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2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09433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8.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2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2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2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2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2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2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2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化学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2,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 更加绚丽多彩,文字修改,引言更加通俗,直奔主题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用?,3,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 更加绚丽多彩,P3有关元素的内容移至3单元元素课题内,4,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5,一、变化部分,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增加“连接仪器装置 ” 针对学生实验与探究活动增加方法指导等 强化实验安全,6,二、教学策略 -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以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为例,7,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燃烧的条件。 金属的物理

2、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酸、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粗盐中难溶杂质的去除。,增加学生实验活动,8,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9,知识回顾:,10,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1,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2,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3,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三,最外,最内,火焰温度外层高内层低,内壁出现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 二氧化碳,最外,14,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有“白烟”冒出,15,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有“白烟”冒出,蜡烛重新燃烧,“白烟”是未燃烧的石

3、蜡固体小颗粒,石蜡是密度小于水、质软的固体,它不溶于水,通常为白色;石蜡可燃,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结论:,16,(1)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2)蜡烛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燃烧? (3)家中断电用蜡烛照明时,室内为什么会有黑烟? (4)当吹熄蜡烛时为什么会有白烟冒出,白烟是什么?白烟能否燃烧? (5)蜡烛燃烧时为什么会有液体流下来,流下来的半透 明液体是什么?为什么液体一会儿又会凝固在烛体上? (6)蜡烛燃烧过程中只有化学变化,对吗?为什么?,讨论,17,学习化学具有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即不孤立地关注物质

4、的某一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并分析和比较,以得出可靠的结论)。,欢迎来上化学课,19,请观察蜡烛,结合生活实际,描述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观察,小结,3.,1.,2.,4.,5.,6.,颜色多样,固体,无味,硬度小,难溶于水,熔点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可燃性,7.,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1,实验1:蜡烛的溶解性,提出问题:,蜡烛是否可溶于水?,进行猜想:,蜡烛难溶于水,设计实验:,取蜡烛少许,放于水中,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 得出结论:,评价反思:,22,填写探究报告:,为什么 做实验,怎么做

5、 实 验,看 到 什 么,知道什么,了解蜡烛的溶解性,取蜡烛少许,放于水中,观察,蜡烛在水中没有溶解现象,浮于水表面,蜡烛难溶于水.,蜡烛密度小于水,23,问题,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蜡烛的知识?,蜡烛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蜡烛的硬度和密度如何?是否可溶于水 蜡烛由什么组成? (4)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蜡烛火焰有无分层,为什么火焰是外部明亮中间 暗? 当吹熄蜡烛时为什么会有白烟冒出,白烟是什 么?白烟能否燃烧? 蜡烛中间为什么要放一根棉线?点燃蜡烛为什么 要先点棉线?棉线的作用是什么?能否可用其他 材料代替? 点蜡烛时,为什么开始很难点着? 蜡烛点燃后,为什么能持续燃烧?,(10)蜡

6、烛火焰为什么会闪烁摇晃? (11)蜡烛燃烧时为什么会有液体流下来, 流下来的半透明液体是什么?为什么 液体一会儿又会凝固在烛体上?,外焰,内焰,焰芯,27,探究2: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提出问题:,蜡烛的火焰哪层温度最高,进行猜想:,蜡烛火焰最外层(外焰)温度最高,设计实验:,点燃蜡烛,取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秒后取出,比较其不同部位被烧情况,实验、观察、纪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 得出结论:,评价反思:,28,填写探究报告:,了解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比较情况,点燃蜡烛,取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秒后取出,比较其不同部位被烧情况,在蜡烛外焰部分的火柴梗被烧焦,内焰部分的火柴梗颜色变化不大,蜡烛火

7、焰分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29,探究3:蜡烛燃烧的产物,提出问题:,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有哪些?,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观察、纪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 得出结论:,评价反思:,30,填写探究报告:,了解蜡烛燃烧后的产物,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蜡烛燃烧生成水.,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出现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实验改进:,补充知识: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遇水会 变成蓝色。,现象:,蜡烛燃烧,无水硫酸铜由无色变蓝。,结论:,蜡烛燃烧有水生成。,32,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有研究价值,

8、猜想:,合理,设计实验:,简便、效果明显,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记录:,细致,及时,准确,作业,设计实验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并填写探究实验报告。 实验一: 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否可以点燃(记录步骤和现象) 实验二: 探究如果蜡烛没有棉芯,是否可燃,34,谢谢,35,蜡烛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蜜蜡可能是今日所见蜡烛的雏形。在西方,有一段时期,寺院中都养蜂,用来自制蜜蜡 。,36,1820年,法国人强巴歇列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烛心,使烛心燃烧时自然松开,末端正好翘到火焰外侧,因而可以完全

9、燃烧。,后来,有人在北美洲发现了大油田,于是可从石油中提炼出大量的石蜡,较理想的蜡烛因此在全球得到了普及、推广。,返回,37,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 制取与性质,38,一、变化部分,更换图片、资料信息 内容微调(课题1) 制取氧气实验和探究的调整(课题3),39,二、教学策略,关注学科观念的融入,40,制取氧气,41,氧气的制法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气体制备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实验室制氧气原理的比较讨论,认识到氧气来源于含氧物质间的转化,建立

10、初步的元素观、物质转化观和守恒思想。在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实验探究中,形成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认识,形成化学研究要用实验实事说话的意识。,教学内容分析,42,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分解反应只能生成两种物质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概念理解,原理讨论,选择药品的依据 怎样选择适宜的含氧物质 怎样理解空白对比实验设计意图,43,(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 反应原理。 2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3初步认识分解反应。,教学目标,44,1通过分析氧化汞分解制氧气, 渗透元素守恒、转化的观点。 2通过比较各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初步学会选择试剂的原则,提高 分析、归纳的能力。 3通过对催化

11、剂的实验研究,初步 学习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二)过程与方法,45,(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 重要作用,体验多样化学习带 来的乐趣。 2温故知新,联系生活实际;学 以致用,体会化学学习的重要 价值。,46,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 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 催化作用,47,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48,一、情境引入,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三、应用与评价,教学环节,49,环节一 情境引入,50,情境1,氧气的用途,51,自 然 界 的 氧 气 循 环,情境2,52,情境3,氧气的工业制法,53,?,54,环节二 实验室

12、制取 氧气的实验原理,55,汞,56,学生活动一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药品的依据,得出结论: 科学 安全 简约 可行,57,实验室里常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氧物质制取氧气。,58,演示实验一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59,学生活动二探究以上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60,课外小组活动的场景,61,学生活动二探究以上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62,催化剂在实际中的应用,工业,酶,63,视频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检验生成的气体,演示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64,学生活动三 讨论,形成分解反应的概念,65,石灰窑,66,环节三 应用与评价,67,68,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在交流的基础上,巩固、应用所学知识,评价学习效果。,应用潜水艇需要配备供氧装置,选择供氧剂。,69,70,情境 引入,实际应用,设计思路,(反应原理)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71,所谓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它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头脑中留存的,在考察它周围的化学问题时所具有的基本的观念性的东西,也可以认为是学生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关于化学学科观念,72,衷心感谢各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