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中政治 4.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14055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高中政治 4.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西高中政治 4.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西高中政治 4.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西高中政治 4.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西高中政治 4.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高中政治 4.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高中政治 4.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怎样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行为?是基于什么原因?,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粮食很珍贵,食物不好吃,(行 为),(认 知),吃 完,倒 掉,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1)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程度作出的判断。 (2)价值选择: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所作出的价值取向就是价值选择。 (3)二者的关系:,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田野上的花儿开了 这些花儿

2、很漂亮 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 这些水果真香甜 A. B. C D.,D,阅读课本P99页以及P100页内容,思考一下,人们同样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永远是正确的么?,2、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A.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B.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当林业工人的34年里,共伐木36500多棵。1992年退休后,他又带领全家人共栽树50000多棵。 50年前,他是全国著名的伐树英雄; 50年后,他是闻名遐迩的植树模范。,朱镕基总理评价

3、他:“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马永顺,我国著名的林业劳动模范。,思考: 马永顺从砍树劳模到栽树英雄的转变说明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什么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3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 (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1)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3)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在这首诗歌中,农民、地主的价值选择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3)这表明价值判

5、断和价值选择有什么特点?,(1)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选择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阶级性,一个外伤残废人!,有伤风化,(2)认识事物角度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伟大的艺术品,近年来,受利益的驱动,小煤窑非法开采,禁而不止,以致矿难频发,已经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务院明确提出对非法办矿的小煤窑要坚决予以取缔,然而对于关闭非法小煤窑,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小煤窑主说:“我们按时缴税,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到头来却被关闭!”,矿工说:“我们除了挖煤之外只能靠种庄稼,而一担谷只卖几十元,远远没有开采煤矿来钱容易。”,一个乡镇领导说:“我们县里没有大的企

6、业,全年财政收入的30%以上都来自小煤窑,如果取缔小煤窑,很多乡镇就发不出工资。”,遇难矿工家属说:“非法小煤窑没有安全保障,不该为了几个钱送了亲人的性命,国家关闭,我们理解、拥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认为:“人命关天,全国各地凡是证件不全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窑一律关闭。”,对于煤矿安全事故,各方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呢?,(3)人们站在不同的(利益)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小结: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3、立场不同,,1、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 (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2、认识事物角度不同,(差异性),遵循社

7、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思考: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2、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根本尺度和最高价值标准、价值追求,(1) 根本的衡量尺度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最高的价值追求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这也是自觉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2

8、)最高价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冲突,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冲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冲突,3、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没有发生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最重要的是: 必须首

9、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本课小结,1、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三、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 社会历史性,四、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 (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立场不同,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 (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认识事物角度不同,2.主体差异性,1.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 ) A人们的主观愿望是否良好 B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人们是否作出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人认识世界和改造

10、世界的活动,B,2.“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 ) A穷人和商人们缺少审美观念 B美因人而异,并无具体标准 C社会地位和需要的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不同 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的人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C,3.既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那么,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 无所谓对错。”观点中的结论( ) A正确,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属于主观范畴 B错误,因为衡量人们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是有客观标准的 C正确,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

11、性 D错误,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B,4.下列关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总是一致的 二者总是冲突的 二者既有一致性,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利益存在差别 A B C D,B,5(2011高考江苏卷33)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C ),6、(2010年高考安

12、徽卷)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A B C D ,( A ),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山东省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元化;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要求明显增强;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大幅上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加大,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日益增强,参政积极性明显提高,权利意识日益强烈。 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山东省应如何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3)各项工作要认识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4)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他人利益的关系,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