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37228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概述,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本单元的编排将敬畏自然置于首篇,体现了五篇课文内容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首先把握人与自然的总体关系,再接触一个一个具体问题,有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单元导航,敬畏自然 严春友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 刚 旅鼠之谜 位梦华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喂出来 星新一 综合性学习 科海泛舟,

2、一、单元目标,知识和能力: 掌握并能运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的常用词;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增加语言积累,拓展阅读范围,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注重体验与思索,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环保观念,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生命的意识。,二、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五篇科学文艺作品的共同特点是蕴涵丰富,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但要注意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

3、而且要注意探究内容,感受作品,从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三、课文内容解说,敬畏自然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是什

4、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作者通过详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索取的贪婪和盲目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课文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惜,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三、课文内容解说,三、课文内容解说,旅鼠之谜这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

5、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三、课文内容解说,大雁归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呜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鸣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

6、位。,三、课文内容解说,喂出来是一篇科幻小说,城市近郊一个村庄,小庙倒塌,发现了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人们把它当做了城市垃圾桶,什么都往里扔。却不料,到头来出现了报应的迹象,最初扔进的一块小石子飞了下来。小说警示世人,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终将危及人类的生存。,三、课文内容解说,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正确传达科技信息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情境,用画面直接展示环境遭受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的情况。另外,也可采用设疑激趣

7、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四、单元教学方法分析,课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会通过把握课文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观点;了解反问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辩、质疑;揣摩有丰富哲理性和思辩色彩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宇宙生命意识,从而敬畏自然。,第11课 敬畏自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 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文教学设计,第11课 敬畏自然,(三)教学设计: 1

8、. 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1)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进行思考。 方法:找出每一自然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然后总结作者的思想观点。,课文教学设计,第11课 敬畏自然,2. 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9、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课文教学设计,第11课 敬畏自然,3. 质疑反思 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既然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那样渺小和微不足道,人类是否就应该任由自然摆布而无所作为了呢?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根据是什么?,课文教学设计,第11课 敬畏自然,4. 链接练笔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

10、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把感受写出来。 示例:面对一块普通的石头,难道就可以任意把它扔掉或击得粉碎?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扔掉它;它会愤怒,你把它击得粉碎,它也会痛的。 我们并不孤独,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弟兄。我们可以与月亮对饮,与太阳赛跑,也可以向花儿倾诉烦恼因为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好朋友。 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专题讨论,课上交流。,课文教学设计,第11课 敬畏自然,(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把握文意,概括要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学会多角度品味语言。 情

11、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作者的痛惜之情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文教学设计,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教学设计,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二)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 教学重点: 1. 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 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教学难点 : 1. 品读课文,揣摩语句,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 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方法: 文献法 合作探究法 体验法 课时安排: 1课时,(三)教学设计: 1. 解读文本 罗布泊昨天是什么样子? 罗布泊今天是什么样子? 变

12、化的原因是什么?(展示罗布泊改道图) 假如你是当年新疆建设兵团司令,你怎么规划塔里木河流域的开发。 你认为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罗布泊的明天会怎样?你有什么具体的方案 或建议让她“变”回去甚至变得比过去更美好吗。,课文教学设计,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2. 品味语言: 文章读来有一种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为何会产生这种力量?(从真实的数据、对比的写法、拟人和排比、直抒胸臆几个方面品读句子) 3. 链接练笔: 假如你是湖边胡杨树的精灵,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

13、吁 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课文教学设计,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写法上的不同。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理解文章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课文教学设计,第13课 旅鼠之谜,(二)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 教学重点: 1. 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 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 教学难点: 理解末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情景交融法 合作探究法 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 1课时,课文教学设计,第13课 旅鼠之谜,

14、(三)教学设计: 1. 你能解答旅鼠的奥秘吗? 本文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哪些奥秘? 不管是任何难解之谜,总会有破解的一天,而破解旅鼠之谜的人,可能就是在座的某位同学。你能谈谈你对旅鼠奥秘的见解吗? 补充材料:关于旅鼠之谜的纷争(一)(二) 联系敬畏自然中 “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课文教学设计,第13课 旅鼠之谜,2. 品味语言 比较阅读: 旅鼠,哺乳动物,常年居住北极,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生性胆小。旅鼠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母旅鼠一年可生产67窝,新生的小旅鼠出生后30天便可交配(最高的记录是出生后14天便可交配),经20

15、天的妊娠期,可生下一窝小旅鼠,每窝可生11个,此速度,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万只后代。,课文教学设计,第13课 旅鼠之谜,与高度繁殖力相适应,旅鼠为了补充繁殖时所消耗的能量,它的食量惊人,一顿可吃相当于自身重量两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广,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几乎所有的北极植物均在其食谱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们戏称旅鼠为“肥胖忙碌的收割机”。 至于旅鼠为什么会集体自杀,科学家们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却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提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来。 了解课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课文教学设计,第13课 旅鼠之谜,3. 你能解答人类自身之迷吗?

16、如果人类照旅鼠这样繁殖,结果会怎样呢?当人类数量急剧膨胀,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时候,人类能像旅鼠这样大规模地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吗? 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补充材料:关于人口的问题,课文教学设计,第13课 旅鼠之谜,4. 链接练笔 根据文中的叙述,以“我是旅鼠”的身份来自我介绍。对投海类似集体自杀的行为可做合理的想像。,课文教学设计,第13课 旅鼠之谜,(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过程和方法:重在朗读,体会本文抒情性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略人与大自然相伴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野生动物的感情。,课文教学设计,第14课 大雁归来,(二)教学重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