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17743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8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8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第3课 明清之际 儒家思想的发展,课标要求: 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 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对儒家的批判思想,问题探究一: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得以发展的背景有哪些? 问题探究二: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在哪里(思想家及他们的思想主张)? 问题探究三: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问题探究四: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得以发展的背景有哪些?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阶级),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

2、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 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政治腐朽,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专制社会矛盾尖锐。人民反抗不断。,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惜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 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

3、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知识分子因循守旧、陈腐不化。,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阶层壮大。,西学东渐,冲击中国文化思想,徐光启,利玛窦,西学东渐,一、背景,政治: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经济: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 思想: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 西学东渐,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开阔国人视野,注入新的生机。 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国际: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认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发展,问题探究二: 明清

4、之际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在哪里(思想家及他们的思想主张)?,二、表现,1.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离经叛道: “经”主要是儒家的经典; “道”即道统,是指儒学中宣扬“先王之道”和“仁义之道”的所谓正统思想。,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 的儒家经典和正统思想。,二、表现,1.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趋突出,传统封建思想受动摇。,焚书藏书,反映李贽对孔子权威的否定,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 材料二: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材料

5、三: 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何心隐论,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材料四:李贽还认为:人皆有私,“穿衣 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 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 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 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 谋取高官厚禄罢了。,揭露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材料五: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 提倡男女平等。,二、表现,1.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每一个人应该是平等的; 2.

6、主张自由、自治,反对封建社会的压迫和束缚; 3.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否定孔子权威; 4.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说教,强调人正当私欲; 5.抨击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他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二、表现,2.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黄宗羲,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材料二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

7、,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明夷待访录原君,批判君主专制,呼吁君臣平等;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你对此如何评价? 统治者采取什么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 商鞅变法时,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政府必然重视;而抑商的目的则有二:一是避免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二是束缚农民于土地上,便于统治。 黄宗羲则处在

8、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时期,这时仍把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就会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抑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土地兼并。 所以,两个人的观点在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都起着积极作用。,二、表现,2.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1.政治上: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秩序进行激 烈批判; 2.政治上: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二、表现,3.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1.思想上,主张经世致用,力倡务实学风,主张经世致用; 2.政治上,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

9、权,实行“众治”; 3.重视人心风俗的社会作用;,顾炎武亭林先生,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二、表现,3.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1.思想上

10、,主张经世致用,力倡务实学风,主张经世致用; 2.政治上,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实行“众治”; 3.重视人心风俗的社会作用;,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二、表现,4.王夫之的唯物思想,读通鉴论宋论,1.提出“气着,理之依也” 的唯物主义观点; 2.认识论上,主观认识由客观对象引起; 3.知行关系上,行是知的基础; 4.求天理于人欲之中; 5.提出社会进化论;,王夫之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比较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思想的异同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共同思想: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2)经济上:重视手

11、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 (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三人不同的思想特点: (1)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称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3)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认为“气”(物质)在先,“理”(精神)在后,认识来源于实践。,三、特点,反传统、反教条; 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理性; 在政治上主张限制君权,反对君主个人专制; 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归纳总结,

12、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民本思想,1.孔子,2.孟子,3.荀子,4.董仲舒,5.黄宗羲,“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舟民水”;,“天人感应”学说;,“天下为主,君为客” ;,1.积极: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2.积极: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构成中国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3.消极: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四、影响:,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1.经济: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

13、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 3.政治: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思维提升,春秋战国,西汉,宋明,产生并初步发展、百家之一,形成新儒学体系,1.孔子:仁、礼、忠恕、中庸、为政以德 2.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3.荀子:仁义、王道 、君舟民水、礼治、性本恶、制天命而用之,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罢黜百家,独尊儒 3.三纲五常。,明末清初,1 李 贽:儒学异端;否定孔子权威;强调正当私欲。 2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工商皆本 3 顾炎武:经世致用;匹夫有责。 4 王夫之:世界是物质

14、的;认识论;朴素的辩证法。,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的知识结构,1.二程:理;人伦者,天理者;格物致知。 2.朱熹: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理学集大成。 3.陆九渊:心即理也;发明本心。 4 .王阳明: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批判与继承,确立正统地位,董仲舒,1.创立: 2.继承: 3.重创: 4.正统: 5.冲击: 6.融合: 7.创新: 8.批判继承:,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 “礼”的学说。,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对“礼”深入讨论,蔚然大宗。,秦朝,“焚书坑儒”,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

15、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宋明,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这从根本上放映了 A李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C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衰落 D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已经产生 2.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B.否定宋明理学 C.批判三纲五常 D.否定君主专制,B,D,巩固练习,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

16、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B,4.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实质是 A反对当时的专制主义政治; B反对当时的唯心主义思想; C主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D反对当时封建统治秩序;,A,5.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思想的进步性 C批判了陆王心学的空谈流弊 D. 一定程度上是对孔孟儒学的回归,B,6.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物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