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的产生课件4 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36718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的产生课件4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的产生课件4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的产生课件4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的产生课件4 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的产生课件4 华东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的产生课件4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的产生课件4 华东师大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农耕文化遗址。让我们走进具有代表性的遗址,体验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甘与苦吧!,第二课原始农业的产生,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以及意义,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学习目标导航,古之人,皆食禽兽,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2、,神农播种五谷,思考: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 时间: 2. 兴起地区: 3. 发展变化:,1)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 遗存约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炭化稻谷,骨耜,黑 陶,河姆渡出土,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1.地点: 2.时间: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5.定居生活: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约七千年前,磨制石器、耒耜,水稻,干栏式房屋,陶器、玉器、原始乐器,猪,活动时间 约7000年前,活动区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河姆渡原始居民,浙江省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于1993年5月落成开放,由前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北麓,西距余姚市区24公里。石器经过磨制,属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原始居

4、民干栏式房屋想象图,河姆渡地处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的边缘。约7000年前,这一带雨量充沛,气候湿热,有许多湖泊和沼泽。干栏式的建筑,房屋稳定牢固、通风、防湿。,石磨盘,陶器,纺轮,粟、菜籽,鱼钩,石斧,西安半坡出土,三、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5.原始饲养业: 6.定居生活: 7.原始手工业:,约五六千年前,陕西西安(北方黄河流域),磨制石器(石刀)、耒耜,粟,猪、狗,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纺线、织布、制衣,人面鱼纹彩陶盆,鱼纹彩盆,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羊、(黄)牛、鸡等家畜(畜牲业方面表现)。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手工业方面表现),专门用来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彩陶在红底上绘各种生动图案,美观实用。有些还有刻画符号。,(汲水器) 尖底陶瓶,陶纺轮,半坡,河姆渡,半地穴式,干栏式,判断下面分别是哪个遗址的房屋,请说明各自特点和判断依据。,黄河流域,冬较冷夏较热,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暖潮湿,干栏式房屋利于通风、防潮。,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观察与比较,半坡原始居民与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主要不同呢?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主要不同:原始农耕、原始生活 不同原因:地理自然环境不同,一南方湿润多雨,一北方干旱少雨。,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