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案(pdf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698968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1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案(pdf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案(pdf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案(pdf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案(pdf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案(pdf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案(pdf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案(pdf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2019 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试题解析与评分细则(仅供参考)试题解析与评分细则(仅供参考) 2019 年莆田市高三历史质检命题组2019 年莆田市高三历史质检命题组 24表 1 为不同文献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治国思想的记述。 表 1 出处记述 管子重令“受禄不过其功,服位不侈其能。 ” 说苑政理“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 商君书赏刑“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 史记吴起列传“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 由此可以推知 A削弱旧贵族的势力成为潮流B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严重固

2、化 C军功阶层全面取代显贵望族D君主对权臣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选 A。 本题命题材料来源于 2017 年第 1 期历史教学 (上半月刊)刘泽华的依靠“巨室” 与打击“巨室”-战国历史进展的症结问题之一 。 管子重令 : “受禄不过其功,服位不侈其能。 ” (受禄不超过自己的功绩,当官不 超过自己的才干,这意味着要凭借功绩、才干,才能获得功名利禄) ; 说苑政理 : “夺 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 (剥夺没有功绩的世卿世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 ; 商 君书赏刑 : “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 (秦国的利禄和爵位是以战功论赏,通过战

3、功论赏获 得“富贵” ) ; 史记吴起列传 : “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 (把不重要且无所事 事的公族都裁掉,废除旧例对公族的供给,把省下来的财物用来训练善战的战士。 )综合上 述信息可知,削弱和打击世卿世禄的旧阶层成为时代发展的共识,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历史 发展的主流。故 A 项正确。 B 项, “社会结构严重固化”不符合史实,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并 非“固化” 。 C 项, “全面取代”中的“全面”用词夸大事实,不符合史实。 D 项,君主打击旧贵族的势力,树立新兴阶层的权威,说明了君主的实际控制力得到张 扬。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4、解析】选 A。 本题命题材料来源于 2017 年第 1 期历史教学 (上半月刊)刘泽华的依靠“巨室” 与打击“巨室”-战国历史进展的症结问题之一 。 管子重令 : “受禄不过其功,服位不侈其能。 ” (受禄不超过自己的功绩,当官不 超过自己的才干,这意味着要凭借功绩、才干,才能获得功名利禄) ; 说苑政理 : “夺 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 (剥夺没有功绩的世卿世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 ; 商 君书赏刑 : “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 (秦国的利禄和爵位是以战功论赏,通过战功论赏获 得“富贵” ) ; 史记吴起列传 : “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 (把不重要且无所事 事的公族

5、都裁掉,废除旧例对公族的供给,把省下来的财物用来训练善战的战士。 )综合上 述信息可知,削弱和打击世卿世禄的旧阶层成为时代发展的共识,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历史 发展的主流。故 A 项正确。 B 项, “社会结构严重固化”不符合史实,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并 非“固化” 。 C 项, “全面取代”中的“全面”用词夸大事实,不符合史实。 D 项,君主打击旧贵族的势力,树立新兴阶层的权威,说明了君主的实际控制力得到张 扬。 25汉初,刘邦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分封诸王。九个同姓王和长沙王吴芮的封地, 约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中央管辖的十五个郡主要在关中地区,大致相当于秦国范围。 这反映了

6、汉初郡国并行制 A迅速形成地方割据B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C实现中央垂直管理D尊重各地原有传统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选 D。 本题命题材料来源于 2004 年第 8 期广西社会科学唐德荣的郡国并行体制积极作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选 D。 本题命题材料来源于 2004 年第 8 期广西社会科学唐德荣的郡国并行体制积极作 用的阶段论分析 。 刘邦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进行分封诸王,中央管辖的十五个郡主要是在关中 地区,大致相当于秦国范围,而九个同姓王和长沙王吴芮辖封的四十二个郡,约相当于关 东六国故地,从封域范围来看,明显体现出尊重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化圈独立性

7、质的特 点,反映出郡国并行制对各地原有传统的高度尊重。在郡国并行制下,人们可以按照自己 习惯了的生活方式来生活,迎合了楚汉战争后人心思定的现实情况,有利于社会安定,在 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国家统一。故 D 项正确。 A 项, 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汉初郡国并行制如何实施, 即郡国范围如何确定以及分布特点, 并未涉及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割据这一消极后果,而且汉代的地方割据的典型事件吴 王刘濞引发的“七国之乱”发生于汉景帝时期,选项用“迅速”这一程度词表述不严谨。 B 项,由于王国在汉初经济中所占比重大,王国地盘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人口占二分 之一,决定了王国对西汉社会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行郡国并行制对汉

8、初社会发展起 着推动作用,文景之治从某种意义上就是郡国并行制共同推动的结果。 C 项,郡县制才能实现中央垂直管理,封国具有相对独立性。 用的阶段论分析 。 刘邦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进行分封诸王,中央管辖的十五个郡主要是在关中 地区,大致相当于秦国范围,而九个同姓王和长沙王吴芮辖封的四十二个郡,约相当于关 东六国故地,从封域范围来看,明显体现出尊重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化圈独立性质的特 点,反映出郡国并行制对各地原有传统的高度尊重。在郡国并行制下,人们可以按照自己 习惯了的生活方式来生活,迎合了楚汉战争后人心思定的现实情况,有利于社会安定,在 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国家统一。故 D 项正确。 A

9、项, 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汉初郡国并行制如何实施, 即郡国范围如何确定以及分布特点, 并未涉及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割据这一消极后果,而且汉代的地方割据的典型事件吴 王刘濞引发的“七国之乱”发生于汉景帝时期,选项用“迅速”这一程度词表述不严谨。 B 项,由于王国在汉初经济中所占比重大,王国地盘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人口占二分 之一,决定了王国对西汉社会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行郡国并行制对汉初社会发展起 着推动作用,文景之治从某种意义上就是郡国并行制共同推动的结果。 C 项,郡县制才能实现中央垂直管理,封国具有相对独立性。 26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

10、 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 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 容。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B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D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选 B。 本题命题材料来源于张岂之的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 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其制:老男、笃疾、废疾受 口分田 40 亩;寡妻妾受口分田 30 亩,如为户主,则受口分田 30 亩,永业田 20 亩;道士、 和尚受田 3

11、0 亩,女冠、尼姑受田 20 亩。杂户、太常音声人受田与百姓同。官户与工商业 者减百姓之半。上述规定适应了唐代社会结构变化的现实,照顾到了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因此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历史的进步,故 B 项正确。 A 项,均田制下的主要土地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因此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土地兼并的 作用,但材料只涉及到均田制实行的方式,并未涉及均田制的影响。 C、D 两项,均田制是国家把无主荒地分给农民,保护自耕农经济,从而保障国家的财 政收入,而非促进地主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官僚集团的利益。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选 B。 本题命题材料来源于张岂之的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

12、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 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其制:老男、笃疾、废疾受 口分田 40 亩;寡妻妾受口分田 30 亩,如为户主,则受口分田 30 亩,永业田 20 亩;道士、 和尚受田 30 亩,女冠、尼姑受田 20 亩。杂户、太常音声人受田与百姓同。官户与工商业 者减百姓之半。上述规定适应了唐代社会结构变化的现实,照顾到了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因此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历史的进步,故 B 项正确。 A 项,均田制下的主要土地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因此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土地兼并的 作用,但材

13、料只涉及到均田制实行的方式,并未涉及均田制的影响。 C、D 两项,均田制是国家把无主荒地分给农民,保护自耕农经济,从而保障国家的财 政收入,而非促进地主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官僚集团的利益。 27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富有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 茶、米,又转销西北、蒙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这反映出当时 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B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 C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D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 【考点】商业的发展 【解析】选 A。 本题命题材料来源于齐涛的中国古代经济史 (山东大学出版社) 。 明清时期,晋商把山西特产转卖江南,又换取当地特产,又转

14、销西北、蒙等地,其贩 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再扣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麦、棉、皮、毛、木材、旱烟” 、 【考点】商业的发展 【解析】选 A。 本题命题材料来源于齐涛的中国古代经济史 (山东大学出版社) 。 明清时期,晋商把山西特产转卖江南,又换取当地特产,又转销西北、蒙等地,其贩 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再扣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麦、棉、皮、毛、木材、旱烟” 、 “丝、绸、茶、米” ,从中看出农副产品流动性大,折射出商品化趋势明显。故 A 项正确。 B 项,从晋商的经营活动无法推导出其经济地位的变化,更无法说明其“快速提升” 。 C 项, “决定”一词过于绝对化,区域位置只能“影响”商业贸易

15、发展。 D 项,题干材料反映出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但无法推导出其“成为商业主流” 。 “丝、绸、茶、米” ,从中看出农副产品流动性大,折射出商品化趋势明显。故 A 项正确。 B 项,从晋商的经营活动无法推导出其经济地位的变化,更无法说明其“快速提升” 。 C 项, “决定”一词过于绝对化,区域位置只能“影响”商业贸易发展。 D 项,题干材料反映出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但无法推导出其“成为商业主流” 。 281845 年福州将军敬穆奏报: “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者,十室而九。 ”1852 年香港总督府秘书密切尔写到: “十分之九的中国人都穿着这种自织的土布完全是 农家生产的。 ”这反映

16、了 A历史事实因史料杂乱而变得模糊不清B. 科学运用史料才能逐渐接近历史事实 C. 原始史料能够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 综合两种原始史料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考点】史学理论与方法 【解析】选 B。 本题命题材料来源于 2018 年第 1 期中学历史教学于云雁、赵之科的对一则经典 史料的探源与质疑 。 1845年福州将军敬穆的奏报和1852年香港总督府秘书密切尔的记录反映的历史事实相 互冲突,说明同一历史事件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记载,留下不同的甚至 相冲突的史料,所以要科学运用史料,学会辨别史料真伪,才能逐渐接近历史真相。故 B 项正确。 A 项,历史事实因史料杂乱而带来研究难度,但通过科学的方法能够接近历史事实,不 应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C 项,原始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但原始史料也需要进行甄别,进行多重论证, 有缺陷的原始史料也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