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能力测试卷课件 语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36401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能力测试卷课件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秋季版)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能力测试卷课件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秋季版)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能力测试卷课件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秋季版)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能力测试卷课件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秋季版)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能力测试卷课件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季版)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能力测试卷课件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版)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能力测试卷课件 语文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能力测试卷,C,D,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求之下流,固颠 B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C卒逢暴雨 D满坐寂然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李白,字太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誉。 B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是清朝人。 C伯牙善鼓琴选自列子。列子相传是春秋时列御寇所著。书中神话传说、寓言故事非常丰富,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D口技选自虞初新志,这是一部笔记小说集。,A,C,5填空。(10分) (1)迢迢牵牛星一诗中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_,_。 (2)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三峡,渡荆门,开天地,逼真如画的名句

2、是: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_,_。 (4)西江月这首词中运用侧面描写烘托出词人的喜悦之情的两句诗是:_,_。 (5)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你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_,_。,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名著阅读。(4分) 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领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

3、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以上文段出自名著_,揭示了_ _的道理。这部名著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例如_。,伊索寓言,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 不可违背规律,龟兔赛跑,7亲爱的同学,你在主题为“民间采风”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请让我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吧。(7分)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并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 (3分) 读本书名:_ 活动过程:_ _,家乡风采

4、,收集名胜古迹的相关信息;实地采访,拍摄名胜古迹的相关照片;整合信息,编写读本。,(2)探寻家乡节日风俗:假如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乡端午节为例,展示你组探寻的收获。(2分)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_ _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_ (3)搜集谚语和歇后语:活动中,你搜集了多少谚语和歇后语?每类请写出一条。(2分) 谚语:_ _ 歇后语:_,习俗示例:家家门窗插艾叶,女儿回娘家 ,赛龙舟,吃粽子。,故事示例:屈原投江、白蛇娘娘喝雄黄酒现原形。,人多齐力推倒山,众人拾柴火焰高。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飞机上做报告空话连篇。,二、阅读理

5、解(3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_,实际上是写_。(2分) 9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_,山河依旧、草木丛生的情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念亲人的情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

6、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0下面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石/必倒掷坎穴中 B石必/倒掷坎穴中 C石必倒/

7、掷坎穴中 D石必倒掷/坎穴中,A,一起,颠倒,只,仅仅,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_ 13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做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_,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石头一定(向前)倾斜在坎穴中。,综合分析了水、石、沙等因素。根本原因是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4文章末尾为什么说“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分) _ _ _,作者是想要引起人们的思考,提醒人们考虑事物要全面深入。不能一知半解,凭主观臆断就妄下结论。更不

8、要因为知道一点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甚至嘲笑他人。,(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集释),【乙】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

9、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改动) 【注】进:学习新曲。益:增加(新的学习内容)。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穆然:严肃认真的样子。望羊:仰视的样子,这里指目光高远。王(wn)四国:统御四方天下。,用音乐表现的意境,通“猝”,突然,向,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 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_,只要是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必定

10、能够领会。,不是文王谁能做到这样呢!,17根据【甲】【乙】两个文段的文意填空。(空用自己的话回答,第空用原文回答)(3分) 琴在古人的生活中,不是一种简单的乐器。善鼓琴者往往在琴音中寄托_,善听着则闻弦音而知雅意,借琴识人,是谓“知己”。我们从【乙】文中看到,孔子学琴经历了“得其数”“得其志”“_”三个阶段,最终达到鼔琴的最高境界;从【甲】文“_”这句话能够看出,钟子期不愧为俞伯牙的知音。,心志(或“情怀”“旨趣”),得其为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8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广为流传,常常被诗人引用,成为诗歌中常见的典故。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个典故的一项是_(只填字母)(2分) A摔破瑶琴凤

11、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B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C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生相知。 D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B,三、作文(4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友情穿越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无不证实了友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友情,更相信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友情深深地关注,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友情。古往今来,友情被多少人讴歌,被多少人感慨。我们不禁要问友情是什么?友情是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断琴祭友;友情是“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依依惜别之情,是马克思、 恩格斯几十年的风雨同舟,是那支挤不进一个顿号的“刘邓大军”;友情是朋友见面一声久违的“老友”,是患难中的一只友好的手,或是同病相怜时一个会心的微笑友情,生活需要它!当今物欲横流,友情的博大、温馨又是何等的可贵!友情能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有人为你祝福、 祈祷。 请以“友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