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624759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第二部分 长沙重点专题突破,类型突破,. 物质的共存(8年3考),1. 共存的实质 物质或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则它们可以共存;若能发生反应,则它们不能共存。 2. 共存的条件 (1)组内物质均可溶。 (2)在同一溶液中,物质(即所含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 即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或水。,3. 初中阶段常见的不共存的离子对(8年3考) Cl Ag(AgCl) Ba2(BaSO4),OH-,H+(H2O+CO2) Ca2+(CaCO3)、Ba2+(BaCO3),H+(H2O) Cu2+Cu(OH)2、Fe3+Fe(OH)3、 Mg2+Mg(OH)2 (NH3+H

2、2O),【特别提醒】判断离子共存时,需注意溶液为电中性(不显电性),即在同一组物质的离子中,既含阳离子也含阴离子。,4. 解密物质共存中的隐含条件 (1)溶液为无色透明,则溶液一定不存在有色离子如Cu2、Fe2、Fe3、 、 等。溶液也不能形成浑浊或沉淀,即所给混合物中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不能共存。 (2)pH7或酸性溶液,则溶液一定存在H,且该溶液中没有能与H反应的物质(或离子)。,常见的描述有:酸性溶液、pH2(pH7或碱性溶液,则溶液一定存在OH,且该溶液中没有能与OH反应的物质(或离子)。 常见的描述有:碱性溶液、pH11(pH7)的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使紫色石蕊溶

3、液呈蓝色的溶液等。,针对训练,1.(2013长沙)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 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KNO3、NaCl、HCl B. FeCl3、Na2SO4、KCl C. CuSO4、H2SO4、NaCl D. FeCl2、KCl、NaOH,A,【解析】A中的三种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B中FeCl3的水溶液呈黄色;C中CuSO4的水溶液呈蓝色;D中FeCl2的水溶液呈浅绿色,且FeCl2与NaOH不能共存。,2.(2016重庆A)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 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NaOH B.

4、 BaCl2 C. KNO3 D. AgNO3,C,【解析】氯化铵、硫酸铜溶液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不能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A错误;硫酸铜溶液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BaSO4白色沉淀,氯化钡不能在该培养液中大量存在,B错误;氯化铵、硫酸铜溶液均不与硝酸钾反应,硝酸钾能在该培养液中大量存在,C正确;氯化铵溶液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硝酸银不能在该培养液中大量存在,D错误。,3.(2017衡阳)下列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且为无色溶液的是( ) A. NH4+ Ca2+ Cl- NO3- B. K+ Na+ Cl- CO32- C. Fe3+ Mg2+ NO3- Cl

5、- D. Na+ Ba2+ NO-3 OH-,A,【解析】pH1的溶液显酸性。铵根离子、钙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氢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溶液为无色,A正确;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不能共存,B错误;铁离子的溶液显黄色,C错误;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二者不能共存,D错误。,4.(2017荆州)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 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SO2-4、NO-3、Ba2+、Cl- B. Cu2+、Na+、NO-3、K+ C. K+、CO2-3、NO-3、Cl- D. H+、Ba2+、K+、NO-3,C,【解析】由题中信息

6、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可知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组中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这组离子在该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中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B组离子不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B错误;C组中各组离子间不会反应生成沉淀、水或气体,且不与OH反应,所以C组离子可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C正确;D组中氢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所以D组离子不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D错误。,5. (2017滨州)小滨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 理的是( ) A. HCl、NaOH、Na2SO4 B. KNO3、ZnCl2、FeCl3 C. AgNO3、H2S

7、O4、NaCl D. NaOH、Na2CO3、NaCl,D,【解析】 HCl和NaOH反应生成H2O,不能共存,A错误;FeCl3呈黄色,B错误;AgNO3和NaCl能反应生成AgCl沉淀,不能共存,C错误。故选D。,.物质的检验、鉴别(8年4考),类型突破,物质的检验、鉴别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联系:它们都是根据特征反应现象判定物质。 区别:检验是根据物质的特性,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物质的组成成分加以确定、证实(若待检验物质为酸、碱、盐的溶液,则对阴、阳离子都要加以鉴定);鉴别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区分。,一、物质的检验 1. 常见气体的检验,2. 常见离子的检验,二、物质的鉴别 1.

8、 原则:先选用物理方法,再考虑化学方法。,实验视频,几种溶液的鉴别,实验视频,几种固体物质的鉴别,实验视频,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检验,2.物质鉴别(含无试剂鉴别)的方法 (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依据颜色鉴别:含Cu2溶液显蓝色,含Fe3溶液显黄色,KMnO4溶液显紫红色。(2014.9B) 依据气味鉴别:酒精和水。(2011.9B) 依据溶解性鉴别:CaCO3不溶于水、Na2CO3溶于水。,依据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鉴别:NaOH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NaCl溶于水无明显变化。 依据磁性鉴别:铁丝可

9、以用磁铁来吸引,而铜丝不可以。 (2)化学方法:分别取出少量待检验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若物质间有明显酸碱性差异,可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或pH计)来鉴别。,鉴别一组溶液 a若溶液中有酸,可选用Na2CO3等可溶性碳酸盐来检验。 b若溶液中有碳酸盐,可用酸。 c若溶液中有Ag,选用盐酸。 d若溶液中有Ba2,选用硫酸,2. 常见物质的鉴别,4. 鉴别的基本题型 (1)无试剂鉴别:这类试题是利用待鉴别的物质之间的关系加以鉴别。(2017.15) 特征现象法:首先鉴别出有颜色或有气味的物质,然后再利用已经鉴别出来的物质去鉴别其他

10、物质,以此类推,鉴别出全部物质。,两两混合法:当不存在具有特殊物理性质的物质时,将组内物质两两混合,根据与组内其他物质反应产生特殊现象鉴别出第一种物质,再利用该物质鉴别其他物质,从而将各物质一一鉴别开来。 (2)任选试剂的鉴别:一般先按照共性(气体按能否燃烧或助燃,溶液按照酸碱性等)分组,再根据各组物质的特殊性质分别鉴别。,针对训练,1.(2011长沙)“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 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不能用“家庭 小实验”完成的是( ) A. 检验自来水是否含有氯离子 B.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酒精和水 C. 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D. 探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是否生锈,

11、A,【解析】检验Cl要用到硝酸银溶液,但家里没有硝酸银溶液,A无法完成;酒精有特殊气味,水无气味,B可实现;区分自来水为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C可实现;要探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是否生锈,可通过观察铁钉表面颜色的变化,D可实现。,2.(2014长沙)鉴别下列物质使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 的是( ) A. 氧气与氢气闻气味 B. 硫酸铜粉末与氯化钠固体加水 C. 稀硫酸与稀盐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D. 二氧化碳气体与氯气用燃着的木条,B,【解析】氧气和氢气都是无味的气体,不能通过闻气味的方法鉴别,A错误;硫酸铜粉末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B正确;稀硫酸和稀盐酸都是酸,都显酸性

12、,因此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都变为红色,C错误;二氧化碳气体和氯气都不支持燃烧,都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D错误。,3.(2017长沙)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 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 CuSO4 NaOH KNO3 B. FeCl3 AgNO3 NaNO3 C. Na2CO3 HCl BaCl2 D. CaCl2 K2CO3 NaCl,D,【解析】三种物质CaCl2、K2CO3、NaCl两两混合,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钙和碳酸钾均不能和氯化钠反应,因此不加试剂无法鉴别出来,故选D。,4. (2017成都)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 溶液的物质是( ) A.

13、 HCl B. KNO3 C. K2CO3 D. FeCl3,C,【解析】两者与HCl都能反应,但都无明显现象,不能用HCl鉴别,A错误;两者与KNO3都不反应,不能用KNO3鉴别,B错误;氢氧化钙溶液与K2C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K2CO3不反应,用K2CO3可鉴别,C正确;两者与FeCl3反应都产生红褐色沉淀,不能用FeCl3鉴别,D错误。,5.(2017南雅下学期一模改编)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 切实可行的是( ) A. 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B. 用水鉴别Na2CO3和CaCO3固体 C. 用碳酸钠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 用酚酞溶液鉴别烧碱与纯碱,B,【解析

14、】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盐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A错误;碳酸钠能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水鉴别二者,B正确;稀盐酸、稀硫酸均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无法鉴别,C错误;烧碱是NaOH,纯碱是Na2CO3,二者的水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无法鉴别,D错误。,6.(2017烟台改编)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 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 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A. NaCl、BaCl2、CuSO4、KNO3 B. Ba(NO3)2、NaCl、Na2SO4、HCl C. NaOH、CuCl2、NaCl、KCl D. HCl、Na2CO3、KCl

15、、CaCl2,D,【解析】通过观察颜色可先确定硫酸铜,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氯化钠和硝酸钾均无法鉴别,A错误;四种物质中,相互反应生成沉淀的是硝酸钡和硫酸钠,其他任意两种相混合,再无其它特征或明显现象,无法继续判断,B错误;通过观察,颜色可先确定氯化铜,分别取另外三种物质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钾,无法进一步确定氯化钠和氯化钾,C错误;四种物质两两混合,既能产生气泡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只能产生气泡的是盐酸,只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钙,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D正确。,7. (2017德州)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

16、是( ),D,【解析】熟石灰与氯化铵反应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与尿素不反应,A合理;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而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变化不大,B合理;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稀盐酸为无色,可观察颜色鉴别,C合理;烧碱溶液和石灰水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无法鉴别,D不合理。故选D。,. 物质的除杂(近8年仅2011年未考),类型突破,一、除杂原则 1. 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和加入的试剂反应。 2. 不增:不引入新杂质。 3. 易分:操作简便易行,杂质易分离除去。 4. 复原:被提纯物质易被复原。,二、除杂的常用方法 1. 物理方法,2. 化学方法,三、常见物质的除杂 1. 气体的除杂,【补充】其它气体的除杂方法: (1)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2)CO2(HCl)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