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一 气候课件 中图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696920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10.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一 气候课件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一 气候课件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一 气候课件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一 气候课件 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一 气候课件 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一 气候课件 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一 气候课件 中图版(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气候,微专题一 影响气候的因素(第三章第一节),知 识 整 合,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改变水热的组合状况而起作用,以北半球为例,如下所示:,逐渐降低,热,寒,低,高,冬,夏,低,多,高,少,多,少,多,少,少,多,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性,季风,海洋,陆地,较大,较均匀,较小,较大,降温减湿,增温增湿,温和湿润,秘鲁,高,强,低,弱,迎风,背风,【排查纠错】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受单一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定高温多雨。( ) (2)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不一定干燥。( ) (3)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 ),深 度 解

2、读,1.世界气温 (1)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2)气温的影响因素分析,2.世界降水 (1)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和凝结核。 例如:雾的形成条件分析如下:,(2)常见类型,(3)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4)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对 接 高 考 命题角度一 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 1.(2013山东文综,5)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

3、图完成下题。,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 解析 图中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海陆的气温差异非常小。而出现气温差异非常小的时刻应该是太阳升起后的一段时间,陆地上空气温与海洋上空气温基本相同,所以最可能的时间应该是9时。故选B项。 答案 B,【万能模板】 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常考的 类图像之八) 典图示例,等温线图是描述某地区气温分布状况的地图,因气温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密切相关性,成为高考综合考查中的重要图类之一,判读的重点是等温线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图1 某城市气温时空分布图,图2 某地区年均温分布图,图3 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

4、等温线分布图,读图指导 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 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 (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如图1中a地等温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气温值高于13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图2中地气温大于24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 (1)海陆与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

5、),七(月)陆(向)北(弯曲)。 (2)地形:如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3)洋流: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 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1)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2)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3)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

6、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4)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 (5)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如图2中台湾东部为台湾山脉,等温线密集,而其西部为平原地形,等温线稀疏)。,命题角度二 两地气温差异比较 2.2015新课标,3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

7、2。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8分),解析 本题考查冻土的成因。结合材料中多年冻土的介绍,可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的特点回答。 答案 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反思归纳】 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

8、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命题角度三 气温影响因素的分析 3.2013课标,36(1)、(2),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9、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图1,图2,【审题突破】 1.从题干获取信息 (1)关注的是 ,冬季冷空气南下影响南方的气温。(2)同区域相比较,突出攀枝花的高温。(3)纬度低,冬季太阳高度角大。(4)注意 对气温的影响。,(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冬季,地形,2.从图像获取信息,地形,河流谷地,3.审查设问信息 (1)描述天气特征而不是气候特征。 (2)规定了答题的范围与思维的角度。 答案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

10、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命题角度四 降水成因分析 (2013课标,4)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完成第4题。,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解析 由比例尺可知,图示区域实地范围较小,区域内部大气环流、纬度和洋流影响没有明显差异,A、C、D三项不正确;由图可知,该地东部地形为高原,地表景观为荒漠

11、,西部地形为山脉,地表景观为植被,地表景观与地形相对应,可见地形是影响图示区域地表景观的最重要因素,地表景观的差异反映了降水差异,可见地形是该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B项正确。 答案 B,5.2015天津文综,14(1),9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 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9分),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T岛纬度较低,且处于东北信风带,太阳直射点北移时,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大部分时间受东北信风影响,岛屿东北部为迎风坡,多地形雨;而且T岛东北侧海域有暖流经过

12、,对大气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有利于降水的形成。 答案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反思归纳】 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首先是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命题角度五 据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分析降水特点及成因 6.2013浙江文综,36(2),10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

13、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审题突破】 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1)由文字材料可知该图为“年降水量分布图”,应抓住年等降水量线的特征来解读。 (2)结合图例,仔细分析年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疏密、走向、闭合状况等。,2.由题图获取信息,迎风,背风,大,递减,答案 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万能模板】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常考的 类图像之九) 典图示例,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

14、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常考查的等降水量图的类型如下表所示,这些类型的等降水量线图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图1 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 某地区区域图,图3 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读图指导 1.读数值大小及递变 (1)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如图3中R地)、最小值(如图1中丁地)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 (2)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如图2中由南向北递减,图3中由南向北递增)。 2.描延伸方向 (1)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2)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

15、主要因素是海拔。,3.看形状变化 (1)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如图3中Q地),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 (2)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4.把握疏密程度 (1)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如图1中甲地附近。 (2)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如图1中丙地南侧。,微专题二 世界气候类型,知 识 整 合,1.热带气候类型,刚果河,亚马孙河,马来群岛,赤道低 气压,上升,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热带,季风,印度,中南,季

16、节移动,全年气温高,一 年分旱、雨两季,热带,草原,沙漠,热带,部分,中部大,巴西高原,赤道低气压 带和信风带,全年高温,一 年有明显的 干、湿两季,撒哈拉,阿拉伯,澳大利亚,信风带,终年炎热干燥,2.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秦岭,淮河,北美,南美,澳大利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冬、,夏季风,高温多雨,温和少雨,地中海,地中,30,40,西,澳大利亚,非洲,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炎热干燥,温和多雨,3.温带气候类型,温带 海洋性,西,西欧,北美,南美,终年受西,风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华北,东北,亚欧,北美,高温,多雨,4.寒带气候类型,冰原,苔原,【排查纠错】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控制形成草原气候。( ) (2)根据气温最高、最低出现的月份可以判断南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为北半球,1月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