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4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662455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4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4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4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4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4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4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4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考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名师解读 1.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律。 2.掌握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3.学会地方时、区时、 日界线的计算。4.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一些自然现 象。,第4课时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特征,知识整合,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3周期 4速度,23小时56分4秒,昼夜交替,南北两极点,赤道,两极,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总结,深度思考,(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

2、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6)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的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读下图,回答(1)(2)题。,题组递进,(1)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B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 C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 D地位于地的西南方向 (2)与地相比,地自转的速度 (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解析 第(1)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结合图示信息知,地

3、所在经线为135E,不是东西半球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地位于地的西北方向,地位于地的西南方向。第(2)题,地纬度比地高,所以线速度小于地,角速度与地相同。 答案 (1)D (2)C,1(2013天津文综,9)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下题。,走进高考,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解析 本题通过恒星视运动考查地球自转周期。恒星视运动实质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地球每小时自转15,故需要连续拍摄3个多小时。 答案 B,(2010江苏地理,

4、3)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下题。 2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解析 6月22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当地为2326N;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52左右,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左右,且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2左右,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乙地接近南回归线,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比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说明丁地比甲地更接近回

5、归线,纬度比甲地低。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乙、丙、丁、甲。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所以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至小为乙、丙、丁、甲。 答案 B,1昼夜交替,考点二 自转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知识整合,【温馨提示】 昼夜的形成是因为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更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夜,昼,晨线,不透明,不发光,24,2常见晨昏线图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在不同的光照图中晨昏线的形态不一样,有

6、的图只显示晨线或昏线,有的显示晨线和昏线的一部分,有的显示整个晨昏线。如下列五幅图:,(1)从五幅图中分析晨昏线具有以下特点 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_。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晨昏线永远_赤道。 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_,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晨昏线只有在_时才与极圈相切。 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_、方向相反。 明确角度关系90,垂直,平分,023.5,二至日,相同,(2)从两个侧视图中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图2中最左侧线为_线,它与经线圈重合地方时为_时。 图2中最右侧线为_线,晨线与经线圈重合,地方时为_时。 图3中MN线为_线,它与南北极圈相

7、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_至日。,昏,18,晨,6,晨,夏,(3)从极地投影图(图4)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根据图中极点“S”可知该图为_半球,自转方向为_时针。 图中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北半球_至日。 (4)从矩形图(图5)中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AB为晨线,G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_时。 AC为昏线,H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_时。 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_日。,南,顺,6,18,冬,6,18,冬至,晨昏线判读及应用 1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能正确判断晨昏线是判读光照图的关键。,深度思考,2晨昏线的应用 晨昏线是地球光照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

8、含很多地理信息,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的应用现总结如下:,(2)确定地方时,(3)确定日期和节气 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确定纬度: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下图中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90AF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确定经度:下图中太阳直射点Q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数。,(5)确定昼夜长短 纬线被晨 昏线分成,【典例剖析】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

9、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 ),A线 B线 C线 D线 尝试自解 _,【析图过程】 从图中获取信息 答案 A,1读卫星所摄的地球光照图,图中a点的经度为15E。由图可知此时 ( ) Aa点地方时为18时 B北京正处于午休时间 C非洲南部草类茂盛 D苏伊士运河昼短夜长 解析 a点在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其地方时为6时。a点经度为15 E,用经度时差可估算北京的地方时。由晨昏线倾向可知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季。 答案 B,题组递进,2中国泰山站(7658E,7351S)于2014年2月8日正

10、式建成开站,它位于我国南极中山站(7622E,6922S)与昆仑站(7707E,8025S)之间。据此回答(1)(2)题。,(1)关于四个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北方 B泰山站距离中山站约900千米 C泰山站的极昼时间长于昆仑站 D长城站自转线速度大于泰山站 (2)图中四条弧线能代表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当日晨昏线状况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是南极地区分布图,故泰山站位于长城站东南方;泰山站和中山站纬度差约为4.5,直线距离约500千米;泰山站纬度低于昆仑站,则昆仑站极昼期较长。第(2)题,2014年2月8日,太阳直射南纬12左

11、右,南纬78及其以南地区处于极昼期。 答案 (1)D (2)C,(2014上海地理,1415)读极地投影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走进高考,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 A(120E,2326S) B(120E,2326N) C(60W,2326S) D(60W,2326N),解析 第1题,根据东经度递增为自转方向,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中心为南极点;根据“AC段为昏线”和

12、自转方向,判读夜半球在右侧,120E为子夜0时;“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推出南极圈极昼,故选D。第2题,南极圈极昼,所以,直射2326S,120E为子夜,故60W为12时,故C正确。 答案 1.D 2.C,3(2014浙江文综,11)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 ( ) A澳大利亚悉尼,5月 B美国华盛顿,1月 C南非好望角,9月 D印度孟买,4月,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的判断。根据题干中的条件“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说明其昼长不断缩短。5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逐渐向北移动,南半球各点的昼长不断缩短,A选项正确;1月

1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各点的昼长不断变长,B选项错误;9月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南半球各点的昼长不断变长,C选项错误;4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各点的昼长不断变长,D选项错误。 答案 A,4(2013浙江文综,11)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 )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示意图中O点为太阳直射点,不在晨昏圈上,B项错误;晨昏圈上各点纬度不同,不在同一纬线上,C项错误;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0时所在的经线,另一条为国际日界线

14、(180经线)。此时晨昏圈与经线不重合,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不与经线重合(最短连线为晨昏圈的劣弧段),D项错误。 答案 A,(2012福建文综,10)右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读图,完成第5题。,5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 )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解析 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说明M点位于67N附近,AM为昏线,说明67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北半球为冬季,颐和园雪飞冰封。 答案 D,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

15、甲、乙相比,_相对位置偏东,_时刻较早。,考点三 自转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知识整合,乙地,乙地,2地方时 (1)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_。 (2)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_,地方时相差_,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_。 3时区与区时 (1)时区:全球划分为_,每个时区_。 (2)区时:每个时区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相同,60,4小时,2时,24个时区,跨经度15,中央经线,4特别的计时方法各国各自执行的计时方法 (1)东部时区的区时充分利用_。 (2)半区时与中央经线相差_的经线的地方时。 (3)北京时间_的区时,即_的地方时。 【易错警示】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 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