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07787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辉高18-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教师:222(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它以汉字为基础变形而成,其字符为斜体,呈“多”字形,流传在我国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东北潇水流域。当地有“一语二文”现象,即当地人说同样的话,却写两种文字:男人写端庄的方块汉字,女人写秀美的斜体女书。 女书是一种音节文字,表达的是通行于江永县上圩镇一带的方言音,其基本字只有390个左右,字符虽少,但基本可以完整地记录当地汉语方言。 女书作品以韵文为主,主要形式为七言诗,可用江永

2、当地的汉语方言来唱读,被当地人称作“读纸读扇”。女书的载体主要有布面纸本三朝书、折扇、手帕、纸片、花带等。可以说,以女书为载体的女歌、女红等,构成了独特的女书文化体系。 女书体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在男尊女卑的旧制度下,江永的女性通过创造、使用特属于自己的文字,而拥有了话语权,她们既可以“我写”,也可以“写我”。当地女性用女书写自传述身世,写农事歌谣、乡里逸闻、民间故事,翻译转写汉字诗文等。季羡林曾道:“女书作为一种在旧制度下,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的民间普通劳动妇女,运用自己独特的才识,创造来的女性专用文字,实在是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表现。” 女书的出现,是中国历史各方元素合力的产物,

3、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精华,也是江永这片南岭绿洲培育出的文化奇葩。江永县位于湖南、广西、广东三省交界处,中原儒家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长期接触相融。女书的主要流行地上圩镇处于江永、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是汉瑶混居之地,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可以说,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孕育了女书这一独特的文化景观。 迄今为止,女书的起源年代不详。其溯源之难,原因之一是女书为“草本植物”,使用者信奉“人死书亡”,即使用者去世时,其所书写的女书作品都要焚烧陪葬,随之而去。目前,史志文献涉及女书的记录仅见1931年湖南各县调查笔记中的“花山条”:“每岁五月各乡妇女焚香膜拜,持歌扇同声高唱,其歌扇所书蝇头细字,

4、似蒙古文,全县男子能识此种字者,余未之见。” 20世纪50年代,湖南省博物馆李正光是第一个进入江永调查女书的学者,并撰写了第一篇介绍研究女书的文章。1959年,永明(江永)解放十年志收录了多篇女书作品,明确使用了“女书”这个称谓。21世纪之交,最后一代女书自然传承老人高银仙(1902-1990)、义年华(1907-1991)相继离世,会写女书的只有何艳新(1940-),女书濒危。可喜的是,2015年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已将以女书为代表的江永方言文化典藏列入2017年“语言文化调查”项目的在研课题之一,并尝试以女书通行的区域一一江永县为试点,将其建设成为我国第一批方言文化生态区。 (摘编

5、自2017年9月3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女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女书是一种和方块汉字有着血缘关系的斜体表音异形汉字。 B.女书是流传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东北潇水流域的由劳动女性创造、专用的特 殊字符。C.女书是一种单一的文化形式,其作品以韵文为主,主要形式为七言诗。 D.女书体现了当地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对男尊女卑的旧制度的文化抗争。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女书记录的是江永方言基础上的妇女群体语,就具体作品而言,全部为她们独创。 B.女书的产生与江永地区独特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是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C.女书作品往往

6、人死书焚或随葬,无法代代相传,因而女书产生于何时,没有定论。 D.20世纪50年代女书进入学术界视野后,并没有及时得到科学的抢救整理,女书一度濒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女书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体现了我国南方汉瑶民族文化的先进性。B.女书作品涉及内容广泛,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地普通劳动妇女的生活状况。C.女书不为男子所识,可见女书是记录闺中私语的秘密符号,只适合私下交流。D.女书列入在研课题及江华设立方言文化生态区后,所有的女书秘密将会一一破译。(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乞 丐侯发山已经晚上十一点了,三个年轻

7、人还没走。说是年轻人,更像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说是孩子比较恰当一点。他们的头发也染得有特点,一个白,一个黄,一个棕。此时,酒不喝了,菜不叨了,在那儿慷慨激昂地喷空儿,一会儿说到伊拉克,一会儿说到汶川;一会儿说到王宝强,一会儿说到朴槿惠好像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如果让他们主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有可能变了样。我最喜欢这类年轻人,他们花钱如拉稀,爽快。点菜时有别于其他顾客,点的都是本店的精品菜,吃完吃不完是另外一回事,只管点,好像他们腰包里的钱跟流水似的。就拿今天这帮小年轻来说,我心疼他们花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提醒他们少点一些,不够吃了再点。这下好了,捅到马蜂窝了,“黄头发”瞪我一眼,说不差钱!

8、“白头发”皱着眉头,说你开饭店的还怕大肚汉?我赶忙讨饶,扇自己的嘴巴,说乌嘴骡子卖了个驴价钱,吃亏就吃在嘴上。他们几个这才放过我,继续点菜。三个人,点了七道菜,一道牛肉羹。乖乖哩!他们能吃完吗?当时我还这样替他们考虑。事实上,他们只管喝酒,只顾说话,菜几乎没动。这时,溜进来一个乞丐,我没来得及阻拦,他直奔年轻人那一桌去了。“黄头发”挥舞着拿烟的那只手说:“去!去!去!”“白头发”扬起了一个空酒瓶:“滚!”“棕头发”站起来用凳子当武器:“走,走,走,老子还不知道想找谁要钱呢。”乞丐急慌慌地走了,嘴里嘟嘟囔囔,也不知道说的什么。我看了一下时间,搁往常,饭店该关门了。我起身提了一壶开水,过去问三个小

9、年轻还需不需要什么,潜台词是提醒他们该走了。三个家伙这才意识到时间不早了,准备撤离。看着几个满满的盘子,我问道:“打包不?”“打什么包?俺家又没喂狗。”“棕头发”鄙夷地说道。另外两个嘻嘻哈哈地笑了,也不知道是笑话我还是笑话他的朋友。等到他们走出店门,我去里间拿盆子,打算出来收拾。当我从里间出来,傻眼了,一个中年人坐在那里吃起来,狼吞虎咽,像是饿饥了。中年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穿着那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有的劳动布衣服。衣服已经洗得发白,还补了几个补丁。头发乱蓬蓬的,落满了尘土。不像是乞丐,看样子,像是刚从工地上干完活的工人。咳,他们这类人挣钱如吃屎,难啊。他们进店吃饭,就着茶水,一碗面足矣。有的吃不

10、饱,再加两个烧饼。中年人发现我在看他,停下筷子,咧着嘴,不好意思一笑:“这么多菜,不吃浪费了。”我连忙说:“吃吧,吃吧,没事,没事。”其实,他不吃,我收拾罢也是要倒掉的。“今天咋这么晚?”我同情地说道。中年人说:“在工地上加班,卸了一车水泥。”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神色如中了五百万的大奖。这时,一个小伙子进来了,就是那个“棕头发”,看到中年人,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失口叫道:“爸!您、您”中年人也吃了一惊:“宝儿,你、你还没吃饭?”叫宝儿的“棕头发”说:“我刚跟同学吃了,手机忘拿了。”他说话的时候,嘴里喷着酒气。我这才从盆盆碗碗的间隙里看到,桌子上有一个手机。中年人刚才也没注意到。若不然,他也不

11、会不吭声。中年人皱着眉头,说:“以后少喝点酒。”宝儿找到手机应答着走了。我目送宝儿出去,发现他鬼鬼祟祟拐进了旁边的一家歌舞厅。中年人只顾埋头吃饭,没有发现这一幕。我回到吧台上继续玩手机,看微信。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乞丐又进来了。中年人请他共进晚餐,他摇了摇头,固执地伸着手。中年人叹口气,掏出一卷票子,捻出五张给了那个乞丐。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第二段通过描写三个人点菜的情况,表达了“我”对他们既爱又恨的态度,为后文中年人吃剩菜埋下伏笔。B.老板好心提醒三个年轻人打包,但是被年轻人直接拒绝,他们觉得打包是一件丢人的事,不能体现他们的豪爽。C

12、.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文中中年人在工地上辛辛苦苦养家,但是他的儿子却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大手大脚地请客,让人深思。D.“我”在文中是一个线索人物,通过“我”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年轻人的不满,对中年人的赞美之情。5.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文中中年人的人物形象。(5分)6. 这篇小说以“乞丐”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

13、郡国史: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毕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案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日:“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

14、”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日:“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史记曹相国世家)【注】诎(q):说话笨拙。已:通“以”。窋(k):同“窟”。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B.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C.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D.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

15、得开说/以为常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惠帝”是汉朝皇帝刘盈的谥号。“谥号”不具有褒贬色彩。 B.“长者”与 “而伤长者之意”的“长者”都可理解为“品德高尚、德高望重的人”。C“免冠”,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曹参要向皇上谢罪,故先“免冠”。后来可 表示敬意。D“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后来“陛下”成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曹参地位低下时与萧何关系很好,二人做了将相后虽然有了隔阂,但是萧何临死前还是推荐曹参做自己的接班人。B.萧何和曹参都是西汉时期的大臣,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为丞相,为求行事稳妥,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C.曹参担任丞相,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谨守职位,维持现状,与民休息,遵守既定的法令制度。D.曹参主张“治道贵清静”,身为相国,整日整夜地喝酒,甚至和后园的官员一起饮酒唱歌,被惠帝当面谴责,回家后迁怒儿子曹窋,用竹板打了曹窋二百下。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