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3.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22024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3.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3.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3.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3.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3.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3.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3.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考点一 “3S”技术的应用,1.遥感( RS ) ( 1 )原理:不同地物的电磁波 特性不同。,( 2 )主要环节: 目标物,( 3 )特点:精度高 、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 4 )应用:资源 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 防御监测等。,-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全球定位系统( GPS ) ( 1 )系统组成:GPS卫星星座 、地面监控系统、GPS信号接收机 。 ( 2 )工作原理。,( 3 )特点:全能性、全球 性、全天候、连续 性和实时性。 ( 4

2、)主要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 、导航,可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 经度、纬度、高度 )、速度 和时间。,-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地理信息系统( GIS ) ( 1 )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 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 2 )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 数据库空间分析 表达。 ( 3 )应用: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 信息;可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 及评估预测;可应用于城市管理。,-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2016安徽江南十校二模 )百度公司根据LBS大数据( 利用手机定位功能获得 )进行计算分析,在地图上展现人口流动的轨迹和特征。下图示

3、意2015年春节前第五天离京人群主要去向省区和城市。据此完成第12题。,-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图中的制作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C ) A.RS和GPS B.RS和GIS C.GPS和GIS D.RS、GPS和GIS 2.根据图文资料推测该时段( A ) A.社会因素促使人员离京 B.离京人员南方多于北方 C.离京人员以返乡就业居多 D.离京人员多乘飞机出行,-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第1题,LBS大数据是“利用手机定位功能获得”,属于GPS功能;地图上的信息是通过“计算分析”获得,属于GIS功能。第2题,图中只能反映春节前第五天人员

4、离京轨迹,无法确定离京人员数量,B项错;离京人员因春节返乡探亲居多,不是经济因素影响的“返乡就业”,属社会因素促使人员离京,A项正确,C项错;乘飞机价格高,不是大多离京人员的首选,D项错。,-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 2016浙江温州十校二模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理信息系统( GIS )部分图层。该区域人口密度由甲到乙呈递减趋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甲到乙气候适宜度变好 B.甲到乙地形起伏度变大 C.甲到乙植被覆盖率变小 D.甲到乙水文指数值变大,-1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该区域人口密度由甲到乙呈递减趋势,说明甲地气候条件较

5、好,乙地气候条件较差,故A项错误;甲地地形起伏较小,乙地地形起伏较大,故B项正确;甲地植被覆盖率较低,乙地植被覆盖率较高,故C项错误;甲到乙水文指数值变小,故D项错误。,-1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依据全球定位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其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 1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

6、,真题通关,( 3 )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1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2016江苏卷,1516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 RS )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A ) A. B. C. D. 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C ) A. B. C. D.,-1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第1题,遥感主要获取地表地物的影像信息,结合各图层可判断正确,故

7、A项正确。第2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层叠加功能。图中影响农业生产的图层有水系、土壤、地形、地下水,故C项正确。,-2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考点二 “3S”技术的联系与区别,1.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 信息的现代技术。 2.数字地球:是指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 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2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2016浙江衢州期末 )读全球地壳运动速度矢量图( 图中箭头表示地壳运动方向 ),完成第12题。,-2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监测地壳运动并分析相关信息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8、B ) A.GPS和RS B.GPS和GIS C.RS和GPS D.数字地球技术 2.对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 ) A.可以用以确定板块边界 B.无法反映生长边界的地壳运动特点 C.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是均匀的 D.箭头越长表示地壳越稳定,-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第1题,GIS侧重于地理数据的处理与输出,GPS主要作用为定位与导航,RS可对地表事物进行远距离的感知。监测地壳运动是通过获取板块的位置信息来确定的,而对获取信息加以管理分析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因此用到的相关地理信息技术为GPS和GIS,选B项。第2题,根据图中相邻板块的运动方向即可判断板块的边界类型,A

9、项对,B项错;图中板块运动的速度有大有小,所以地壳运动在内部并不均匀,C项错;箭头越长表示地壳越不稳定,D项错。,-24-,3.( 2016北京十一校期末 )精准农业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精准农业系统( C ),A.依据植物生长模型,利用数字地球技术实施监测 B.依据产量分布图,利用RS技术控制收割机转向 C.依据施肥处方图,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准施肥 D.利用GIS识别田间杂草、害虫,控制农药喷洒量,精准农业系统是依据施肥处方图,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准施肥,做到无污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与管理,C项正确。,-25-,“3S”技术应用领域的辨别 地理信息技术研究起来

10、很复杂,但应用起来并不难,其功能差异可简单地理解为:GPS负责找位置,解决在哪里的问题;RS负责拍片,解决是什么的问题;GIS如人脑,负责存储和处理信息,解决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办的问题。以“3S”技术在城市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为例,具体分析如下。,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方法技巧“3S”技术选取的方法 ( 1 )“点”与“面”判断GP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

11、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2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2 )“想”与“看”区分RS、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 3 )关键词判断“3S”技术。 RS:“获取”空间信息。 GPS:“定位”“导航”“精确”“精密”“精准”等。 GIS:“分析”“处理”“查询”“输入”等。,-2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2

12、016浙江卷,2 )云杉( 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 )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 图甲 )、距今5 000年( 图乙 )和距今500年( 图丙 )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2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D ) 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 B. C. D.,-3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

13、取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首先需要通过GPS获取云杉位置信息,再建立云杉分布信息数据库,然后用GIS进行分析处理,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图,所以研究过程是,D项正确。,-3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之20 “3S”技术图像 判读方法 1.遥感影像的判读方法,( 1 )读图片,定主题:结合提示性信息明确遥感影像表达的主题。如图1表达的是某河流入海口改道前后的变化情况。 ( 2 )看色调,辨地物:抓住色调和形状两个要素进行判读,辨析标志性地物。如图1,可看出海陆分布、河道、河口、三角洲形状及大小等。,-3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3 )找变化,析原因:

14、对标志性地物进行分析、推理,找出变化发展趋势,并结合区域特征作出合理解释。如图1中,河口位置由东南改道东北,老河口因缺少泥沙淤积,海岸变化不大,新河口又形成了新的三角洲。与1989年相比,三角洲面积整体变化不大,说明淤积速度减缓,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中上游来沙减少。,-3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GPS手持机界面的判读方法 全球定位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因此其仪器的工作界面上往往呈现出的是几个数据信息,故只要明确其主要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就可以准确地判读了。如图2中GPS手持机界面上显示有四个关键的数据:一是定位的时间为16时59分11秒;二是手持机持有者目前所在的纬

15、度为北纬320323.2;三是手持机持有者目前所在的经度为东经1184554.6;四是手持机持有者目前所在的海拔为17米。,-3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1 )读图层,明要素:在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这些专题地图是由具有空间属性的数据在计算机中生成的,它们分别反映了某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如图3中的叠加图层分别有水系分布图、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地形图、居民点分布图和土壤分布图。,-3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2 )定原理,析联系:根据图层中的地理要素,分析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回归相关的地理原理规律,确定图层要素综合后的指向。如图3中的地形、土壤、水系、土地利用图层都指向耕地分类与评价。 ( 3 )叠图层,得功能:图层叠加可生成多个地理要素综合后的新生( 应用 )主体,如下表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