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必备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18253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必备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必备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必备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必备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必备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必备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必备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考点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1、时间:1978年底, 2、地点:北京。 3、内容: 思想上:否定了“两个凡是”方针,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原则。 政治上: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2、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人。(第一代:毛泽东,第三代:江泽民),4、意义: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端) 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提出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考点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对内改革),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时间: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 2、内容/形式:以“

3、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3、意义: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改善农村的经济状况。 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凤阳花鼓词,考点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对内改革),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时间: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 2、内容/形式: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

4、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3、意义: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改善农村的经济状况。 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凤阳花鼓词,考点3: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对外开放),1、经济特区的建立。 目的:为了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新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区已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和海南岛(1988年)。(共5个

5、经济特区)(其中深圳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海南岛是最大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特”的含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开放城市:广州、上海、天津、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作用:我国对外开放出现新局面。 评价邓小平: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启示:改革开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发展才是硬道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考点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对内改革),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

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时间: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 2、内容/形式: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3、意义: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改善农村的经济状况。 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凤阳花鼓词,歌曲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1979年那个“春天”指改革开放。“中国的南海边”指东南沿海。画了一个“圈” 指设立经济特区。1992年又是一个“春

7、天”指邓小平南方谈话。,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时间:2001年12月。(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我国为什么加入WTO? 有利于中国更快融入国际社会。 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利益。 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有利于出口。,考点4: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确立的过程: 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

8、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南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强调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正式写进党章。 邓小平理论的意义:邓小平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

9、义。,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 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各行各业的支援。 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例1】(2014广东)如右图,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解析】本题属于读图题,学生可从图中和题目中提供信息得知,粮食增产的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改革表现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例2】(2014江苏宿迁)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10、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注入了无限的活力。这里的“首创”是指(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题,综合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B,A兴办乡镇企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设立经济特区 D建立人民公社,【例3】(2014重庆)“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是( ),【解析】本题目重点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农民拥有的是经营权,或者说是使用权,所以土地不能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

11、极性 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 B C D,【例4】(2014广东珠海)“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位老人是( ),【解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南巡中邓小平发表讲话,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强调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例5】(2013佛山)以下是来源于某画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图片,这是哪年的国庆日?( ),【解析】本题需要学生

12、认真看图,国庆阅兵车顶上面的字“联产承包好”,据此你可以判定一定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也就是1978年以后,因此可以排除AB选项。1978年刚刚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进行试点,再在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而不可能是1978年。,D,A1956 B1976 C1978 D1985,【例6】(2014广东珠海)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党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会议内容不包括( ),【解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建国初期,而且也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排除D选项。,D,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