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8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42494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8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8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8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8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8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8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8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改变,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的概念,内因: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困难、忽视民主法制、 外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2、东欧剧变的原因,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经济困难,政局动荡,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政治多元化,反对派得势取得政权,制度质变,3、东欧剧变的过程,80年代初,波兰政府为摆脱经济困境,大幅度提高肉类价格,引发城市工人罢工,局势动荡

2、。波兰政府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但经济得不到根本好转。1989年,波兰统一工人党与团结工会举行会议,达成了进行议会大选等协议。大选后,团结工会获胜,组织政府,标志着波兰政治经济制度的剧变。 1989年,大量公民外逃的浪潮,使长期保持稳定的民主德国政局出现大动荡。德国统一社会党承认反对派为合法组织;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决定实行多党制。第二年,反对党联盟在大选中获胜。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1989年12月,罗马尼亚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发生群众示威,抗议解除一名持不同政见的神父职务,不久,布加勒斯特也开始了骚乱,军队倒戈。外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齐奥塞斯库被捕,并被秘密处决。救

3、国阵线委员会取代罗马尼亚共产党执政。 此外,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国,都发生了政权更迭、社会制度剧变的类似事件。,南斯拉夫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遭到镇压,1989年,罗马尼亚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图为齐奥塞斯科夫妇乘直升机从党中央大厦逃走情景。,罗马尼亚反对派民兵 倒戈军队占领总统府,1990年庆祝德国统一嘉年华,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4、苏联解体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失败的经济改革、操之过急的政治改革,激化各种矛盾。,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5、苏联解体的过程,“八一九事件” 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正式解体,解体标志:阿拉木图宣言 1991年12月21日 由苏联11个共和国(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除外)的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简称: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至此联盟国家彻底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二、和平与动荡并存,“冷战”后国际形势特征: 和平与动荡并存,总的趋势是缓和。 在世界总体缓和的趋势下,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局部“热战”时有发生,世界局势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征。,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运用暴

5、力手段进行分离运动。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1997年以后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事件,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三十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科索沃危机使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也希望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因此,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1980年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阿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为五个独立国家。在南

6、联邦解 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部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9.11事件”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建立多极世界的思想和主张,如今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各国的动机也许不尽一致,但是反对由某个国家主宰世界的意愿则是相同的。,欧盟的建立和发展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多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