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的险》教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06769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山的险》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华山的险》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华山的险》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华山的险》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华山的险》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山的险》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山的险》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华山的险教材简析 “五岳归来不看山”,华山便是这五岳之一,它以“险”而名闻天下。而本文的作者也就抓住它的这一特点,用其登华山两天两夜的亲眼所见及其切身感受,给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它那非同一般的险,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 借助批读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华山之险, 体验作者表情达意的妙处。 3. 试着自己进行批读。教学重点: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感受作者的细腻描写。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用具: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创境导入,审题质疑。(6) 同学们,知道中国有名的五岳?来给大家说说。(东岳泰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五岳各具风采,其中的

2、华山便以它的险而著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华山的魅力。 齐读课题:华山的险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主质疑,教师归纳整理。预设:华山的险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3)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并尝试理解词语意思。理解词语:敛气屏息 虔诚 横空出世 采取在小组内轮流读、全班抽读等方式检测朗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相机指导学生正音。 出示生词卡片,认读词语:蜿蜒 沟壑 厮杀 狭窄 敛气屏息 倒霉 虔诚 疲倦 峰峦注意指导:本课生字字形比较复杂,可采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合一合”、“换一换”的方法记忆,

3、并注意把字写美观。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三、熟读课文,初步感悟:(21) 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10)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华山有了哪些了解?(知道了华山的路险、峰险。而苍龙岭、老君梨沟尤其险)2、谁能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提出的主要问题?预设:华山的险体现在哪些方面?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面的的问题,画出有关的语句,并试着在旁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试着结合批注理解课文内容。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要特别关注学困生。二、合探解疑:(18)1、同桌俩相互交流:通过自读

4、探究,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在交流的同时作出评价和指正。2、班级汇报,教师点拔A 、感受华山苍龙岭的“险”出示句子:瞧,在深深的山坳里崛起的一条狭而长的山脊,远看似一条绳子从天下斜斜地横放下来,那就是“苍龙岭”。它左右两旁的沟壑深不见底,山风夹攻上来,全无遮掩,呼呼大作,似有千军万马在厮杀。“从天山斜斜地横放下来”.从形状上写出了华山的峰峦的险。 从沟深、风大、游人小心三方面写出了苍龙岭的险。 B、感受华山老君梨沟的“险”出示句子:路狭窄仅容一人,斜斜地从几百米高处滑下来,两边空空荡荡,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游人是一个紧挨着一个,小心翼翼,全神贯注,敛气屏息。稍不注意,那顺着的一溜儿都会跟着

5、倒霉。从对游人的神态描写中,体会华山老君梨沟的险。(间接描写)出示句子:有的人只是爬上了一小段,便觉得太冒险了,赶快退下来。从沟下往上望去,人们的动作或蹲、或跪、或手脚并用,犹如一个个虔诚的朝拜者。从对游人爬山的动作描写上进一步体会到了华山老君梨沟的险。(间接描写)引导学生多读几遍,体会华山的险。3、拓展延伸,升华认识:1)、补充华山的资料,进一步使生了解华山的相关知识,体会华山险的魅力。2)、结合批注,诵读诗句,感受登上山后的惬意。并提供“无限风光在险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自古华山一条路”等诗句让学生欣赏。三、质疑再探:(5)1、默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疑问?2、引导生质疑,并恰当处理生成的问题。预设:什么是朝拜者? 四、拓展运用(5)1、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出一两道测试题考考同桌。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命题的全面性、开放性和灵活性。3、 教师梳理有价值的自测题,在班级交流。板书设计 苍龙岭 沟深、风大华山的险 老君梨沟 路窄、路斜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