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课时2 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鲁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25325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课时2 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新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课时2 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新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课时2 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新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课时2 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新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课时2 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课时2 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课时2 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 鲁教版必修3(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2.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的方法。,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时2 水土流失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课堂小结,课堂检测,活动指导,自主预习,1.基本理论,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综合发展,耕作用地,土地复垦,耕作措施,生态效益,治理,2.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拦泥蓄水,封坡育林育草,平整土地,管理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 增施肥料、 等 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 技术、科学施肥等,轮作套种,喷灌,和滴灌,(3)生物措施,不适宜耕种的土地: 恢 复地表植被 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植树种草,实施 结合提高地表

2、抗侵蚀能力,退耕还林还草,乔、,灌、草,思考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三类治理措施中,哪类见效快?为什么说生物措施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 答案 工程措施见效快。工程措施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取得显著效果,但如果不积极地采取植树种草恢复植被的生物措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一旦这些水利工程被淤满甚至冲垮,有可能造成更大损失。植被在保持水土方面具有极为长远的效益。,2.为什么修建水平梯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答案 水平梯田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坡地土地资源,同一水平梯田在同一等高线上,可减缓水的流速,有利于水土保持。,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什么要着眼于小流域综合治理? 答案 因为黄土高原地区沟

3、壑纵横、支离破碎,坳沟和河沟等的沟道流域即小流域,遍布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地。,合作探究,1.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往往相伴而生。农业活动中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重要诱因。所以,贯彻“开发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关键在于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结构,为此,当地应主要采取哪些综合治理措施?,答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必须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改土与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质量;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2.读

4、黄土高原某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把下列选项填到图中对应空格中。 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 (2)图中所列内容是_地区_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综合治理的目的主要是_,治理重点是_。,(3)将下列治理措施和对应的治理目的进行连线。 A.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源 B.调整产业结构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C.修河筑堤,疏通河道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D.建设分洪、蓄洪区 便利航运和防洪 E.建设水利枢纽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 压力 F.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轻河水污染,答案 (1)A;

5、B;C;D;E;F(可互换,可互换,可互换) (2)黄土高原 小流域 防治水土流失,保持水土 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3)E F C D B A,3.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是鱼鳞坑示意图。读图分析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鱼鳞坑的生态效益。,答案 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增加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反思归纳,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地区总结出来的治理水土流失的宝贵经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生产体系。 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

6、的根本措施。在治理中强调的是“综合”的观念,即治理水土流失时各,种方法、措施的配合使用。把小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沟谷、缓坡和塬面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如下图所示:,练习巩固,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对应的地点分别是: _处:打坝淤地;_处:植树种草; _处:修筑梯田;_处:平整土地。 (2)甲、乙、丙三地,_地最适宜建窑洞,原因是_。,(3)本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_,在开发本地矿产资源时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 (4)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只重视工程措施,而

7、忽视生物措施,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解析 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在沟谷处打坝淤地;在缓坡地植树种草;在一些塬面上,平整土地。图中a为塬,b、c为坡,d为沟。丙地位于南坡,光照条件好,且位于山脊附近,地势较高,不易积水,适宜建窑洞。本区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在开发煤炭资源、发展经济时,一定注意生态保护;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时一定要兼顾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答案 (1)d b c a (2)丙 丙地位于南坡,光照条件好,冬季风影响小,且地势较高,不易积水,适宜建窑洞 (3)煤炭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4)水土流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洪水和泥沙会冲毁工程,造成

8、更大的危害。,知识提纲,强化记忆,歌诀法记忆水土流失的治理: 立足小流域,采取三措施(工程、农技、生物措施),保塬、护坡和固沟,综合治理见生机。,1,2,3,课堂检测,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完成12题。 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4,5,解析 黄土峁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地貌形态,呈孤立的黄土丘状,顶部浑圆,坡面向四周倾斜,状如馒头;黄土墚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答案 B,1,2,3,4,5,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9、 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在低处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 B. C. D.,1,2,3,4,5,解析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在缓坡上修建水平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应以牧业为主,农林牧相结合。轮荒是一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使地表林草植被的种源被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 C,1,2,3,4,5,下面图1为“我国的某一地形剖面图”,图2为“我国某地区特有的景观”。读图回答34题。,1,2,3,4,5,3.图2是图1中哪一地区特有

10、的居住景观(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解析 图2为窑洞,窑洞为黄土高原特有的景观。,D,1,2,3,4,5,4.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重治理,轻开发 B.提高植被覆盖率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C.注重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其原因是黄土高原小流域广布, 且易于治理 D.从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分析,人为因素是 主要因素,1,2,3,4,5,解析 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将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压缩农业用地,科技兴农,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农业稳产高产,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注重小流域治理,是因为小流域是泥沙源地和

11、水土流失地。 答案 D,1,2,3,4,5,5.读“黄土高原小流域示意图”,回答(1)(5)题。,1,2,3,4,5,(1)关于小流域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流域相当于一条河流的完整流域 B.小流域治理中主要采取生物措施 C.小流域治理方针是“保塬、护坡、固沟” D.农业技术和社会经济水平对小流域治理的影响不大,C,1,2,3,4,5,(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利用沟谷地,扩大种植业 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 A. B. C. D.,C,1,2,3,4,5,(3)关于A、B、C、D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

12、不合理的是( ) A.A处为常用耕地 B.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 C.C处应大力植树造林和种植水稻相结合 D.D处打坝建库,C,1,2,3,4,5,(4)A处地形相对平坦,在农业土地利用上,通常用作_,其传统的粮食作物是_。 (5)B处若作为农业用地,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应修建_,C处应_,D处应修建_工程。,耕地,谷子,梯田,植树种草,淤地坝,1,2,3,4,5,活动指导,教材P56活动 提示 1.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正确,但又都不全面。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分别为: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是自然、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有些因素是直接的,也有些因素是间接的,属于深层次的原因,因此在治理水土流失时应该从总体上把握。坚持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兼顾经济、社会、生态诸效益的统一,工程、生物、技术措施相互协调、配合,这样才能使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