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柞水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实践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36170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7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柞水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实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陕西省柞水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实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陕西省柞水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实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陕西省柞水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实践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陕西省柞水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实践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柞水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实践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柞水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实践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和真理,知识体系构建,理清知识结构 强化解题思维,实践与认识,一、实践,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一、实践,2、实践的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不相同的。,一、实践,3、人类基本的

2、实践活动: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一、实践,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金题对点练1】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里的“规定”和“改造”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这一观点( ) 肯定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否定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混淆了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认为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精神性活动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概念、特点。由材料可知明显当选。黑格尔认为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

3、”和“改造”客观世界,但这里的“规定”和“改造”则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显然,他把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混为一谈,抹杀了二者的区别,当选。 【答案】 D,【金题对点练2】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

4、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故表述有误,不能入选;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的发展,故表述有误,不能入选;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 【答案】 B,【金题对点练3】 探月卫星一小步,人类文明一大步。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即绕月探测;二期工程为“落”,即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为“回”,即实现月球样品采样后自动返回。这告诉我们( )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 B C D,【解析】 我国探月工程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其

5、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体现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故入选;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 C,【金题对点练1】 毛泽东曾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下列诗句与上述观点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 B C D,【解析】 毛泽东的话强调了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纸上得来的属于认识,躬行是实践;近水和近山是实践,知鱼性和识鸟音是认识,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学习书

6、本知识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与题意不符。 【答案】 C,【金题对点练2】 在全球能源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应用超导技术降低能耗,已成为许多科学家研究的新课题。这主要说明( ) A科学实验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B认识世界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解析】 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难题,这一难题推动着科学家研究超导技术,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D符合题意;A表述错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B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 D,【金题对点练3】 2015年4

7、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强调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解析】 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 C,【金题对点练4】 中国游客蜂拥到日本购买马桶盖,引发对中国制造的反思。不可否认,在国人逐渐富裕起来后,我国的制造业没有很好地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而日本产品则非常人性化,精益求精,长于细节,正合我国消费者的胃口。产品好不好,让老百姓用钱来投

8、票。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说明( ) A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实践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主观性活动 D亲身实践得到的直接经验才是最可靠的,【解析】 产品好不好不是由经营者说了算,客观标准就是消费者是否买账,故选B;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C错误;A错误,任何个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D不选,经验是否可靠主要是看这个经验本身是否正确,而不在于得到它的途径。 【答案】 B,【金题对点练5】 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GDP已经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要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核算GDP时,要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

9、,这是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选择。为此,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这表明( )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A B C D,【解析】 意识有正确、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产生促进作用,说法错误。排除;正确反映了材料内容,故选D项。 【答案】 D,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真理的特点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真理都是具体

10、的,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认识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 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金题对点练1】 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在未来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 ),

11、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 A B C D,【解析】 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说明真理性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正确;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说法太绝对。 【答案】 A,【金题对点练2】 “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12、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可以有多种正确的认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表明了,在真理面前没有权威者,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入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故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故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答案】 B,【金题对点练3】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有澳大利亚的医学

13、家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解析】 此题考查真理的特点,人们对感冒多喝水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是成立的,表明真理是有条件的,B符合题意。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有条件的,A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 B,【金题对点练4】 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位于北半球的美国的洗澡水漩

14、涡会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了( ) 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基础 真理与怀疑在比较和斗争中共同发展 任何客观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属性 A B C D,【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说法错误;真理是在与谬误的相比较和斗争中发展的,怀疑只是促进认识发展的手段,说法错误;对水漩涡方向的研究说明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正确。 【答案】 B,【金题对点练5】 转基因食品对人

15、体是否安全,对环境有没有影响?自1996年实现商业化发展以来,转基因可能是农业史上最有争议的技术。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能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质量;反对者则从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知识产权安全等方面提出质疑。这说明( ) 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可以有多个 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们对同个确定的对象的认识会有多种 A B C D,【解析】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安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这说明对同一客观对象,由于人们的立场、知识、能力、价值观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正确。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错误,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 【答案】 B,【金题对点练6】 科学家们发现嗜热四膜虫这种单细胞生物有7种性别尽管已经50多年了,但研究人员最近才了解了每个细胞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这有助于科学家们对DNA重组有更深入的了解。这表明( )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真理与谬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A B C D,【解析】 科学家们发现嗜热四膜虫这种单细胞生物有7种性别尽管已经50多年了,但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