业外支出(19行);(5)净利润(24行)=利润总额(20行)-所得税(21行)-少数股东损益(22行)+未确认的投资损失(23行);(6)可供分配的利润(28行)=净利润(24行)+年初未分配利润(25行)+其他转入(26行)+货币换算差额(27行);(7)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35行)=可供分配的利润(28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9行)提取法定公益金(30行)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31行)提取储备基金(32行)提取企业发展基金(33行)利润归还投资(34行);(8)未分配利润(42行)=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35行)应付优先股股利(36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37行)应付普通股股利(38行)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39行)应付中方股利(40行)应付外方股利(41行);(9)若为非中外合作企业,则:利润归还投资(34行)=0;若为中外合作企业,则:利润归还投资(34行)0;(10)若为中外合作企业,则:应付优先股股利(36行)0,应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