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通管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669997 上传时间:2017-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通管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word论文】通管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word论文】通管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word论文】通管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通管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通管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专业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通管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100 例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200 例符合入选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00 例在抗炎治疗基础上配合我院中药通管方灌肠,对照组 100 例单纯抗炎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 结论 中药灌肠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运用抗生素。在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中,增加了副作用小、效果好、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通管方 灌肠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盆腔炎 慢性病盆腔炎属上行性感染,多发生于分娩后、流产后

2、及宫腔内手术操作后,亦可由经期房事、不洁性生活所致。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性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缠绵、复发率高等特点,大多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迁延日久而致。常见症状为少腹一侧或双侧慢性盆腔胀痛、经期或劳累后所加重。月经失调,量多或淋漓不净,腰酸带下,并常以不孕来就诊。属中医“妇人腹痛”、 “癥瘕” 、 “月经不调” 、 “不孕症” 、 “带下病”等范畴。从 20022006 年,我院妇科门诊采用本院中药通管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100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纳入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 1

3、为依据。通过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少数诊断有困难者,借助 B 超检查确诊及输卵管碘油造影摄片。 (1)有感染病史;(2)下腹坠胀压痛及骶部疼痛,在劳累、性生活后、经期加剧,伴有月经失调、白带异常及不孕病史;(3)妇检时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在子宫旁及输卵管一侧或双侧,手可扪及索状物,盆腔结缔组织炎时一侧或双侧有片状增厚,并有轻压痛或扪及包块。1.2 排除标准 (1)年龄在 18 岁以下或 50 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3)慢性阑尾炎、盆腔结核、盆腔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4)不符合纳入标准,对研究过程中使用

4、的药物过敏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1.3 一般资料 2002 年 1 月2006 年 12 月接收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 200 例,年龄 1850 岁,病程 3 个月8 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00例,年龄 1850 岁,平均 34.5 岁;病程 3 个月 7 年,平均 26 个月。对照组100 例,年龄 2050 岁,平均 32.5 岁;病程 3 个月8 年,平均 30 个月。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具有可比性。2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使用方法:嘱患者在非经期,睡前排空大小便,将中药制剂通管方

5、浓煎至 100ml 保留灌肠,将肛管插入肛门 7cm,每次缓慢注入持续30min(通管方,本院组方:乳香、没药、败酱草、苏木、红藤、白花蛇舌草、桃仁、丹参、赤芍、川芎、当归、水蛭、地龙、蒲公英、紫地丁、元胡等适量,上药材混合加水煎煮 2 次,每次煮沸 2h,浓煎至 100ml) ,每天 1 次, 12 天为1 个疗程。休息 3 天后进行第 2 个疗程。经期口服氟哌酸 0.3g,每天 2 次;替硝唑 0.5g,每天 2 次;7 天为 1 个疗程。2.2 对照组 单纯经期间口服氟哌酸 0.3g,每天 2 次;替硝唑 0.5g,每天2 次;7 天为 1 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物。以

6、上治疗作周期疗法,每个月经周期治疗 1 个疗程,治疗 1 个疗程未痊愈者,继续第 2 个疗程,共 3 个疗程。若有盆腔炎包块或附件增粗者,由同一台 B 超机,专人观察测量治疗前后盆腔情况并做记录,若有输卵管炎或输卵管阻塞,由同一台摄片机,专人操作观察治疗前后摄片情况。3 结果3.1 疗效观察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评定疗效。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 B 超检查子宫附件正常,盆腔无包块、无积液或输卵管检查通畅;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妇检或 B 超提示盆腔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自觉症状好转,妇检或 B 超提示盆腔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B 超

7、提示盆腔症状、体征无改善。3.2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 t 检验比较,P0.014 讨论在妇科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日趋增多,并且年龄越来越年轻。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慢性盆腔炎患者主要是以不孕症、宫外孕等疾病就诊时被发现的,可见很多患者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不多,而且患者在治疗急性盆腔炎时不彻底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慢性盆腔炎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阻塞)的发生, 输卵管阻塞的原因有输卵管痉挛和因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结核、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引起的机械性阻塞,在后者中慢性输卵管炎约占 2/3 以上。输卵管内炎

8、症碎片、浓稠的黏液、细小的纤维丝均可引起输卵管阻塞。临床多采用通气、通水及手术治疗,但疗效不明显。由于慢性盆腔炎缠绵难愈,疗程长,用药久,口服汤剂使部分患者难以坚持,消炎药的毒副作用比较大。因此,近年来中药治疗盆腔炎,一是在内服药剂型上进行了大量研究,一是在给药途径上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在给药途径上探索最多的是中药灌肠,如红藤汤加减灌肠3 ;盆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4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包块 36 例疗效观察35等等。 通管方由乳香、没药、败酱草、苏木、红藤、白花蛇舌草、桃仁、丹参、赤芍、川芎、当归、水蛭、地龙、蒲公英、紫地丁(清热解毒) 、元胡、板蓝根、金银花、栀子、水牛角、珍珠母

9、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止痛的功能;以现代医学的观点,即有抗菌、消炎、改善盆腔脏器微循环等效果;特别是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地龙、水蛭有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和溶栓的药理作用;乳香、没药、苏木、川芎、当归等行气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根据我院20022006 年观察结果,通管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在 2 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好转,3 个疗程后疗效更为显著,总有效率达 91%,特别是对子宫一侧呈片状增厚或索状增粗且伴有压痛的炎症体征者,腹痛、脓性白带逐渐转至基本消失,对不孕者、输卵管炎患者输卵管检查通畅。通管方灌肠给药时,

10、药物在直肠吸收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后再由肝脏进入大循环;另一条是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大静脉,而进入大循环。而且该药栓在使用过程中,有如下的优点:(1)药物不受胃肠 pH 或酶的破坏而失去活性;(2)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性;(3)药物直肠吸收,不像口服药物受肝脏首过效应破坏;(4)直肠吸收比口服干扰因素少;(5)对不能或者不愿吞服片、丸及胶囊的病人,尤其适用此法给药;(6)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好68 。在临床观察中,治疗组患者使用通管方灌肠除出现轻度腹泻外,余未见明显副作用。200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有急性盆腔炎病史者

11、 176 例,均有抗生素治疗史,鉴于急性盆腔炎常属于混合感染引起,故其中多数存在未合理使用抗生素史,当迁延成慢性盆腔炎后患者体质较差,且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器官病理变化较为突出,全身用药难以通过血循环直达病灶,再重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相对药物的副反应却显得突出,而用塞肛方法中成药的有效成分通过局部淋巴循环或渗透作用进入盆腔器官及组织,起到活血祛瘀、消炎止痛的治疗目的,对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长期滥用抗生素出现耐药性副反应的患者。临床观察显示慢性盆腔炎的发病与急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有密切关系,这与病原体沿生殖道上行,引起感染有关。宫颈炎易引起盆腔炎,可能与宫颈炎的自然防御机

12、能被破坏有关。故对急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患者,应积极彻底治疗,以防迁延成为慢性甚至影响生育功能。治疗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方案无明显的毒性反应,价格低廉,很受患者欢迎,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缺点是操作复杂。【参考文献】1 乐杰.妇产科学,第 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63-26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252.3 孟洪芳.山西中医,1992, (1):41.44 李翠萍,马文侠.河南中医,1998, (2):36-37.5 钟晓玲.新中医,2004,36(8):29-30. 6 鲁献斌,赵芳,王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经验.中国医药学报,2002,17(10):635-636.7 孔秋英,谢红宁.妇产科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74-478.8 陈何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 100 例. 新中医,2001,33(7):3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