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部分 第四章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31439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7.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部分 第四章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部分 第四章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部分 第四章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部分 第四章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部分 第四章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部分 第四章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部分 第四章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一部分 自然部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高考预测,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基础1 内力作用,学案导学,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_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放射性元素衰变,断裂带,褶皱山脉,海陆变迁,喷出地表,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想一想】 读下面景观图片,判断该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学案导学,B,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解析:图示景观是高大的陡崖,反映了岩块的上升,说明了地壳的垂直运动。,学案导学,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基础2 外

2、力作用,学案导学,1能量来源:主要是_。 2表现形式及作用。,太阳辐射能,生物,崩解,冰川,地表岩石,风化产物,侵蚀,流水,风化或侵蚀,堆积地貌,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特别提醒 内、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地表 1内力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坦。 2千姿百态地表形态的形成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也可能占优势,如河流或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案导学,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想一想】 一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请在

3、图下横线处分别写出形成这些地表形态的主要成因。,学案导学,流水侵蚀作用,流水堆积作用,风力沉积作用,岩浆作用(火山作用),风力侵蚀作用,冰川侵蚀作用,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基础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案导学,1岩石的分类。,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A为_岩浆岩,B为_岩浆岩,C为_岩,D为_岩。 2主要的地质作用。 代表_,代表_,代表_,代表_作用。 3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学案导学,侵入型,喷出型,沉积,变质,冷却凝固,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

4、熔再生,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想一想】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学案导学,C,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 B喷出作用 C地壳下沉 D高温熔融,学案导学,A,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甲、乙、丙、丁依次为喷出型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属于此类)、变质岩和沉积岩。第(2)题,根据图中箭头和上题分析可知分别是冷却凝固、外力作用(风

5、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侵入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固结成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学案导学,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1 地壳运动、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考点研析,关键知识点突破 【关键点一】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续上表),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关键点二】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不同性质的外力作用因其作用过程和强度不同,对地貌的影响和主要分布区也有很大差别。具体分析见下

6、表。,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续上表),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方法技巧 内、外力作用及形成地貌易错点分析 1注意风化与侵蚀两种作用的差异。 风化是指岩石多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发生的破坏。虽然有个“风”字,但它与风并无关系。侵蚀则是在“外动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这些“外动力”包括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风化的结果是岩石变碎、变小。侵蚀的结果是物质被移走,留下千疮百孔、沟壑纵横的面貌。,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2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

7、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如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把握高考方向 方向1 地质作用与地貌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题。,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上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经考证发现,近30

8、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地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 A地貌形态 B泥沙沉积量 C河密度 D抗蚀能力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获取关键信息。 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乙地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B,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第二步:综合信息,分析解题。 因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所以泥沙沉积量的多少影响海岸线的进退。地壳持续下沉区,入海泥沙淤积的速度与地壳下沉的速度大体相当时,海岸线基本稳定。甲地附近有含沙量较大的海河入海,乙地附近有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入海,丙地附近河流入海泥沙量最少。

9、第三步:写出你的答案。,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考点研析,读懂重要图表,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关键知识点突破 【关键点】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及应用举例。,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方法技巧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 岩石圈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各种岩石,再到新岩浆。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实际上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模式图。,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形式多样,判读时可以从箭头的指向和数量

10、上来把握。 1自岩浆始至岩浆终,且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其地质过程为冷却凝固。 2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一般刚好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其地质过程为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 3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其地质过程为重熔再生作用。,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把握高考方向 方向2 岩石圈物质循环 (2013上海卷)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

11、)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 A B C D,C,C,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获取关键信息。 第(1)题,读图,过程为变质作用,即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第(2)题,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板块的边界处喷发在海底形成海岭,从而产生新的洋壳。 第二步:综合信息,分析解题。 第(1)题,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变质岩),变质作用的条件是高温、高压。所以本题选择C项。第(2)题,大洋中脊

12、处新的洋壳是因为岩浆活动形成。图中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所以本题选择C项。 第三步:写出你的答案。,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微专题,地质图判读 一、地质景观图的判读。 依据地质景观图判断其成因并分析地理环境形成过程,是目前考试常见题型。地质景观图的形成既有内力作用为主的,如火山、大断层等,也有外力作用为主的,如侵蚀地貌:高山峡谷、瀑布、石林、溶洞、风蚀蘑菇、角峰、U型谷、海蚀柱等;堆积地貌: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沙丘等。判断时要抓住图中主题地貌景观阅读,还要注意图中文字、图例等提示信息。对下列四图思维过程见下表。,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

13、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二、地质作用过程图的判读。 1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3地层出现缺失,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有:(1)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2)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4侵蚀面上

14、覆盖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如下图)。 5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下图)。,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把握高考方向 方向3 地质景观图分析 (2013福建卷)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2)题。,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1)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 B C D,D,C,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解题思路】 第

15、一步:审题,获取关键信息。 第(1)题,审题干“中游宽谷”关键信息。第(2)题,题干“爬升”关键词,景观图的沙丘分布特征是左侧形成明显缓坡。 第二步:综合信息,分析解题。 第(1)题,首先注意审题干“中游宽谷”关键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洪积平原位于干旱地区山前地带;河流中下游河道宽阔,水流速较慢,以流水沉积为主,多发育沙洲和河漫滩等沉积地貌。第(2)题,题干“爬升”关键词,说明沙丘前行方向应与外力作用的方向相,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一致,结合沙丘知识可知,风总是从沙丘缓坡这一侧(图中左侧)吹过来,即沙丘沿缓坡向陡坡方向爬升,据此可排

16、除图、;图缓坡位于右侧,与实际景观图不符,故图不对。 第三步:写出你的答案。,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方向4 地质作用过程图分析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D,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练,栏目链接,考点研析,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获取关键信息。 细读图例和各岩层的形态、缺失、穿插关系,可以看出花岗岩侵入了沉积岩和沉积岩,甲沉积岩II弯曲后顶部被侵蚀并且覆盖有沉积岩I。,学案导学 考点研析 课堂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