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中国的湖泊课件 湘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25248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0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中国的湖泊课件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中国的湖泊课件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中国的湖泊课件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中国的湖泊课件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中国的湖泊课件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中国的湖泊课件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中国的湖泊课件 湘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时,项 目,长 江,黄 河,发源地与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分界处,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各段资源情况,各段治理情况,上 游,中 游,下 游,上 游,中 游,下 游,唐古拉山、东海,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宜 昌、湖 口,水能资源,水与矿产资源,水资源,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水灾、水污染,水灾、水污染,巴颜喀拉山、渤海,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河 口、旧孟津,水土流失,地上河、凌汛,合理取水、凌汛,水能资源,煤 炭,石 油,长江、黄河的比较,1、下列各图正确表示长江径流量的是,2、下列哪些河流没参加水循环中的海陆间大循环,为什么? 黑龙江 墨累河 塔里木河

2、珠江 尼罗河 莱茵河 伏尔加河 恒河,(1)长江中游地区,汛期易发生涝灾的自然原因是: (2)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人工措施主要有:,中游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淤塞河床; 气候异常年份,中游南北支流和川江同处于雨季,三股洪水同时汇于中游河段,造成河水暴涨。,对荆江段人工截弯取直;在低洼地设立分洪区; 建设中上游水土保护林工程;建立三峡工程,调节中下游径流量。,(3)黄河中游的主要问题是:_, 形成原因: , 治理的措施: 生物措施: , 工程措施: , 组织管理施:,水土流失严重,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形破碎且土质疏松,植被稀疏,且多降暴雨,,造林种草,保护水土,打坝淤地

3、,修筑梯田,把黄土高原的治理“分割”到一家一户,治理后所得的经济效益,归农民所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图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6分),河流的水量丰富,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流的含沙量较小.无冰期.,(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6分) 3)指出图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10分),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 C支流:发展航运,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

4、.,对湖泊及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洪水的功能下降,加大下游的洪水威胁.,五、我国的湖泊 1、内流湖和外流湖,咸水湖和淡水湖,中国的湖泊分布图,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B,36N,100E,28N,112E,31N,120E,117E,31N,33N,118E,29N,116E,苏、皖,苏、浙,青藏高原湖区,以

5、咸水湖为主,青海湖,纳木错,东部平原湖区,以淡水湖为主,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1、下列哪些湖泊没参加水循环 中的海陆间大循环,为什么? 咸海 苏必利尔湖 天山天池 洞庭湖 太湖 巴尔喀什湖 贝加尔湖 青海湖 死海 日月潭 纳木错 洱海 滇池 呼伦贝尔湖 兴凯湖 里海,青藏高原湖泊的成因:,青藏高原咸水湖成因,由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造成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形成咸水湖。,(2)地壳活动造成地表断层形成沟谷及洼地,形成湖泊。,(1)冰川的侵蚀作用使青藏高原形成很多冰蚀洼地,加上积雪及冰川融化,使青藏高原湖泊众多。,青藏高原湖泊的成因,建国初期洞庭湖的湖泊面积最

6、大,而建国后是 鄱阳湖的面积最大,原因:,洞庭湖围湖造田面积大; 流入洞庭湖的湘江、沅江、资水沿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洞庭湖造成泥沙淤积,从而缩小了湖泊面积;而流入鄱阳湖的赣江沿岸植被较好,携沙较少,故鄱阳湖的面积在建国后为最大。,外流区湖泊面积减小原因,植被破坏,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新中国建国初期洞庭湖的湖泊面积最大,而建国后是鄱阳湖的面积最大,求原因。,2008年10月,我国成功进行三江源科考活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三江源是指 A、长江、黄河、珠江 B、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C、长江、黄河、澜沧江 D、长江、黄河、塔里木河,2、科考队员途经格尔木附近,所见到的湖泊最可能是,B,D,C,A,3、源头科考中,队员发现正是源头的涓涓细流,才形 成了滔滔东去的长江,三江源头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 、冰雪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