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6626139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年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年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6年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6年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及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单元,q,shn,ln,chn lu,mo,su,珊瑚,秕,塾,t tn,r,cun,hn,dn,ku,b,zo,chn,3下列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棒上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A撑 放 系 拉 B支 撒 绑 拿 C支 撒 系 牵 D顶 放 连 牵,zh,zh,sh,o,o,ni,C,5下列表述准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 B因为读到这里,总是微笑起来,显出自

2、我陶醉,很是入神的样子。 C读完鲁迅先生至诚真情的文章,先生的音容笑貌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D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的好几篇提到的往事都与她相关。,B,C,6下列与上文衔接最自然的一项是( )(4分) 清清淡淡是水,无色无味是水,自由自在是水。我希望自己能为水所接受,_。 A假如只是一滴草叶上的露水 B然而只是一滴草叶上的露水 C况且只是一滴草叶上的露水 D哪怕只是一滴草叶上的露水 7请仿照课文第二段,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写一段话。(5分) 不必说那巍峨雄伟的泰山,气势磅礴的黄河,波澜壮阔的大海,清新秀丽的海滨城市,也不必说那朴实淳厚的民风,飞速发展的商贸经济,单是那博大精深的孔庙

3、文化,就值得你到我们山东旅游一番。,D,示例:不必说那巍峨雄伟的泰山,气势磅礴的黄河,波澜壮阔的大海,清新秀丽的海滨城市,也不必说那朴实淳厚的民风,飞速发展的商贸经济,单是那博大精深的孔庙文化,就值得你到我们山东旅游一番。,阅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完成下面的题目。 8这段文字集中写了百草园春夏秋的_和趣事。(2分) 9这段文字从多角度对百草园进行了描写,请你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3分) (1)写视觉的: (2)写听觉的: (3)写味觉的:,美景,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又酸又甜。,1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

4、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_,说明它们给泥墙根一带带来了无限_,表现了“我”的_心情。(4分) 12文段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既表现出“我”_ 的特点,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来说,既富有_又富有吸引力。(2分),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不能。“窜”字写出了叫天子的速度快,又来得突然,“飞”字则无法表达出这种意思。,拟人,生机与乐趣,愉快,声音悦耳,好奇心强,神秘感,14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5分) A觅食 轻捷 质扑 收敛 B乘凉 签赏 啄食 缘由 C书塾 消释 颠倒 鼎沸 D绅士 腊梅 渊搏 恭敬,C,D

5、,温暖心窝的话语 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城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就会被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

6、,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是班上写得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做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打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

7、她。 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我在那里待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我一张折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迹,我知道是班上的二

8、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头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在我作文本上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5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情?(4分) 16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这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

9、?为什么?(4分) 17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语句。(6分) 18结合全文,说说第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6分),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第二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而感到内疚);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和感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给“我

10、”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徐孺子妙答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瞳子:瞳孔。 1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 尝 ( ) (2) 譬如 ( ) 2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21“无此必不明”中的“此”指代的是什么?(2分) 22徐孺子年少聪敏,他从月亮联想到_,把月中物比喻为_,反 应极为敏捷。(2分),曾经,就好像,好比,如果月亮中没有东西遮挡,他应该非常明亮吧?,瞳子(瞳孔),人的眼睛,瞳子(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