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化学全册《3.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06791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5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化学全册《3.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化学全册《3.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化学全册《3.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化学全册《3.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化学全册《3.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化学全册《3.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化学全册《3.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课题1 化学式以及意义,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 目 标,(1)能说出化学式的意义; (2)能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些物质或粒子; (3)知道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意义。,预习感知教材,1.元素符号不仅可以表示 ,还可以表示 。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是由各种 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又是由 、 、 等基本粒子构成的。且各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一定的 关系。 2. 叫做化学式。请写出你知道的物质的化学式 。 3.金属铜是由 直接构成的,即金属铜是由 组成的,用 表示铜的化学式; 氯化钠是由 聚集而成的,它们的个数比为 ,氯化钠的组成元素是 ,化学式表示为 。 对于由分子

2、构成的物质,我们一般将它们的 作为其化学式。 4.化学式不仅 ,以及 ,还能表示 。,感悟教材,1.总结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微观粒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应该怎样表示? 2.元素符号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化学式又是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的式子。请你思考: 化学式中数字表示什么意义?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表示元素时会延伸出什么意义?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表示原子时会延伸出什么意义?,请同学们完成67页的交流共享,2H2O表示2个水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宏观意义: 表示水; 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微观意义: 表示一个水分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思考H

3、2O中2的意义?,练习,1.写出下列各符号表示的意义 H:宏观_;微观_。 H2:宏观_; _ 微观 _; 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2H_;2H+_ ; 2H2_中第一个2_ ; 第二个2_。,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表示氢气,表示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表示一个氢分子,表示一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2个氢原子,2个氢离子,表示2个氢分子,表示一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课堂检测 1.下列符号表示什么意义: H2O _ _ _ 2H2O _ 2.金属铜是由 直接构成的,即金属铜是由 组成的, 用 表示铜的化学式;氯化钠是由 聚集而成的, 它们的个数比为 ,氯化钠的

4、组成元素是 ,化学式表示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任何物质都能用化学式表示 B.化学式只反映物质的宏观组成 C. 3CO2只具有微观意义 D.3H2O中的“2”表示2个氢分子 4、用符号表示 两个氧原子 两个水分子 两个氧离子 。 5、判断并改错: 一个水分子是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2,2个水分子,表示水,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表示一个水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铜原子,铜元素,Cu,钠离子和氯离子,1:1,钠元素和氯元素,NaCl,C,2O,2H2O,2O2-,两个氢原子,原子,分享收获,强化思想,升华,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通过这节课,你在学习方法和思想上 有哪些收获?,(1)能说出化学式的意义; (2)能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些物质或粒子; (3)知道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意义。,学习目标你到达成了吗?,O负二Cl负一, 单质零价永不变。 +1H Na K和Ag, +2Mg Ca Ba和Zn, 3Al 4Si 5价P, 2、3Fe 2、4C, -2、4、6S都齐全, Cu的二价最常见。,作业:背诵化合价口诀,,比一比是谁背的最快?,比一比是谁默写的最快,最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