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一政治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05604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一政治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一政治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一政治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一政治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一政治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一政治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一政治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周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0分)1. 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时代,为新年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这表明()A. 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 大众传媒代替传统媒介传递信息C. 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D. 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2. 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

2、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 B. C. D. 3. 当前,互联网日益成为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给力”“吐槽”“拍砖”“雷人”这些新词已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并有部分新词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材料体现了 文化是指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A. B. C. D. 4.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

3、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 要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和目标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A. B. C. D. 5.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打造“中国品牌”,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

4、的影响文化对提升国家创造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工匠精神是解决我国创新不足的主导力量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A. B. C. D. 6.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热潮,一浪接一浪。近年来,华韵尚德在德国购买电视时段播出中国节目、凤凰传媒创中国出版业最大跨国并购案多家民营文化企业把生意做到海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外传播了鲜活、真实的中国文化。这表明() 文化以物质为载体,中华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是助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 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A. B. C. D. 7.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5、下列对这种影响传导顺序表述合理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型的产业或部门。A. B. C. D. 8. 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山东曲阜孔府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表明 发展优秀文化有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文化的发展决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文化复兴是实现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基础要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A. B. C. D. 9.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

6、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2018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此举是基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优秀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 10. 新一届领导集体注意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是基于()展示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我国国际传播力已十分强大的必然要求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需要。A. B. C. D. 11. 党的十

7、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说明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 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A. B. C. D. 12. 在回答记者关于“全民阅读”的问题时,李克强说:“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

8、力量。”材料中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熏陶的过程B. 全民阅读将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物质性影响C. 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 阅读能力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13. 读图净化。抵制网络谣言,要净化互联网空间,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是因为( ) A.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C.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D.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14.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有人曾这样概括阅读的意义:如果我们停止阅读,人类的

9、天性也会发生变化,不再有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不再那么善解人意,不再自我反省,不再有创造性的思维。这强调阅读()是人认知和情感的源泉,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认知领域,深化人的认识能力是人区别于物的特征,是社会性形成的根本方式能够以其特有途径改变人的知识构成和思维方式。A. B. C. D. 15. 家风又指门风,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世伦理,甚至影响人的一生。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这表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

10、的、深远持久的要全面继承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伦理家庭教育是传达社会规范、培养良好风尚的重要途径A. B. C. D. 16. 近年来,湖南省根据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等部委的统一安排,开展了“扬正气、促和谐”全省廉政公益广告创作评选,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下列成语诗文中与“廉政公益广告能促进廉政建设”反映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一致的有()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A. B. C. D. 17. 历经82年沧桑,义勇军进行曲始终是中华儿女永驻心底的奋进之歌。唱国歌,爱国歌,

11、越来越成为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无论身处何地,只要铿锵有力的国歌响起,那就是祖国的坐标。这说明() 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需要国家意志的推动国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借助法律规定的内容和形式能够重塑民族精神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A. B. C. D. 18. 为了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国务院设定了每年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我国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因为它是 展现中华文化的凝固艺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载体A. B. C. D. 19. 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

12、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 B. C. D. 20. 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传统文化

13、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 B. C. D. 21.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德国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我们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以茶会友品人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文化差异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优劣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才能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通过交流与合作,其他文明的一切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A. B. C. D. 2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演讲提出了共同构建

14、人民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他指出“和美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这意味着 坚持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要坚持包容性,增强对各种文明的认同和理解文化交流互鉴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精神瑰宝,应平等和睦相处A. B. C. D. 23. 在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可见,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尊重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了世界文化相互融合推进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