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03180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高二联合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说明: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41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如古玉,碧彩天成釉是附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它能使陶瓷表面光洁并增加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在陶瓷的基础釉料中加入含有不同着色金属元素的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烧成气氛中,会使釉面呈现不同的颜色。窑变,是指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由于无法精准地控制温度和窑内气氛,而烧制出来的部分或全部釉色偏离原本预定釉色的一种 “事故”。雍乾时期的窑变釉是瓷器史上一个艺术高峰,而早在此高峰之前的近

2、千年前的唐代,窑工们因为烧制黑釉瓷过火而收获了一种崭新的颜色釉茶叶末釉。早期,茶叶末釉主要在耀州窑 (陕西铜川)进行烧制,后来,浑源窑 (山西)等北方地区其他窑口也烧造茶叶末釉瓷。然而在唐宋时期,依然还是以耀州窑为最,其他窑口都无法与之相比。当然,由于技术的原因,耀州窑的茶叶末釉和雍乾时期的相比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还依然存在着胎质较粗、胎土不匀 (呈灰色或黄色的胎骨中,有肉眼可见的气泡和颗粒状物质)、施釉不到底等缺陷。明清时期宫廷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喜爱使用颜色釉瓷,到清代,甚至对各种颜色釉的使用都进行了身份限制。因此,明清两代官窑都非常注重颜色釉瓷的生产,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惜工本进行改

3、革和创新,烧制出来许多空前绝后的精品瓷器。其中,完美的茶叶末釉终于出现。据记载,明代御窑厂所生产的茶叶末釉,因其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像鳝鱼的皮而被称为 “鳝鱼黄”。 雍乾年间, 唐英督导景德镇御窑厂,期间致力于陶瓷工艺的开发和研究。其中包括对原料精选细淘,反复试验,掌握了制坯胎和釉汁的合理配方和烧成条件,并且对多道工序进行细致的分工。在施釉上改进方法,在器物内部采用荡釉法,外部采用吹釉法,克服了蘸釉时造成的釉面不平、不匀和易破的缺点。因而,雍乾时期的茶叶末釉瓷坯胎纯净,釉色温润纯正,造型规整,装饰精致美观,代表了茶叶末釉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茶叶末釉在唐英督造时期由唐英命名为 “厂官釉

4、”, “茶叶末” 是 陶雅 (清) 一书中记录古玩商人的叫法。书中还记载 “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笵为瓶,最养目”。茶叶末因其表面似黄似绿的颜色而得名。其因釉色色调的深浅有别、年代不同,又有 “鳝鱼黄”、“蛇皮绿”、“蟹甲青”、 “老僧衣”、 “油绿釉” 等不同的称呼。而本质上,茶叶末釉是一种高温结晶釉。它的化学组成特点是铁高、镁高、钙高,镁的含量必须在2%以上。而分布在器物表面的茶叶细末也并非人为制作,而是在烧制过程中自动从釉中析出的晶体,而烧制温度要在1250-1280 之间, 还原气氛为主, 冷却要慢, 在瓷器制作当中,属于要求比较苛刻的一种。茶叶末釉釉面无光,古

5、朴平和,在后期,也用做仿古、仿青铜瓷器中。它原是烧成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 (共8页 )缺陷,然而古代人民敏锐地察觉到它无与伦比的魅力,不断钻研创新,掌握烧制的配方和技术,使这种纯净古朴的釉色,成为我国瓷器史上的一个代表性的创造。1. 下列关于 “茶叶末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唐朝时期,窑工们因为烧制黑釉瓷过火而收获了一种崭新的颜色釉茶叶末釉。 B. 唐宋时期,烧制茶叶末釉以耀州窑为最,其他窑口都无法与之相比。C. 雍乾时期的茶叶末釉瓷坯胎纯净,釉色温润纯正,造型规整,装饰精致美观,代表了茶叶末釉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D. 茶叶末釉烧制温度要在1250-1280之间,还原气氛为主,

6、冷却要慢,在瓷器制作当中,属于要求最苛刻的。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 在陶瓷的基础釉料中加入含有不同着色金属元素的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烧成气氛中,会使釉面呈现不同的颜色。B. 窑变,是指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由于无法精准地控制温度和窑内气氛,而烧制出来的部分或全部釉色偏离原本预定釉色的一种 “事故”。C. 唐宋时期,由于茶叶末釉存在着胎质较粗、胎土不匀、施釉不到底等缺陷,所以不能被时人接受和喜欢。D. 茶叶末釉因釉色色调的深浅有别、年代不同,有 “鳝鱼黄”、 “蛇皮绿”、 “蟹甲青”、“老僧衣”、“油绿釉”等不同的称呼。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7、 (3分)A. 茶叶末釉从唐代被发现历经宋明,到清雍乾年间,终于克服各种缺点,发展到完美。B. 明清两代官窑都非常注重颜色釉瓷的生产,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烧制出许多空前绝后的精品瓷器,所以,宫廷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喜爱使用颜色釉瓷。C. 茶叶末釉虽釉面无光,古朴平和,但 “娇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笵为瓶,最养目”。D. 茶叶末釉这种纯净古朴的釉色,能成为我国瓷器史上的一个代表性的创造,得益于古代人民敏锐地察觉到它无与伦比的魅力,不断钻研创新,掌握了烧制的配方和技术。(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陈衡哲的1914上海外滩码头上远洋邮轮汽笛响起,送别的人挥舞着手臂

8、,凝望着自己的亲友,有的甚至发出嘤嘤的哭声。这条船上载着一批特殊的客人第一批获得清华奖学金的9名女留学生。这天是1914年8月15日。留学生之中,有个女孩与众不同:只有她没有哭泣的母亲或其他亲人来送行。因为受不了跟母亲离别的场面,她早早就跟家人说不要送别。这个女孩,就是有着诸多 “第一” 头衔的陈衡哲:第一批官派赴美留学的女留学生中的一员、 “五四新文学的第一位女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教授。这一年,她24岁。除父母之外,三舅对陈衡哲的早年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三舅常常对她说,世人对命运有三种态度:其一是安命,其二是怨命, 其三是造命。 三舅希望她有造命的态度,也相信她能创造自己的命运。她确实是这么

9、做的,也做到了。对命运的第一次抗争,是她7岁时拒绝缠足。她很幸运,当时社会上已经有开明人士抨击缠足的陋习,虽然母亲以将来好找婆家为由,要求她缠足,但在陈衡哲多次拒绝后,便也作罢,让她得以保持一双天足。她的第二次抗争,则是13岁时离开父母, 去广州考西式医学院。 她之所以这么执着于上学,跟她十一二岁时对梁启超、谭嗣同的崇拜有关。她曾经想当个穿白袍、骑白高二语文试题第2页 (共8页 )马,带着战士们冲锋陷阵的中国式贞德,但梁、谭二人的榜样力量让她最终确定了知性发展的人生道路。要实现这个志向,就必须接受教育,以获取必要的知识和训练。于是,在13岁的这一年,也就是1903年,陈衡哲独自坐上了现代化的蒸

10、汽船,前往广州。其时,虽然已经出现了各种新式学堂,但女子教育尚未被纳入教育系统陈衡哲想上能接受西式知识训练的女子学校,除了她不喜欢的医学院,似乎也没有太多选择。因为年纪太小,陈衡哲在广州没被医学院录取, 最后入读上海一所中英女子医学院。接着,17岁,陈衡哲迎来了人生又一个挑战: 她父亲让她回成都, 家里有一门亲事在等着她。她坚决拒绝,表示自己 “永远不结婚”。 父女俩的对峙, 以她晕倒、 父亲软化告终。父亲答应她不再提她的婚事。在成都呆了一年后,陈衡哲再次孤身上路,去常熟的姑母家借住。在姑母家,她经历了1911年带来的亢奋期。她把自己定位为 “旁观者”,“在举国皆狂的时期,我却不知不觉地长成了

11、一个头脑冷静、不抱任何幻想的女子”。1913年冬天,经姑母介绍, 她在常熟乡下当起了家庭教师。 她经常忧郁地自问:我这样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这种生活和父母包办的婚姻生活有什么两样?转机在1914年来临。5月的一天,陈衡哲在报上看到了清华学校 (即清华大学的前身)招募首批赴美女留学生的消息。这次招考没有学历要求,满足 “体质健全、品行端淑、天足且未订婚”条件的女孩皆可报考,通过考试的话,就能获得奖学金去美国学习5年。当时一共有41人报名。笔试持续一周, 每天上午考3 门课, 下午考两门。 考试的科目中,有一半是陈衡哲从来没学过的,比如英国历史、美国历史、几何、代数等。她有投机取巧的时候,比如考美

12、国历史的一道题目:“安德鲁杰克逊为什么被弹劾?”她回答 “因为他违反了宪法”,她觉得自己这样回答十分聪明。 后来她得知, 她的美国历史不及格,那些含糊其词的回答都没有得分。大部分时候,她回答自己知道的东西,不知道的就不回答。那些她完全没学过的科目, 她只写下 “从来没学过这个科目”, 然后就交白卷。负责招生的人告诉她,这个举动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来到美国后,陈衡哲首先进入位于纽约州的普特南女子中学学习。那时的留美学界有两件大事,一是白话文学运动,一是科学救国运动。两大运动的提倡者分别是胡适和任鸿隽。彼时,陈衡哲对他俩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任鸿隽和陈衡哲相识,缘于 留美学生季报。 在 五十自述

13、 中, 任鸿隽回忆自己如何被陈衡哲的才情折服:“余读陈女士之文而识其名,盖自前一年余主编 留美学生季报得陈女士投稿始。当时女士所为文曰 来因女士传文辞斐然,在国内已不多见,求之国外女同学中尤为难得。 余心仪既久,1916 年夏与陈女士遇于伊萨卡,遂一见如故,爱慕之情与日俱深,4年之后乃订终身之约焉。”以任鸿隽为开端,陈衡哲结识了在美国的胡适、杨杏佛,以及在国内的蔡元培、朱希祖等风云人物。其中,胡适更视陈衡哲为平生知己。1920年,陈衡哲学成归国。这一年, 她成为北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 (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教授),并与任鸿隽成婚。能让抱定独身主义的她改变主意,与任鸿隽的一段表白不无关系:“你是不容易

14、与一般的社会妥协的。我希望能做一个屏风,站在你和社会的中间,为中国来供奉和培养一位天才女子。”陈衡哲在当时学界的地位之高,从今圣叹所著 新文学家回想录中所举的一个例子可见一斑:她曾被西南联大请去做讲座,头两排留给教授们坐,但来的教授太多,就连姚从吾、雷海宗等几位名教授都只能站在台角听。讲完后教授们纷纷上前向她致敬,有叫她 “老大姐”的,有叫她 “陈先生”的,但没有人叫她 “任太太”虽然此时她已辞去教职多年。(本文选自谭山山文章,有删改)高二语文试题第3页 (共8页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A. 去美国留学时,只有陈衡哲跟家人说不要送别,她多次孤身上路,这

15、说明她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女子。B. 在常熟做家庭教师时,陈衡哲经常忧郁地自问:我这样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这说明她性格忧郁。C. 任鸿隽被陈衡哲的才情折服, 称赞其文 来因女士传 文辞斐然, 并生爱慕之心,这从侧面烘托了陈衡哲不凡才学。D. 在陈衡哲辞去教职多年后,人们仍恭敬地称呼她 “陈先生”, 而没有叫她 “任太太”,说明她学识渊博,人格独立,大家对她十分敬重。E. 在陈衡哲的人生中,她的三舅、姑母、梁启超、谭嗣同都对她产生过重大影响。 5. 文章中哪些事件表现出陈衡哲对自己的人生采取了 “造命” 的态度? 请简要概括。(6分)6. 从陈衡哲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局 长 的 鱼岁月是把杀猪刀。局长突然发现自己开始苍老时, 已经57 岁。 按照惯例, 要不了一年,自己将退居 “二线”。身体看似硬朗的局长, 开始有意无意, 为行将退休的日子做准备。同事们说,局长您的字漂亮,再加紧练习下,说不准退休后会成为大书法家呢! 局长听后只是笑笑。同事们说说也就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